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关于《恶之花》读后感1000字范文精选五篇

廷峰2 1172分享

  《恶之花》是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的一部诗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学作品关于《恶之花》读后感1000字范文精选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学作品关于《恶之花》读后感1000字范文精选五篇(一)

  波德莱尔曾经是个神话,而《恶之花》则是这个神话的主要来源。在法国,这个神话早已被打破了,波德莱尔成为无可争议的大诗人,《恶之花》成为法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并得到了世界文坛的承认。波德莱尔一夜之间得到的恶名,终于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洗刷干净了。然而,在法国以外的有些地方,波德莱尔的神话仍然不同程度人地存在着。不过这终归要被打破的,因为在法国之外的地方(其实法国之内也有许多地),这种神话多半是“曾参杀人”式的传说。

  波德莱尔在一些人的心 目中被看做是一个颓废的诗人,他的《恶之花》被看作是对丑恶的美化、迷恋、欣赏和崇拜。然而当我们读过《恶之花》之后,我们明自了,这并不是事实。我们不能说他是一个颓废的诗人,我们只能说他是一个颓废时代的诗人,一个对这个时代充满了愤怒、鄙夷、反抗和讽刺的诗人,他以雄浑有力而非纤弱柔媚的笔触揭露了他那个时代的丑恶和黑暗,而字里行间却洋溢着对光明和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并且描绘了一个虽然虚无缥缈、却毕竟是针锋相对的理想世界。

  在《恶之花》中,我们看到,那些“丑恶的画面”总是作为波德莱尔的理想的对立面出现的,它们是诗人厌恶、鄙视、否定和抛弃的对象。有时候他因无力反抗而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这正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个作家不能真正摆脱他所痛恨的阶级的精神痛苦,而有时则是他的某种病态心理的反映,波德莱尔是一个对资产阶级、他们的社会、他们的道德标准深恶痛绝的作家,又是一个极其敏感、精神上受过栽害的知识分子。他一生中处处碰壁而又不知回头,事业上屡遭挫折而又不肯随波逐流,在愤激之余,写出一些故意骇世惊俗的东西,“恐吓安分守己的资产者”。其实,在一个病态的社会里,这倒毋宁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其中有正当的反抗,也有由于偏激而造成的错误,也有因抵制不住诱惑而染上的恶习。

  对于全部《恶之花》,我们同意巴尔贝·多尔维利的话:“波德莱尔先生采撷了《恶之花》,但是他没有说这些花是美的,是香的,应该戴在头上,拿在手里,他没有说这样做是明智的。相反,当他说出它们的名字的时候,他践踏了它们。”是的,波德莱尔践踏了它们,而没有连根铲除它们,他不知道它们的根在哪里。他在人性中寻找,他在__的原罪说中寻找,而不知道在社会制度中寻找,这是他的局限。

  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值得仿效的人物和行动,而在于它能否为人生开拓出新的天地,或者它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类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以及它所蕴涵着的洞察、启迪和教育的力量。事实证明,波德莱尔的诗在七月王朝时到处碰壁,受到冷遇,在第二帝国时受到法律追究,被视为洪水猛兽,它更不能为资产阶级所容。《恶之花》的意义恰恰在于:它以一把锋利的解剖刀,打开了一个在资本主义制度的重压下,在丑恶事物的包围中,渴盼和追求着美、健康、光明和理想但终未能摆脱痛苦和沉沦的人的内心世界,那里面既有着与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立的东西,又有着悲观的结论,从而暴露出这个社会的黑暗、腐朽和不合理,反映出正直善良的人们在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念的范围内寻求出路是不可能的。

  文学作品关于《恶之花》读后感1000字范文精选五篇(二)

  《恶之花》,一部由与雨果齐名的诗人--波德莱尔所作的诗集,到底会是怎么样的呢?原来,诗也可以为剑为刀,为正为邪。原来,语言的张力能成全一个人如此的盛名,而罪恶的花朵,即便罪恶,却也不能掩饰它的美。而罪恶一旦开出花来,到底对我们有着怎样的诱惑?

  魅惑的心,载悲载奔,泛着与正义相悖的萌芽。文字的另一种隐意,竟可促使一个人给世界呈现别样的花朵,这种花朵的绽放,藏着罪恶。波德的诗,在当时 并不被众人称道,而是众说纷纭,褒少贬多。在我,最喜欢的是 “信天翁”中的最后一节:云霄里的王者,诗人也跟你相同。你出没于暴风雨中,嘲笑弓手;一被放 逐到地上,陷于嘲骂声中,巨人似的翅膀反倒妨碍行走。又如:堕落天使出没的血湖,对于凡人乃是一种神圣的鸦片。静心细品,有种直抵人心的况味,忽然天真地 想,恶之花的花,正因其恶,才更具诱惑,和罂粟一样吧。

  于深夜,静读。接触思想的夏天,和波德跨越时空的交谈,关于恶之花的缘由,关于罪恶的滋生,关于诗人如何用心血把 恶之花养壮。一个人不幸拥有两颗心,不断碰撞,不断战争,自己与自己的交战,想来才是红尘世间最最令人痛心的一幕吧。结果,恶胜善败,恶的文字成诗成花, 感染这个世界中的人,对它侧目,或者沉沦。

  隔了时空,隔了地域,隔了阴阳,我的眼里,也含着落日和黎明,和波德一样。我欢喜看到恶之花从生到死的历程,就像看到 一个矛盾纠结的男子,一会儿想这样,一会儿又想那样,然后在两个想法间,不停地摇摆,像中国古老的挂钟,把钟声的行走与人生的行走,结合成一曲跌宕的音 乐,不美妙或美妙,都超越了作者个人的束缚和武断。

  在恶的世界中发现美,也能在美的体验中感受到恶的存在。

  文学作品关于《恶之花》读后感1000字范文精选五篇(三)

  对一些只是爱读小说的读者来说,认识波德莱尔可能有一点困难,这位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的先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1821年4月9日生于巴黎,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用《恶之花》这部作品奠定了这一文学分支的基调:摒弃传统,独辟蹊径。

  《恶之花》分为“忧郁与理想”、“巴黎即景”、“酒”、“恶之花”、“叛逆”和“死亡”六部分,其中“忧郁与理想”分量最重,在这一部分里,波德莱尔耐心而无情地描写和剖析了自己的双重灵魂,表现出自己为摆脱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痛苦所做的努力。他追求美和纯洁,试图在美的世界里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美就像一座冰冷的雕像,可望而不可及;他寻求爱,但一再受到爱情的欺骗;他向天使祈求欢乐、青春和幸福,企图从烟草和音乐中得到安慰,但阴森丑恶的幻象和纠缠人心的愁苦始终笼罩着他,使他的痛苦有增无减。

  ……

  《恶之花》出版后不久,因为“有伤风化”的罪名,法庭处以波德莱尔三百法郎的罚款,并勒令从诗集中删除六首主要的诗,当时法国文坛只有少部分人站在波德莱尔一边,伟大文豪雨果写信给波德莱尔赞扬《恶之花》。1861年,《恶之花》再版,除去那6首诗外,并加入新诗35首。同年12月,波德莱尔被提名为法兰西院士候选人,波德莱尔于次年2月拒绝,可以看出,波德莱尔是个非常有傲骨的诗人,坚持自己对诗歌的诠释,通过在这些短小精悍的文章中改变文学的功能和艺术的世界,从而在现代艺术的奠基者中占有一席之地。

  尊崇理性是波德莱尔思想最大的特点。如果你相信理性本就应该用来改变自己的环境,那么这种理性却改变的是你的人生状态——你生活的环境不断变得更宽敞更热闹,但随之而来的是消失了就无法挽回的蹉跎岁月。波德莱尔认为理性带给人的都不应是权利、职位和光荣,而是最大化了的快乐和自我欣赏;不是难以完成的人生变革,而是容易得到的对美的领悟、沉醉、沉醉中的觉醒和觉醒之后的留恋之情。

  从波德莱尔这里,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即艺术中的理性也并非总要损害艺术的美和趣味,因为理性的所能做到的恰是让人站得更高,看到更多,获得更多乐趣。如果一个人能把世间的一切都尽收眼底,把一切真理都拥有,那他/她就将拥有了上帝的视角,拥有的快乐将是进入了天堂的人也不可能拥有的,让你确信,思考必有所获,艺术并非全靠情感的热烈既可。在波德莱尔之后,诗人的形象再不仅仅是绘声绘色讲故事的浪漫抒情高手,而是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和先知。

  其实美不应该受到束缚,它同样存在于恶与丑之中,正如真理并不仅存在于科学,而艺术也并不仅来自于激情。

  下附本人最喜欢的一首诗,这首诗平淡温馨并充满的画面感。

  我不会忘记……

  我不会忘记,离城不远,

  我们的白房子,虽小却很安宁;

  波摩娜的石膏像与古老的维纳斯,

  在疏林枝叶间裸露,

  流光溢彩的夕阳,

  在薄暮的玻璃窗上闪烁,

  仿佛好奇的上苍睁开双眼,

  长久地注视着我们无语的甜蜜晚餐,

  在粗台布和细窗帘间,

  把美丽的光尽情地抛洒。

  文学作品关于《恶之花》读后感1000字范文精选五篇(四)

  梦是什么?梦是一种“由金属、大理石/和水构成的醉人单调”(《巴黎之梦》)。

  “某大员说中国梦。我认为,要让中国人有梦(不是妄想)的关键不是上街,不是自由抗议,不是拉横幅,甚至不是普选。而是一个研究(当然是我编的)——论“业”(Karma)的生命科学,宇宙学与量子物理学基础。除此之外,别无它途。”

  我脑袋中的第一反应是:唉,一般的中国梦不就是做美国梦吗?

  然后,我发现了症结所在,所谓的中国梦美国梦,说到底都是一种以物质为重心的梦;然后我就想到了波德莱尔的巴黎梦。

  在波德莱尔认为,每个人都有两块沃土,一块是艺术,另一块是爱情(《赎金》),这就是诗人眼中的梦了,一种非物质的,精神产物;而为达到这些梦所付出的赎金,则是中国梦美国梦的内容了:那就是以适当的劳作与激情的投入去达成——也必定能达成。

  所谓的中国梦美国梦是指一种由物质堆砌达成的简单满足感;而这种波德莱尔式的巴黎之梦却不是为表达满足感而存在的,相反,可能反倒是为了去表达存在的缺陷,或者说,正是这样的表达,才让存在得以完美。

  虽然两者看似都是为了表达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中国梦美国梦更像是一种本我(id)的反应,一种刚刚脱离动物性的行为,而波德莱尔式巴黎之梦则更像一种寻找自我(ego)的可能性——“我的灵魂是坟墓,/一个一个我居住其中;/这可恶的墙上仍然荒芜。”(《恶僧》);你所要做的只是选择:凡配称为人的心里/都有一条黄色的蛇,/像盘踞在宝座上的君王,/人若说:“我要!”蛇就答:“不行!”(《警报器》);选择通常都是否定的,只不过声音要么来自于蛇,要么来自于天使的“己所不欲”(《反抗者》)——而且通常是一场永远寻不到答案的行动。

  所有寻找无意识状态的自我存在的努力,在我们日常中,最易在梦境中表现出来。

  这个物理性意义的梦,它不存在褒义贬义积极消极甚至不是暗示预言或异化的日常镜像——纵然多少会有波及——但它更像是另一个宇宙的反映,就像H·P·洛夫克拉夫特或布鲁诺·舒尔茨所呈现出来的世界质感,而就连卡夫卡的幻想都太显物质感;《巴黎之梦》就是类似的另一个宇宙,或者说,正处于一条通往另一个宇宙(超我(superego)!?)的通道中,具体就是表现在通天塔和深渊(这种形状换就像是贝蒂·艾德华《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中的酒杯人脸 )、以及镜像、隧道、幻音、上升坠落的等等类似意像的反复呈现。

  我们可以认为《声音》是《巴黎之梦》的前奏,从我们理解的时间性看,虽然从创作上看后者很可能早于前者——首先,我们都需要被招唤——那么是否说明了世界之间的交流已经超越了时间性?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巴黎之梦》是一个完全没有声音只有画面的呈现,就像太空中的真空情境,直到被注入空气形成中空球体的形状之后,《声音》才会随之而来——这样,似乎又是符合我们现行的逻辑的。

  《巴黎之梦》和《声音》重合的两大意像(通天塔和深渊)中,其中的“深渊”意像被波德莱尔大量地使用者;从我们所能理解的角度看,通天塔与深渊其实只是同一条通道在穿越者的眼中的两种不同形态:前者是他在上升过程中对它的理解,而后者是他最终未能到达另一个宇宙而开始坠落时的念想。

  在我的理解,这种通天塔意像的出现只是只会是一次性的,同理,深渊也不会在人一生中反复出现,但为何“深渊”的意像会远远多于“通天塔”意像?那是因为上升总是短暂的,而借助重力的下落却是永无止境的,越来越快、并且始终见不到地面——一但你失去了盖娅,那么,你就失去了盖娅——海德格尔认为语言事实上源于大地,那么这个坠落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失去语言的过程。

  但我们终究都是要经历这个失去语言的过程的,“穿过我这座废墟,这实在毫不足惜”(《快乐的死者》),“——长长的送葬队伍,在无声中,/从我的灵魂深处缓缓前进;”;我们终究都是要经历这个失去语言的过程的。

  “你,我的至爱,求你怜悯,/我的心,已堕入深渊。/环顾这阴沉的世界,/黑暗已经将恐怖和诅咒埋入地平线;整整半年,毫无暖意的太阳在我的头顶晃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恐怖/超过这冰冻太阳的冷漠与残酷/以及这朦朦混沌的漫漫长夜。”(《来自深渊的求告》)

  “时间正一刻不停地吞噬我,/犹如大雪吞没一具冻僵的尸体;/我从天上俯视这圆形的地球/何必再从中寻求栖身之所!/雪崩啊,你可否愿意带我一同堕落?”(《虚无的滋味》)

  我们终究都是要经历这个失去语言的过程的,但这个过程却并不意味着寂静无声,这是一种充满噪音或者乐音的寂静,音乐(《音乐》)或者告求(《来自深渊的告求》),一个充满可能性创造性和激情的过程。

  这个过程,这个梦——也许我们会谈论到火山,不论是坦博拉还是维苏威,盖娅的异常驱使我们奔向另一个宇宙——拜伦经历过(“我曾有个似梦非梦的梦境,/明亮的太阳熄灭,而星星/在黯淡的永恒虚空中失所流离,/无光,无路,那冰封的地球球体/盲目转动,在无月的天空下笼罩幽冥;/早晨来而复去——白昼却不曾降临,/人们在孤独的恐惧里将热情忘记;/那一颗颗寒凉霜冻的心/都自私地祈求黎明……”《黑暗》),狄兰·托马斯经历过(“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不要温和的走入那个良宵》),甚至是叶慈(“梦,直到上帝以一吻焚毁创造?/那人在墓中不曾找到一丝慰藉。”《梦想仙境的人》)

  我们终究都是要经历这个失去语言的过程的,在某个无夏之年,这一天终将会结束,在太阳消失或者冻结的意像中,在一片灰色的光中,喃喃自语“总算到头了”,然后凉爽的黑暗降临(《一天的结束》)。

  回过头来,我们才会发现,这过去的一天,是在一个怎样的舞台上。

  “举目望日而跌入深渊。/但声音却安慰我说:‘请留住你的梦:/聪明人的梦哪里有疯子的梦美丽!’”(《声音》)

  “——我有时从通俗剧场的舞台上看到/在乐声回起中,/一位仙女点起神奇的黎明之火/照亮地狱的上空;我从通俗剧场的舞台上看到/由灯光、金钱、薄纱交织的人,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魔王;”(《至无法挽回的悔恨》)

  或者,我们是否仍站在舞台上、陷在一个粗俗卑劣的中国梦美国梦中呢——

  “我从未体验过狂喜的心,也是一座剧场,但在这儿/我却是空等那披纱展翅的人!”(《至无法挽回的悔恨》)

  “当我两次睁开冒火双眼/又看见可怕的陋室,/我的灵魂痛感,忧虑的锋芒再现。”(《巴黎之梦》)

  文学作品关于《恶之花》读后感1000字范文精选五篇(五)

  雨果说,波德莱尔创造了“新的战栗”。

  在看过《巴黎的忧郁》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恶之花》,能感受到波德莱尔后来在《巴黎的忧郁》里对于他的浪漫主亓义的升级理解。

  上次还看到谁说他的作品试验性太强,所以作品水平参差不齐。

  《恶之花》就给我这样一种感觉。写诗首先是表“情”,比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都情感更夸张,所以不像我读小说那样,读小说基本上只要是我看过的作家我都挺喜欢的,但对于诗人的爱憎我就很鲜明了。

  波德莱尔的诗句中有一些确实能戳中的情感点,但是他的整套诗歌意象体亓系以及构架是很难引起我的共鸣的。这点还挺有亓意思的,因为后来有一个波德莱尔迷弟,叫格奥尔格·特拉克尔,他的诗歌受到波德莱尔的影响很大,但是对于特拉克尔的诗歌我就没这么冷淡。这大概也是试验性的副作用:你的个人革新特质太明显,势必能获得的同感就少。但是对于与你有同感的人,你也会收获意料之外的协音。我关注波德莱尔,是关注他的实验精神。

  波德莱尔的革新是一次回归,他的诗歌中的浪漫主亓义被宣扬到了一种极致,有时会让我不知所措。

文学作品关于《恶之花》读后感1000字范文精选五篇

《恶之花》是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的一部诗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学作品关于《恶之花》读后感1000字范文精选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学作品关于《恶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87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