中学生《艾青诗选》读后感5篇_读《艾青诗选》有感

腾宇 1172分享

  我爱艾青的诗,源于艾青博大的胸怀;我爱艾青的诗,因其自然天成,而有着最伟大的手法,这是深厚文化积淀与彻底消化的产物; 我爱艾青的诗,因为我同样和诗人一样,爱着这片土地和阳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艾青诗选》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艾青诗选》读后感篇一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之作。这是一个地主阶级叛逆的儿子献给他的真正母亲——中国大地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农妇的颂歌。

  这首诗感情真挚深切。诗中反复陈述:“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诗人是地主的儿子,长在“大堰河”的怀中,吮吸着她的乳汁,这不仅养育了诗人和身I本,也养育了诗人的感情。诗人深深领受了她的爱,及至到了上学的年龄离开养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时候,他感到父母的陌生,更感到养母的对他的重要。养母正直、善良、朴素的品格影响了诗人的一生。这首诗从头到尾,始终围绕“我”与“她”的关系来写,他对大堰河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娓娓动情的陈述之中,他在监狱里,看见了雪就想到大堰河“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想起她的故居园地,想起她对他的关怀和爱……于是他用他的深情的诗,表现了大堰河的具体劳作情景,也写了她心灵深处的感情波纹,就连她美丽的梦境,也同对乳儿的“幸福命运”的祝愿融合在一起。有了这样的真情,这样的心灵,才使这位劳动妇女形象更加崇高、完美,所以诗人要把热烈的颂扬,“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他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这样就使“大堰河”以某种象征意义,升华为永远与山河、村庄同在的人民的化身,或者说是中国农民的化身。 这是一首献给保姆大堰河的诗篇。诗人叙述了这位普通中国妇女平凡而坎坷、不幸的一生,表达了对这位伟大母亲由衷的感恩之情。大堰河,也是千千万万中国母亲的代表,正是这片如同慈母一样宽阔的土地和这个伟大的祖国,尽管她受尽欺辱,满身疮痍,历尽沧桑,然而却永远不失母性和母爱伟大的光辉诗歌饱含深情,反复咏唱,如泣如诉。

  《艾青诗选》读后感篇二

  《艾青诗选》(修订版)用了两天时间就翻完了,抄录了几首诗。整体感觉他的诗歌本身与人们对他的评价(或者说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二者之间是非常不相称的,他的大多数诗歌都不是非常出色,只有少数的一些还不错。说他不应该在诗歌史上占那么高的地位,是因为他的诗歌的个人特色不够鲜明,他的诗的风格是那种非常多见、一般的诗,他没有为中国的新诗提供多少新的东西,所以贡献也就有限。

  我看完穆旦的诗后说他的诗与杜甫的相类似,可以说是“诗史”,那么与艾青的诗比较起来,艾青的诗更应该享有“诗史”这个名词,他的诗的特色之可以说是题材非常广泛,但相对又集中,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写出了那个年代贫穷落后中国土地上的欢乐与痛苦,他从国统区到大后方,从农村至前线,从树林到旷野,一一都在他的笔下得到展现,所以说他记录下了那样一个时代是不过分的。但遗憾的是他的记录缺少个性,或者说诗性还不太足,至少在许多诗歌那里是如此,所以这些诗的认识价值、历史价值是不低的,但诗的价值却相对较低。即使是他的《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等有名的长诗,在我看来也并非特别出色。

  艾青的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喜欢用程度副词,“那么”、“非常”等,而在对事物进行描绘时,声、色、形俱全,从各个方面进行描绘,列举东西时同样如此,所以这就造成他的诗歌的第三个特点,铺张。他喜用排比句,有时甚至是六七个相同的句式,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但是他的描绘、比喻有个缺点,就是新颖的不多,常常采用的是一些大家经常很熟悉的东西,这样就使得他的诗缺少个人的东西,但这也许正是他的诗广泛传播的原因,因为这样的诗是大众化的,不是贵族的,更容易为大众接受、欣赏,也更容易得到官方的认可。

  不可否认,艾青的有些诗是非常优秀的,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他写道,“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礁石》,“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多么动人的形象!

  艾青的诗质朴、流畅,但不怎么讲究技巧,不注重表达方式的变化,这些也影响了它的审美质量。

  《艾青诗选》读后感篇三

  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诗,总觉得那些充满沧桑的文字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任时光荏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在记忆的隧道里永存。

  读着《北方》,仿佛已经置身于苍茫的北地,厚重黄土地给我带来的一种浓烈的沉重感,我站在那无垠的荒漠上,望着远处从塞外吹来的无情的沙漠风肆虐地蹂躏着北方的生命,十月的寒风并不刺骨,却给人带来寒彻心扉的冰凉,远处的村庄,上坡,河岸,颓垣等都在呻吟,感叹着这个时代的悲哀。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北方人民脸上的无奈,那种从心底深处流露出的悲痛和对光明的热切的渴望。作者的笔尖带我见到了北方人民的不幸与灾难,见到了在敌军铁骑的践踏下奄奄一息的民众,也让我看见了他的浓郁的爱国情,尽管这片北地上到处都是抱怨与痛苦,可是这是我们祖先经过五千年的时间的历练给我们留下的,这片土地上不仅有他们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而且有他们那无私的博大的爱,“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啊,这国土养育了,那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虽然只是简短的文字,可却也深深震撼着我,这片土地为我所爱,因为它承载的是中国千万民众的信念,承载的远方的未知的却一定会出现的曙光。

  读完《艾青诗选》,我真正认识到了一个“用生命为祖国颂唱”的艾青,“一生关心劳动者生活”的艾青,最重要的是我想我得到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悲惨生活的写照,更多的是关于那个时代的思考以及我现在生活的思考,我会深思,就算少了艾青所说的那清晰的“盼望”,我也会找寻近期的“盼望”,盼望着我以后理想生活的到达。

  艾青诗选读后感篇四

  这几天闲来无事,翻书柜时瞥见蒙上一层灰的《艾青诗选》,轻轻拂去灰尘,翻了几页。艾青中国式蓝色的忧郁深深的吸引了我。

  艾青的诗是古体诗的与现在诗的外衣最完美的结合。它往往能将“大我”的豁达、“小我”的卑微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在他的诗中无处不是静静地流淌着一种“蓝色的忧郁”。我爱艾青的诗,因为诗中的这种“蓝色的忧郁”。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苦修,锻造出诗人博大的“大我”情怀;于是痛苦不因一己之私,于是哀伤不因一己之利。“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诗人的情怀从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将走向何方呢?中国的文化土壤孕育出这样一种答案——祖国、人民和光明。人民栖息的“土地”作为一种意象从诗人的心中油然而生。屈原的“香草美人”,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因为时事的艰辛而选择精神的逃避,不因为食不果腹而整日担忧“食无鱼”。或许处处碰壁,或许一生终不得志,但我仍会“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艾青《礁石》)。诗人走出自我的内心体验,以千年古国的过往与未来而忧思。你难以想象诗人的肩膀上负荷的力量,和他希望得到更多的责任——“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创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

  我爱艾青的诗,又因为它的诗充满了语言的张力。艾青的诗往往前半部分或平铺直叙,或澎湃激昂,但往往要到诗文的最后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达到整首诗的高潮,然后是在高潮中谢幕。这往往产生一种言已尽而意未绝之感,使余音袅袅,三日不绝于耳。美!

  我爱艾青的诗,源于艾青博大的胸怀;我爱艾青的诗,因其自然天成,而有着最伟大的手法,这是深厚文化积淀与彻底消化的产物; 我爱艾青的诗,因为我同样和诗人一样,爱着这片土地和阳光。

  艾青诗选读后感篇五

  中学的时候就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诗,总觉得那些充满沧桑的文字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任时光荏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在记忆的隧道里永存。今年暑假,我再一次与艾青同志“见面”,与他的那些饱经岁月的洗礼的文字见面,也再一次见识到他的撕心裂肺地对祖国的热爱,体会到他的那颗火热的赤子之心以及对广大的普通劳动人民的最真切的关心,一次又一次的动容让我不得不铭记这位现代诗坛的伟人,不得不为这位永恒的诗坛丰碑肃然起敬。

  读着《北方》,仿佛已经置身于苍茫的北地,厚重黄土地给我带来的一种浓烈的沉重感,我站在那无垠的荒漠上,望着远处从塞外吹来的无情的沙漠风肆虐地蹂躏着北方的生命,十月的寒风并不刺骨,却给人带来寒彻心扉的冰凉,远处的村庄,上坡,河岸,颓垣等都在呻吟,感叹着这个时代的悲哀。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北方人民脸上的无奈,那种从心底深处流露出的悲痛和对光明的热切的渴望。作者的笔尖带我见到了北方人民的不幸与灾难,见到了在敌军铁骑的践踏下奄奄一息的民众,也让我看见了他的浓郁的爱国情,尽管这片北地上到处都是抱怨与痛苦,可是这是我们祖先经过五千年的时间的历练给我们留下的,这片土地上不仅有他们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而且有他们那无私的博大的爱,“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啊,这国土

  养育了,那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虽然只是简短的文字,可却也深深震撼着我,这片土地为我所爱,因为它承载的是中国千万民众的信念,承载的远方的未知的却一定会出现的曙光。

  我们大家从小就开始被身边的一切人或物灌输爱国的思想,或许很多大学生都会在想我们还没有走入社会,对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我们根本不能改变什么,力量太过于渺小以至于我们很少会将自己置身于一种高的角度,所以我们会认为自己与爱国联系太远。我想我们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有种对祖国的热爱,否则为什么在日本和我国在争论钓鱼岛的所有权的时候我们会义愤填膺?为什么当中国的“辽宁号”航空母舰在辽阔的海域里驰骋的时候我们会激动万分?为什么在一届又一届的奥运会上中国的运动健儿们取得辉煌佳绩的时候我们会欢呼雀跃?为什么每次升起国旗演奏国歌的时候我们的心弦会跟随慷慨激昂的节奏而颤动?为什么在一部又一部得抗日影片中当看见中国百姓被敌军残暴杀害时我们会咬牙切齿?又为什么当影片中播放到“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啦”我们的心像飞回那个时代一样激动欢喜……我知道——因为在我们心目中祖国的荣誉与兴盛关系到我们的情绪,因为我们大家都会用小小的心盛满对这个民族的热爱。 记得暑假初曾经看过一则新闻是关于一位西南大学的大学生在毕业以后去我国的贫瘠的大西北地区进行支教的事迹,他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父母的殷切的关心,虽然比较孤单,但他毕竟是在做一份崇高的事业,他望见了西北的渴望知识的孩子的目光,他也遵循了内

  心的对那些孩子的关爱和对祖国的一份热爱。我们是正坐在敞亮的教室里无忧无虑的莘莘学子,也是社会各界人士寄以深切希冀的天之骄子,现在的我们的确羽翼未丰,很难会有大的成就,所以现在的我们应该要开始用一丝不苟的心态去对待我们的学业,去对待即将会到来的第一份工作,而对于我们的大学的空闲时间,我们不仅要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而且我们可以去参加社团或学院组织的义务支教的活动,为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去知识的清流,送去温暖的问候。我们都是渺小的个体,但是我坚信可以发出星星光芒,因为爱国不一定是舍身炸碉堡的壮烈,不一定是指挥战斗的睿智,不一定是治理国家的谋略……

  暑假,很喜欢躺在阳台的躺椅上,依傍着落日晚霞的余晖,吹拂着偶尔掠过的微风,倾听着旁边树上夏蝉的吱唧,有时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去品读艾青的诗,我没有机会处在艾青的那个时代中,而眼前的环境又是如此优雅惬意,我肯定不能完全体会到艾青当时的心情该是有多么的复杂、悲痛和无可奈何,然而从他的诗句的点滴中我依旧可以深深地感受到那种悲切,一首作于1937年12月28日雪夜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再一次让我见识到了在艰辛的岁月里挣扎的农人——那张被岁月与风霜的利剑折磨得充满沟壑的脸,那根早已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的脊梁,那双因为对生活缺少希望的黯淡的眼眸。我感到的不是心痛,而是怜悯,我很同情那些由于无休止的战争的受害者,对于命运给他们带来的磨难他们只能忍气吞声地接受,而我们这么旁观者只有叹息和悲悯的权利。但当我读到“中国的痛苦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啊 ”,我感到了悲痛,为这个在风雨中飘摇的民族,为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感到悲痛,我想当时的作者肯定比我更加愤怒、惆怅和悲痛,否则怎么会写出“中国,我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这般诗句。雪中的中国在颤抖,在哭泣,正当被黑夜笼罩住的中国又该如何找到前方的光芒。

  一篇又一篇无声的诗作,一点又一点充满血泪的词句,这些让我这个无知的读者时刻在期待着迟来的黎明。

  终于,我和作者以及广大的劳动人民等到了盼望中的曙光,一篇《黎明的通知》仿佛在向世间宣告被黑暗和痛苦吞噬的日子即将走向终结,而新生活的诗篇就要开启,从作者的欢快隽永的文字间我读出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喜悦,作者是光明的使者,将光明与喜讯传播开去,“打开所有的窗子来欢迎,打开所有的门欢迎”,甚至是让汽笛鸣响,让号角吹响来欢迎,欢迎这让中华四万万同胞欢呼的讯息,读到此,才觉得一直绷紧的那根心弦现在松了下来。

  或许真的是一首诗一种心情吧 ,读了《艾青诗选》里的很多诗,发现都是在感叹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为民族命运的担忧和一直追求光明,当我遇见《盼望》时,我却又是另一番心情。

  都说我们的人生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帆船,我们不仅是船长,还是水手,舵手,艾青说“一个海员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另一个海员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这是我最喜欢的诗句

  之一,因为少了悲怆的气息,呈现的是一种豪迈慷慨的气魄。不管是盼望出发还是盼望到达,这样的海员都是勇敢坚毅的,他们不怕远方未知的惊涛骇浪,不怕前方的狂风骤雨,有了这份盼望,他们会果敢地克服即将面临的任何艰难险阻。我扪心自问,我心里有这种盼望吗?答案是模糊的,因为我并不能找到那份清楚的盼望。

  记得在大一的一次大学生职业生涯课上,老师让我们轻轻闭上眼,聆听着优美的轻音乐,让我们想着我们的未来,可是当时我的脑海中总是一片空白,我不知道将来会在什么样的公司里工作,不知道可能会有怎样的经历,不知道将来的家是什么模样……可当老师问道有多少人可以清楚地看见自己的将来的生活的,我发现全班150人只有4,5个人举起了手,我认识到原来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是如此的一无所知,就算是小学生也会大胆地想,但我们现在都少了那种儿时的魄力了,儿时那种纯真的理想在如今看来好像成了荒诞的幻想。没有了心中的盼望,我们便不会更加努力地生活,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感觉上了大学以后变得颓废了,变得庸碌了,我曾经多次寻求原因,可总是不了了之了,现在我坚信了,真正的原因就是我们已经缺少的那份“盼望”。

  读完《艾青诗选》,我真正认识到了一个“用生命为祖国颂唱”的艾青,“一生关心劳动者生活”的艾青,最重要的是我想我得到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悲惨生活的写照,更多的是关于那个时代的思考以及我现在大学生活的思考,我会深思,就算少了艾青所说的那清晰的“盼望”,我也会找寻近期的“盼望”,我会像那些海员一样,盼望着我的大学生活的出发,盼望着我以后理想生活的到达。

    96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