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植被,绿化祖国-高中作文2000字
【导读】:空气,是人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空气。氧气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各类植物是氧气的加工厂。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植物,我们人类和其他生命将不复存在。野生动物依赖于植物,也可以保护植物。
【正文】: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在茫茫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目前尚未发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在这个家园里,人是地球的主人。除了我们人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有生命的物质,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这些生物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组成了这个大家庭。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命离不开水。人体中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5%,如果人体损失10%以上的水分,就会导致死亡。空气,是人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空气。氧气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各类植物是氧气的加工厂。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植物,我们人类和其他生命将不复存在。野生动物依赖于植物,也可以保护植物。以鸟类为例,90%的鸟类以昆虫为食,许多益鸟是庄稼,树木的卫士,是害虫的天敌。100条树虫十几天便可以吃光一棵大松树的树叶,而一对大山雀一天可以吃400多条虫子。如果没有这些益鸟,害虫就会泛滥成灾。在地球上,人类植物和动物,实际上是一个互相依赖的“生物圈”、“朋友圈”,谁也离不开谁。
人类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是因为生态平衡的缘故。地球给我们人类乃至所有生命的形式,提供了一个生命支持系统--空气、水、适当的光和热、以及能源等等。事实上,这种原始的传统的森林砍伐还不特别危险,而贫困和绝望却会导致不顾一切后果将其滥伐殆尽。经过几次好收获之后,土地将会变得贫瘠,只能生长一些灌木丛。如今这种破坏过程发展得如此迅猛,以致热带雨林正面临着在几十年内完全消失的危险。当森林死亡的时候,死亡的不仅仅是树木,而是一个生态系统。失去绿色的土地,无疑会面临接踵而至的生态灾难和许多物种因而灭绝。
就生态系统的整体结构来说,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山区经济建设,似不应单从眼前的经济利益着想,或只考虑工程施工上的方便,而忽视对生物资源尤其植物资源的保护。因为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是建立在植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植物和植被往往是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和栖息繁衍的场所。由于各地的生态条件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特定的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沼泽、荒漠生态系统等都各自有其特殊的外貌和结构,且可由于种类成分等的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生物群落。
森林对世界植物和动物的最大威胁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部分生物很难离开它已适应了的环境。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地方之一是热带雨林区,但是现在它正在遭受到越来越快的破坏。实际上,世界上所有的天然森林都受到严重威胁。程度最轻的是雨林被单一的经济林所代替,情况最严重的地方已因侵蚀而被破坏成了贫瘠的灌丛地。据测算,进入90年代以来,每年有约13~15万平方千米的热带雨林变成荒地,非洲的热带雨林只剩下原先的三分之一。据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估计,全球的森林正以每年2%的速度消失,按照这个速度,50年后人们将看不到天然森林了。
针对日益严重的植被破坏现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制定了《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到1995年,70%以上的耕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综合治理沙漠375.9万公顷,全国森林面积达1。34亿公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北”防护林体系。“三北”是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的简称。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但由于特定的自然地理演化,现在的三北地区有2/3以上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再加上长期的人口压力,导致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遭到破坏。从黑龙江到新疆,一共有1.13亿公顷的沙漠和戈壁,其中500多万公顷是近百年来沙漠化的农田、草原和森林。为了加强黄河中游地区的国土治理,我国政府决定修筑一条北方“绿色长城”,既可挡住来自北方的风沙又能增加当地的森林覆盖率,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北”防护林体系。针对日益严重的植被破坏现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制定了《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到1995年,70%以上的耕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综合治理沙漠375.9万公顷,全国森林面积达1.34亿公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北”防护林体系。“三北”是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的简称。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但由于特定的自然地理演化,现在的三北地区有2/3以上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再加上长期的人口压力,导致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遭到破坏。从黑龙江到新疆,一共有1.13亿公顷的沙漠和戈壁,其中500多万公顷是近百年来沙漠化的农田、草原和森林。为了加强黄河中游地区的国土治理,我国政府决定修筑一条北方“绿色长城”,既可挡住来自北方的风沙又能增加当地的森林覆盖率,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北”防护林体系。
根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面积26.2亿亩,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全国人工林面积7.99亿亩,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1.15%,人均公共绿地达6.49平方米。这一结果说明:
一、我国林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继续保持双增长。第四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89-1993年)结果,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5.12%,本次清查结果表明,森林覆盖率净增1.43个百分点。两次清查间隔期内(以下简称间隔期内)我国森林面积净增1370.3万公顷,其中人工林面积净增1025.2万公顷。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间隔期内,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净增5.4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净增6.0亿立方米,用材林蓄积净增2.4亿立方米;林木年均净生长量为45752.5万立方米,年均净消耗量为37075。2万立方米,林木蓄积生长量继续大于消耗量。我国森林蓄积量居世界第7位。
二、林业面临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主要表现为:一是森林资源的平均水平依然很低。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27%)的61.3%;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和1/8。二是森林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78.06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8%;郁闭度0.2-0.3的林分面积占林分总面积的20.1%。三是林龄结构不合理,可采资源继续减少。全国林分面积中,幼、中龄林占71.1%;用材林中,幼、中龄林面积占74.4%;间隔期内用材林成熟林面积减少17.2万公顷,蓄积量减少1.6亿立方米;四是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现象依然严重,每年平均有216.3万公顷的林业用地逆转为非林业用地。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人人都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国就会重见绿色,世界就会充满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