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台北故宫》观后感范文精选五篇

廷峰 1172分享

  《台北故宫》共12集,追溯了文物迁台历史和台北故宫现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录片《台北故宫》观后感范文精选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纪录片《台北故宫》观后感范文精选五篇(一)

  我们看《台北故宫》的目的,也跟我们泡博物馆的目的是一样的:看文物,而且要看自己想看的,自己最喜欢又看不到的文物。比如我喜欢瓷器书画,先生喜欢书法。打着这个初衷来看《台北故宫》一片,自然是要有些失望的。

  既然名为《台北故宫》,那么纪录片主要讲台北故宫的是如何来的,比如花了大量篇幅说那些国宝们是如何迁台,又如何在台中北沟山谷里呆了15年,最后在1965年才获得一处比较安全稳定的安身之所,也就是现在的台北市郊外双溪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讲述台北故宫自己故事的同时,必定要提到与台北故宫,故宫文物有关的人们,比如庄严,杭立武,故宫的第一任院长蒋福聪,继任院长秦孝仪,现任院长等等;以及有关这些人的生与死,离乡与怀乡的故事。在这些人物中,有一位是我比较熟悉的。说熟悉,也只是从书本上熟悉,那就是于1999年已经去世的副院长李霖灿。多年前购得他所著的《中国美术史稿》带到国外,伴随苦读的日子。也是从他的书上,知道范宽,董源,夏圭,马远,…等等大画家以及他们的作品;也是从他的书上,知道他最幸福的日子之一就是在丽江天天看玉龙雪山的时候。所以在这部纪录片中看到讲李霖灿先生的部分,觉得分外亲切,如见故人;更记起了他书中的一个小细节,在《溪山行旅图》中如何发现了范宽的签名,而这个细节也在《台北故宫》中提到了。

  在讲述关于台北故宫的人和事之外,纪录片也提到了台北故宫对于周围的社会环境以及人们所辐射的影响,比如林怀民的受书法影响云门舞集,比如台北故宫如何通过新的科技形势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吸引年轻的观众等等。

  当然了,一部讲述博物馆的纪录片,不提到其中的收藏,那是断然不行的,否则简直不成体统。所以,《台北故宫》必定要讲述其中的文物收藏,其讲述从青铜器开始,到瓷器,到珍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杂项),到书画,到珍本善本书籍。每一个类别的文物都会挑出其中最为珍贵的,也就是所谓的镇馆之宝来详细描述。青铜器中,是毛公鼎和散氏盘,瓷器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汝窑无纹水仙盆。

  书法作品从《兰亭集序》开始,跟着介绍唐朝四大法帖,以及北宋的《寒食帖》《花气薰人帖》等。绘画作品也只是着重介绍了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等。对于宋朝以后的书画作品,几乎完全省略了。先生对此感到非常不满,因他临的时间最长,最为刻苦的的王铎的《拟山园帖》就收藏于台北故宫,但是王铎,董其昌等人的名字连听都没有听到;而我在看过了《溪山行旅图》,《早春图》之后,最终没见到文征明。徐青藤等若干人物,沈周的《庐山高图》也只是在眼面前晃了一晃,就不见了,未免有些悻悻。当看到黄公望的《富春江山居图》被分为两部分,《剩山图》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而后面的长段藏于台北,更有点不是滋味。

  让人有点稍微觉得稀奇的是,影片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篇幅介绍宋徽宗的书法与绘画,不知相比起其他的画家和书法家,宋徽宗赵佶何以占了如此多的比重,以至在于明清书法家画家都基本在一双大翅掠过的情况下,宋徽宗何以屡屡在纪录片中出现。另一方面,即使是所谓的镇馆之宝的作品,片子也只是大面上介绍一番,如果观众想从中得到更多的关于文物的知识,沿革,那是不可能的;而抱着这样的目的观《台北故宫》这部纪录片自然会有诸多的失落。

  这也是我们活该而已。

  影片将要结束之际,着重介绍了台北故宫如何宣传自己,宣传中华的文明和艺术,他们为此所采用的新的形式和方法,比如动画片,比如宣传广告片,还有在博物馆中为孩子们设立的学习室等等。而自1999年大陆交流三星堆文物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展览以来,所有的所谓文物交流展览活动也只是大陆单方面的交流文物上台北故宫;据说明年三希堂的三部发帖有望在台北故宫重聚,让人好奇的是,为什么不能回到他们本来的居所-- 紫禁城三希堂重聚?而60年代将二十多件国宝级文物同时交流给美国华府博物馆展出,也实属大方;其间还包括刚刚展出过的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书画作品因为极易受光线的损害,所以每四年才能展出一次。),若非民众抗议,这两幅无价之宝该又一次出展外洋。厚此薄彼焉?似乎也大可不必如此小家子气。

  去年回来曾经去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参观瓷器展览,当时的感觉非常震撼。宫殿里,灯光幽暗,所有的灯光都柔和的聚焦在瓷器之上;而脚下踩着花砖,头上是藻井,如此看文物,还能有什么博物馆能够有这样的感觉. 从灯光到设备,陶瓷馆比我看过的任何一个博物馆都要好,正殿所有的展柜面前都有一个液晶触摸屏,对每一项展品都有详细介绍,并有各个角度的图片,并提供更深层次的阅读包括参考文献等等;这也是在国外的大博物馆中从未曾见到过的。

  平时上网也常在各大博物院网站上泡一泡,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其实他们也利用很多新的方法和技术给喜爱古代文物和文化的人们提供了诸多数字化服务,这里不详述,有兴趣的朋友去看一看即明了。日常都用北京故宫博物院提供的每月墙纸做电脑桌面,墙纸皆采用故宫馆藏为题材,比如书画,瓷器等等,并附有月历。这个月(二月)的墙纸,我比较喜爱的有清代恽寿平的《双清图轴》,清冬青釉鱼篓大尊皆清雅秀丽,放做桌面十分养眼。只是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以及其他的博物院并未能像台北故宫博物院一样好好的宣传自己,推广自己,未免有些遗憾。若今后也有诸如《国宝总动员》一类动画片让孩子们了解认识那些宝贝以及宝贝之下的故事,也能在博物馆中辟出专门的地方给孩子们玩耍学习,该有多好。

  最后提一下片子的解说。我的朋友也和我聊起过这把女声,她很喜欢,觉得没有字正腔圆的味道,很亲切。我呢,有些不能接受太软的声音,不过这倒是其次,主要是这把声音有点造作,于是就坏了味道,但是感性柔和还是符合本片的基调的。

  不论如何,还是推荐一看。

  纪录片《台北故宫》观后感范文精选五篇(二)

  纪录片《台北故宫》的副题是《故宫国宝在台北》,这个组合就包含了故事的结构、节奏,决定了它的跌宕起伏、张弛有序:讲述了一段人与物的传奇,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一则故事,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再也找不出类似的传说。就像当年台湾解禁之初看大陆影片无论内容如何只要听到乡音就激动地嚎啕大哭一样,60年的隔离与遥望,大陆同胞太需要了解台北故宫的一切珍宝和国宝后鲜为人知的文物流迁史,更需要了解那一代人对于中华瑰宝的拳拳守望和赤子之心。纪录片《台北故宫》就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台北故宫》这部纪录片,仿佛带观众走进了一个奇幻的世界,从青铜到玉器,从玉器到文献,同时还讲述了那群护送故宫文物的守望者的故事,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很细节很深入地还原给观众。

  现代人对历史的感悟,最能产生共鸣、最能感到激动的文学样式是什么?是故事。是蕴含在故事里的或欣喜或悲切或高亢或低回的场面。这些经典场面令人感慨唏嘘、荡气回肠。记住了一个故事,也就记住了一段历史。故事是一个民族深沉的集体记忆,容易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它使读者在随着故事的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跌宕之时,不知不觉地与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亲密接触”。《台北故宫》碰触到一个个与国宝迁徙交错的命运故事,成为整个纪录片除国宝外最震撼人的环节:为了将张大千的78幅敦煌临摹壁画装上已经超载的飞机,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的杭立武,万般无奈之下从飞机上卸下了自己的3件行李,行李当中有他毕生的积蓄20多两黄金;故宫博物院元老之一那志良到台湾后一直劝说大家不要买木质家具,以免回北京时扔了可惜……

  要提高传播效果, 必须遵循双向传播的本性, 尊重受众的要求、反馈, 真实地反映受众的心声。《台北故宫》选取生活中最动感情的人和事,将编导新的情感倾注其中,并及时抓住情感的高潮点加以渲染,把特定人物特殊情感置于特定情景的特定事件之中,使观众通过人物感觉到纪录片的情感力量。

  纪录片《台北故宫》观后感范文精选五篇(三)

  一向喜欢看纪录片,特别是国家地理。在我看来,百科知识的丰富会不断地拓宽人的思路和眼界,特别是当你困顿于一处无法旅游时,要感谢那些扛着摄像机的人们把万千世界都记录了下来,我们这些人可以在影像的流动里,稍稍安慰一下自己无法去跋涉的心灵。

  纪录片《故宫》曾创下颇高的收视率,在国内掀起了纪录片热潮。作为建筑,故宫只有一座,在北京,而故宫博物院却有两个,这另一个就是台北故宫,当年大批国宝颠沛流离、历经劫难最终去到台湾,自此便成了国人心中的痛。好在世易时移,现在,这些传世珍宝对大陆人来说已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了。有感于此,央视联合台湾拍摄了《故宫》的姊妹篇《台北故宫》,这是一部制作水平上乘,值得我们收藏的经典纪录片,本身的价值也是厚重的,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单纯纪录片范畴。

  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为躲避日本侵略的战火,故宫博物院中的一部分珍贵文物迁出,几经辗转后迁往台湾。为了保存和展示从北京故宫博物院迁台的文物,1965年,在台北建造了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它收藏的文物珍品90%以上来源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的文物自从1948年迁台后,祖国大陆老百姓就很少有人见到过,然而这批文物在国际上的影响却非常大。台北故宫的珍藏不是简简单单的文物,其中还蕴藏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文化、艺术和哲学。

  纪录片《台北故宫》共分十二集,分别是国宝迁台、北沟烟雨、青铜记忆、釉彩千年、瓷中繁花、玉润光华、巧夺天工、翰墨风雅·上、翰墨风雅·下、云山深处、传世珍籍和承开古今。内容涉及历史和当代,重在展现中国上下五千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历史文化的流迁。台北故宫保存着中国历代帝王数百年来苦心积聚的千年艺术珍宝,是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缩影。《台北故宫》告诉给你的不仅仅是一些故事,一些情感,还有一声感叹和很多的期待。它将要完成两项重要使命——一是呈现和深度解读藏于台北故宫的珍贵文物;二是要向人们揭示当年那次史无前例的文物大迁徙的真实过程。

  台北故宫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缩影,中国只有一座故宫,是历史把它分在了北京和台北。它们一脉相承,共同向世人展示着博大深厚的中华文明。台北故宫收藏着65万件艺术珍品,从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到中国历代名家字画;从商周的青铜器,到清代最精美的珐琅彩瓷器。它们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具有无可比拟和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凝聚了华夏民族历史、文化、宗教、艺术和哲学思想最闪光的部分。如今,故宫珍宝分藏两地,已逾60载。60年来,有幸一睹台北故宫珍藏的大陆民众少之又少,更遑论鉴赏和研究。纪录片《台北故宫》将使全球观众得以亲眼目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回望同根历程,解读同祖文化”的铺陈中,使“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理念,在文化层面上得到认同,对于海峡两岸同胞了解文物,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作用。

  除了欣赏这些珍贵文物外,我更感动于那些当年随着这些国宝一起前往台湾的考古学家,文物学家,文化学者们对这些文物的痴迷研究,妥善保管,和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坚守以及乡愁的依恋。

  文物的精美是一回事,文物背后的故事更是牵人心动的,一件器物能流传千年,无论是皇家的还是百姓的都难得,无论是沉于泥土之中,还是人手中传递,他们的故事价值远远胜过了器物本身价值,只能说他们的存在,是这些传奇的载体而已,没有了这些故事,他们的传奇少了许多光彩。

  有文化的人拼死去保护一件文物,他们知道一个人的生命不过百年,而这器物已经千年了,它存在了比自己年龄长度还要长的时间,它是自己长辈、祖先,是自己文化的源头,是自己传承到现在的证物,所以他宁愿用自己的命去捍卫它的庄严。一个民族的毁灭不是这个民族的人被杀得干干净净,而是这个民族的文化被扼杀毁灭得后人无从去寻找他们的根底。这些器物,不是静止的冰冷器物,他们是历史承传的见证,是人民生命流淌的河流。

  《台北故宫》中,我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铭记,学会了珍惜。感谢这部纪录片,让我们重温了历史,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厚重,灵魂更加统一。

  纪录片《台北故宫》观后感范文精选五篇(四)

  大型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台北故宫》讲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珍贵文物在两岸间的颠沛流离,爱国同胞为中国文化传承所作的努力与奉献。它通过隔海相望的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历史与现实的重重联系,喻指中华文化是两岸文化的同一渊源;用浓浓的人文关关怀传达了对祖国统一可能性的探讨,成功地唤起了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下面便对本片还原历史的表现手法以及故事化的讲述方式作简要的评析。

  首先,在真实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力图还原历史是本片的一大特色。其最常用的一种手法是真人表演的情景再现。历史已经成为往事,对于资料的搜集变成了本片最大的难度。所以在本片中,大量运用了情景再现。比如影片开头,码头上络绎不绝的,正在忙碌着搬运国宝的工人;张大千请求将国宝运往台湾等等。正是这些情景再现,组成了本片最重要的叙事线索,由点带面地填充着整部片子的框架。当观众真实的看到一个个爱国同胞为保护国宝所费的周折、经历的坎坷,心底会油然升起一股敬意,而这也成为本片最打动观众的核心所在。同时,为了保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大多数的情景再现都处理成远景或者是人物背面,或者直接运用光影加以遮盖,这不仅丝毫没有让观众感觉不真实,反而更加增强了其观影兴趣。其中一个很桥面的细节充分体现了编导的灵活机智。当再现马恒写信的那个场景时,运用了夜晚隔窗拍摄的方式,既很好的传达出人物的爱国情怀,又很好的保持了纪录片的真实性,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除却情景再现,大量运用已有的历史资料也成为本片还原历史的一大方法。本片充分搜集了当年的一些影像资料,如报纸、照片等,结合解说词的介绍,很好的呈现了那段过往的历史。比如纪录片《人民的胜利》的运用,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的整体氛围。再如,张大千参观河南博物馆的一段影像,也让观众对张大千其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另外,片中所提到的爱国同胞,大多保留了他们的照片,随着相关情节的推进,使他们的形象得以具象的留在观众心中。此外,编导还运古于今,古今交融的方式还原历史。这之所以能成为可能,就是因为历史虽在变迁,但很多世代的文物却没有变。编导只是巧妙的改变了影调与色调,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配以解说,便打通古今,还原了过往的真实,并且产生了很强的历史纵深感。

  另外故事化的讲述方式是本片的又一大特色。本片在一开头就着力铺陈悬念。“1948年,在南京下官码头上静静的躺着好多箱子??神秘而特殊的任务。”这段解说配着诡异而神秘的音乐,一下就调动起了观众的兴趣。随后,随着线索的慢慢铺开,一系列的悬念被营造,一系列的悬念又被推开。正是在这不断的营造与解密中,还原了历史,同时也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另外,故事化的讲述方式还有利于把原本杂乱繁多的历史通过戏剧化的方式加以裁剪,使其能更好的为主题服务,而不至于成为史实的简单罗列。比如,影片最后庄灵说他父亲在临死的时候,还念念不忘要把文物送回北京去。编导在这里没有特意的加工,只是借别人之口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了出来,从而起到了感人至深的效果。

  纪录片《台北故宫》观后感范文精选五篇(五)

  最近央视9套在播一部纪录片叫《台北故宫》前几年拍的,我看了几集。感觉既亲切又憎恨。亲切的是,当初故宫文物迁台的时候,带走的都是各个门类的精品。看了介绍之后感觉真是好东西,很多名画、有名的瓷器玉器,我以为都是在北京故宫收藏,但现在才知道49年全迁台了。我就感觉,其实当时去台湾的那些人,尤其是那些去台湾的故宫馆员,其内心和骨子里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因为他们对那些文物的挚爱和感悟是外国人绝对体会不到的。这种文化上的共同感是任何人都抹杀不掉的,虽然日本人和朝鲜人的文化很多也源自中华,也很推崇中国文化,但他们对中国文化最多是推崇、融合或者是借鉴,中国人与中国人之间的那种对自己文化的共鸣他们是很难体会到的。

  那片子做的很好,能让你体会到宋元书画的意境,让您了解到宋人对青瓷的欣赏理解,让您感受到宣德皇帝对青花的钟爱、雍正对北宋官窑的痴迷,以及乾隆对富足奢华的疯狂追求。总之,看了这个片会让你真正喜欢上这些文物。但每当片子一结束,我就会立刻产生这么一个想法,这些东西全在台湾,但他们原本都在离我家不到600公里的北京故宫。很明显,当初去台湾的那批故宫馆员精心挑选,带走了故宫馆藏中各个门类的精品去了台湾。我能感觉到,他们带走黄金是想带走财富,带走文物则是想带走文化。就像南宋人一样,他们感觉北方,已经是故国,中华道统被他们带到了江南。但每当我参观辽宁、河北、山西的辽代、金代、元代古建筑时,我就觉得,虽然当时南宋人觉得北方已经被夷狄占据,但中国的文化分明就凝聚在这些建筑当中,就好像,无论谁得到了那些台北故宫的古画,但画中的景物却仍然刻画的是江南的烟雨、中原的风光。就好像无论谁得到了北宋四大书家的名帖,但这些书家的踪迹还停留在中原一样。有些人要带走文化,但他们带走的仅仅是果实,哪怕是最饱满丰润的果实,但这果树却还留在原地,哪怕这树老死了,那它的根也深深扎在原来的土地里。相对于胡适、李济这些去往台湾的学者,我更佩服梁思成。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走,他说,我人可以走,但古建筑没法搬走,我得留下在守着这堆古建筑。虽然后来梁先生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东西被一座又一座的拆除,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最后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两岸统一,两处故宫早日和并。毕竟,我们其实有着共同的艺术审美和追求。大陆人觉着是艺术精品的文物,台湾人也这么认为。比如《富春山居图》定窑孩儿枕、宣德年制的官窑青花和乾隆朝的宫廷玉器。很多大陆人不知道好在哪的外国文物,比如蒙娜丽莎、大卫雕像我估计很多台湾同胞照样不知道好在哪.

  最后说一个我看到的片段吧。台北故宫的一位女士叫廖宝秀,他前几年来北京故宫,发现很多被修复的清代瓷器与台北故宫的很多清代宫廷瓷器是一对。原来当年国宝迁台的时候,本来是一对的瓷器,另一只已经由于历史原因打碎了,所以他们就只带走了完好的另一只,而残破的那只就留在了大陆。建国后,故宫博物院修好了那些残破的瓷器,但另一只已经被带到台湾了。为此,廖宝秀女士还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台北故宫的机关刊物上。我看到这段的时候,心理头啊很不是滋味。

  今天这帖子牵扯到了两岸,可能有点敏感,但我只是想说我们在文化上确实是同根生,就好像是南北韩,尽管他们自己认为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但全地球的人都统称他们为朝鲜民族或者高丽人。长白山和泡菜是这些人的共同符号。


相关文章:

1.《永远的初心》纪录片观后感范文五篇 

2.纪录片《火烧圆明园》观后感范文5篇 

3.2019纪录片建国七十周年《新中国》观后感高分范文精选5篇

4.2019厉害了我的国央视纪录片观后感三篇 厉害了我的国感想范文

5.《祖国在召唤》2019建国70周年纪录片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1000字

    100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