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寻根大城中的沧桑小城——花城
一、花城的起源概况:
提起花城,大家一定认为是大广州的一个美称美在花城。这里所介绍的花城,与你印象中有所不同的花城,乃现在广州市花都区(原花县)的清明民国时代的古县城——花城。
同大家的印象有所区别,这里的花,并不是指鲜花,而是指菊花石的花,因为该城的东面有一座盛产菊花石的山,方圆十里的地方都称为花山,只可惜经过百年的盗采、毁坏,现在的菊花石山上表层的菊花石已全部被挖殆尽,该山因为产菊花石,而称为花山,进而该县称为花县,清朝民国年间花县的县衙官府所在地,邻近花山而称为花城。
花城为广州的北大门,依山傍水,防御北面的敌人来犯。承担着保卫大广州的军事任务。
花城是一块风水宝地,背山面水,东面有新庄水库,西面有磨刀坑水库、福源水库,从水库而来的潺潺溪流穿城而过,水流不息,极大的方便古代农业的耕作,常年无洪水之忧,物产丰盛,是鱼米之乡,人们安居乐业。
花城地处交通要隘,是106国道与山前大道交汇之处,终日车流不息,是商家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清朝民国时期是南北产品的交易集市,是当时的花县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现在花城距离广州白云机场仅5公里,北面群山环抱,有王子山森林公园、百步梯森林公园,常年气候湿润、温暖,夏季气温总比市区低2—3度。
二、花城的古街旧巷:
花城以南北走向、宽8米、长3公里的花城直街为轴线,最南面有花城市场、城西加油站、花城车站,北面是历史悠久的县立初中、花县乡村师范学校,花城直街的周边星罗棋布地分布着许多横街直巷,有青菜街(即横街)、打铁街、竹器街、逢一、六墟日的一六街,逢三八墟日的三八街,每当墟日时,四周的清远、从化、番禺的商贩皆来此交易,是清朝的商贸中心。
三、市级文物——花城钟楼:
在花城直街的最北处,有一所花城中学,是清朝时的县立中学,花县乡村师范学校。
钟楼是由当地花城旅居巴拿马的侨民唐佩湛于1929年捐建而成,唐佩湛是清朝民国时期广州的著名商人,曾开办中国第一家火柴厂——中国火柴厂,开办银行、钱庄。花城钟楼距今有80多年历史,该楼中西合璧,洋为中用,西洋的材料,中式的设计,有岭南碉楼的风格,却不是青砖绿瓦,而是宏伟壮观,由水泥钢筋建成,水泥钢筋都是从外国进口,钟楼是当时县城的最高建筑物,装饰华丽,顶部很多圆孔。钟楼分两层高,原来是乳白色,雕有很多的灰塑,建筑风格具有岭南特色,疏风散雨,经80多年的风吹雨打仍然完好无损,钟楼的顶部有一棵长了几十年的小榕树,从不需要施肥浇水,气根从顶楼直垂落地面,有顽强的生命力,激励着人们顽强拼搏。
钟楼的前面有一块清朝皇上赐的旗杆石,也叫功名石,上面刻着“官员到此下马”,以表对学校,文化文人的敬意。
四、护城河:
花城作为县府重地,周边挖有高2—3米,宽1.5米的护城河,有城墙、城门,是当时的宏伟建筑。城河从水库引来水流,兼有排洪、灌溉的功能。在1939年日本侵略的时候被飞机全部炸毁,现在只能看到很少的遗迹。
五、仇恨的子弹孔:
花城一直是军事要塞,政治中心,于1939年日军为了攻占花县,对花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使花城沦为了一座废墟,在花城的一些古旧民居的墙上依然可以看到清晰的机枪弹痕,弹痕穿透砖墙,击向人们脆弱的心灵,让当地的人们永远记住日军的战争罪行。
1949年10月13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入花城,解放了花县,在花城钟楼旁的操场举行了花县解放庆祝大会。
六、临街骑楼古铺:
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骑楼是岭南建筑的最具特色的标志。花城直街、三八街现在仍然存在很多的临街骑楼古铺。
这些骑楼具有灵动、纤巧、舒展、浪漫的岭南地方特色,同时具有舒适实用性,骑楼雨天可以挡雨,夏日可以遮阳、挡阴,而且骑楼间相互连贯,形成骑楼街。不少骑楼的顶部还有圆形的窗孔,门楼还有雕龙画凤,精巧柱体,建筑彩雕。
七、改革开放30年,花城旧貌换新颜:
由于日军的侵入,使花城变成一座废墟,一直重建乏力,处处破败没落。在改革开放后,人们辛勤劳动,发家致富,现在已经是高楼林立,是一座散发着古代韵味的安居乐业的新城。不少的别墅群拔地而起,工厂林立,人们生活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