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观后感400字五篇
《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一部战争史诗电影,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陵十三钗》观后感400字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400字五篇(一)
故事发生在1937年的南京。
这里的楼歪歪斜斜只剩框架,这里的街巷尘土飞扬尸横遍野,这里的空气充满着硝烟与血腥,流弹穿梭在烟尘之中。这里还有一座教堂,一群正值青春的女孩子,一个洋人神父。还有,一群秦淮河的女人。
她们身负骂名,被世人唾弃,却为了女学生们挺身而出。我想起豆蔻为了小男孩蒲生冒死回去取琴弦,甚至临死前手中还紧紧握着琵琶弦,想起豆蔻对蒲生纯纯的疼爱,想起这些秦淮河的女人们心底的善良,也痛心于豆蔻被侵略者用刺刀留下的触目惊心的伤痕。
长谷川大佐用不带一丝怜悯的口吻要求女孩子们去为他们的庆祝会助兴唱歌,而其实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绝不仅仅是唱歌,女孩子们的宁死不屈让让我担心。南京城已经尸横遍野,这些正值花季的女孩子不害怕吗?“我们替你们去。世人说我们无情,姐妹们就做些有情有义的事,来改改这千古骂名。”这是秦淮河的女人说出的话,也是这部电影中最让我震撼和难忘的话。
送死前夜,她们还是笑着。在身上藏着镜子做成的小刀,笑着说能赚鬼子一个眼珠子。剪去曾经打着卷的漂亮头发,和一个守护着女孩子们的神父养子陈乔治,来到了鬼子的庆功会。
电影并没有交代结局,但这也足够了。这群秦淮河的女人如此美丽,令人仰视。
南京的硝烟还在飘荡,盘旋在南京的上空,盘旋在我们的史书中,飘荡在我们的心中,永不消散。它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和平世界,是革命烈士的肉躯和鲜血,也是卑微的秦淮河女人的肉躯和鲜血一点一滴,一砖一瓦的建造出的。赴死前,十二个女人展示着她们的风采,唱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不屈。“秦淮缓缓流啊,盘古到如今,江南锦绣,金陵风雅情啊。”
她们带来喧嚣、混乱、醉生梦死,大敌当前,她们还要吃要喝,嬉笑耍闹,卖弄风情。但她们的喧嚣透着生命活力,她们的调笑混杂着人性温暖。她们卑贱,却拯救了十二的女孩的生命。她们用自己薄弱的力量,为和平垒起一道墙。
2015年的西安,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中华民族为什么屹立五千年不倒。我们会铭记历史,感念前人,珍惜现在。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400字五篇(二)
在1937年,日本开始入侵南京,烧杀抢掠血流成河,生者犹如待宰的羔羊,拼命逃窜,只求自己能在这乱世中找到一栖之地。在这一背景下,由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中,那庄严的教堂外十几位身着华丽缎袍,身披狐皮裘衣,旗袍下那若隐若现的一抹风情,勾走每一个人的心魂儿,与旁人的泼辣不同,秦淮里的头牌是孤傲冷艳的。在这严肃甚至危险的时刻,这些风尘女子却还是如往常一般轻慢嬉戏。而电影的开头这些女子的出场与战火的残酷形成强烈的对比,仿佛印证了唐代诗人杜牧写下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但她们真的只知吴侬细语唱后庭吗?
当仅存的洁净被污染时,暂时的宁静被打破,而披着仁道主义的外皮的日本军官闯了进来,他邀请女学生们去为他们表演,为他们提供食物和“保护”。我们谁都清楚日本人的邀请没有那么简单,一句“姐姐们替你们去”摘下了人们冷漠麻木的面具,迸发出人性的光辉。金陵十三钗的女人们,自古以来都背负着千古骂名,她们虽然妩媚而放荡,却在国家危难时,愿意挺身而出去顶替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邀请。她们虽然坠入风尘,却还是对生活充满希望,明白什么是灵魂的肮脏与高尚。电影中刻画了拥有美好憧憬的豆蔻,正如她的名字一般,一个处于豆蔻年华的少女,她也会幻想着和浦生过上简单而美好的生活,不在乎浦生是否有房有土地,在最后豆蔻为了让浦生在临走之前听到完整的《秦淮景》她和香兰回到妓院去拿琴弦,却没能逃脱日本人魔爪,惨死在日本人的蹂躏之下。她们每一个都是有情有义的人,她们用自己的身躯去保护比她们弱势的女学生们,用自己的行动去推翻了人们对她们的偏见,用自己的精神去捍卫了自己的尊严,金陵十三钗的女人们告诉我们“商女熟知亡国恨,赎幼之身永存贞”。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400字五篇(三)
1937年12月13日,这是一个全中国人民都无法忘怀的日子。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这次事件史称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这是一段中国历史上最悲惨最深重的耻辱,是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痕。以至于张艺谋2011年导演的《金陵十三钗》我2019年才观看。很早之前就听朋友们说起过这个电影,无一例外都是好评,但是只要我想起是南京大屠杀这一题材时就心生胆怯,不敢观看。今天是下定了很大的决心去观看的,毕竟事情已经发生无法逃避,不如主动面对。《金陵十三钗》这部影片把我带进了那段嵌入我们灵魂,深入我们骨髓的惨痛历史中:南京大屠杀,整整六个星期,南京就沦为了地狱,30万同胞惨死在敌人的刀枪下,无数的妇女惨遭蹂躏,到处是死尸,到处是鲜血,山河失色,日月无光。在这场毫无人性的杀戮中,每个人的命运都和整个国家的命运连在了一起,这里面有像花骨朵般还未绽放的十三四岁的教会学校的女学生,有秦淮河边倚栏卖笑出卖肉体的妓女,有一个教堂的小打杂,有一个开始还只是想赚点钱捞点油水的美国殡葬师。当死亡向他们逼近时,当一群花朵般纯洁娇艳的少女即将遭受到日本鬼子禽兽般的蹂躏时,相信每一个身处其间的有一点点做人的良知的人都会挺身而出,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他们每个人都完成着自己的心灵救赎,那个二流子殡葬师成为拯救女孩们最关键的人物,那些秦淮河边卖笑的妓女们和那位教堂小打杂顶替了女孩们慷慨赴死。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400字五篇(四)
还是今天才看到这部电影,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我觉得很好非常好。从李教官救一群女学生为了守卫最后的南京时,从他本可以逃走却守护教堂时。当神父从一个避难人一个旁观者看到女学生们收到欺辱挺身而出成为守护者,我都由衷的感动着。我不知道什么是政治正确,我只知道这是战争中仍有的人性闪光,我觉得电影里每一个角色都是我曾经见过的同一种精神,是战士战斗到最后的坚持守护,是普通人在面对弱小被欺辱时的挺身而出,神父,玉墨姐姐,乔治,他们,都愿意把生的机会让给女学生,不是因为谁比谁高贵而只是因为她们更弱小更需要被保护,这只是一群孩子啊。
又想起开头的惨烈场面,不懈战斗的那些人,狰狞丑恶的日本兵,从尸体上踏过碾过的侵略者,被屠杀奸淫的百姓,这是我们永远应该铭记的历史,记得有一个微博让大家写下真正的现代史,不少人写日本人对他们的爷爷奶奶父老乡亲多么多么好而共产党才是各种抢,真是让人寒心啊,拜托这些人去看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那些亡魂,那些无辜者,最可悲的就是忘记。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400字五篇(五)
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黑国师,仿佛放了几个说卖肉卖情怀的*就能显得自己多高贵一样。这都不是好电影那大概中国没几部片子是能看的吧。
在我看来,一部真实还原历史场景的,演员演技过关的,取景和拍摄手法俱佳的电影,绝对可以称之为好电影了。张导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不管是什么题材什么背景,都能挖掘出触动人心的地方。这部也是一样。让人能感觉到,是有诚意有全心投入的在做出来的一部片子。为什么国外的大片很多都特别吸引人,因为别人花了好几倍的制作时间和制作经费,每一个部分都力求还原力求完美。不说别的中国有几个这样的导演还真的得打个问号吧。
再说回片子本身,我是没看过原著的。单看电影来说我认为已经传达出了足够多的东西了。不管是风情万种的十三钗还是拿命去拼的中国军人,都是那个时代真实存在着的啊,总说他主旋律主旋律难道一个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电影,牺牲和热血不能表现,大义和情怀不能表现,非要体现人性的恶和所谓的公平吗?
总之我看完了觉得好像真的到那个场景里跟着走了一遍一样。战争是无情的,任何时候都是。看了这部之后能更加的珍惜和平的岁月,就已经足够了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