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国合伙人观后感1500字

晴恩 1172分享

  看完《中国合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影片结尾处,王阳的一句深情旁白:“如果岁月终究要在额头上刻上皱纹,那么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让皱纹刻在你的心上。”这句台词可以说是全片最触碰心灵的青春箴言啊。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影片中国合伙人观后感1500字,一起来看看吧!

  影片中国合伙人观后感1500字篇1

  调成泛黄色调,温火热煮青葱岁月,《中国合伙人》里有旧时代热血青春;三个青年从一无所有到身家万贯,这是一部励志大片;横跨几个年代,里面有时代的断截面;还有始乱终弃的爱情,有始至终的友情……陈可辛想说的东西很多,但什么都没讲彻底。或许,其实是这样,他并不想说这么多,他只是觉得要堆砌这么多,因为这些对票房可能有益。经过《武侠》和《血滴子》(监制)或小或大的失败教训,他对失败产生前所未有的恐惧,迫不及待想找个机会消除挫败感。

  陈可辛擅长刻画情感,以及更大一点的群体情怀,他所有的电影都在围着情感打转,即便在尝试拍摄中国式大片时,类型电影的框架也压制不住他对情感的突出关注。这是陈可辛最大的优点,他懂得人性的复杂,情感的美好与哀愁。可惜在《中国合伙人》里,他并没发挥出上好状态,成冬青、孟晓骏和王阳三人的性格和关系变化,包括他们各自的爱情,除了偶现的动人妙笔,几乎全靠旁白帮忙。在讲述方式上,我没见过这么笨、这么匆忙的陈可辛,旁白多得令人厌烦,简直退化到早期作品《双城故事》的地步,旁白甚至比之更泛滥。设想一下,假如抽掉三人相互交叉的旁白,仅借助于画面和情节,他们三人的性格和情谊差不多会坍塌。过于依赖旁白,就像强行灌输的评述,生硬地为观者构建对主角们的印象。

  作为北上拍片的港区导演,对于影片营造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代质感,当给予一些表扬,这也是陈可辛从不失手的地方。不像别的香港导演到了内地,港味与陆味仓促杂交,如蹩脚的国语配音一样令人难受,陈可辛的《如果·爱》、《武侠》,包括这部《中国合伙人》,并没出现不自然的怪异问题。当表面功夫做足,就要深入内核精神。王阳是个文青,留着长发,有观众向陈可辛提问,王阳是否有海子的影子,他坦承,不知道诗人海子是谁。

  这个无关紧要的事实,泄露了很多秘密,可解释三个人物没有人格(不一定是高尚的)魅力的原因。陈可辛终究对人物的外在和内在设定有距离感,他做了功课,但视野和经验不够。王阳的文青范,孟晓骏的世家子弟样貌,成冬青艰难求学的漫画式描述,均流于类型片的套路化,尽管他们的形象借鉴了现实人物。

  校园、创业、泡妞、决裂,自从预告片曝光,就可推断《中国合伙人》可能和大卫·芬奇讲述Facebook创始人故事的《社交网络》有关联。出来的成品,果然证实了这个猜测,《中国合伙人》偷了《社交网络》不少东西,这真令人尴尬。成冬青三人和美方律师对峙的戏及对整个电影的牵引作用,和《社交网络》如出一辙。甚至可以再一步推断,《中国合伙人》的诞生,就是《社交网络》催生的产品。主创照着《社交网络》的样子,找适合的故事,左转右拐到了新东方俞敏洪他们的头上。

  影片中国合伙人观后感1500字篇2

  自5月份上映以来,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部电影中能给我们启发的东西太多了。看完电影我的感触也非常多,但是有几点是最难忘的:它演绎了团队的力量、解释了梦想的定义并且给我们拼搏努力的理由。

  首先要想成功必须依靠团队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即使你的能力再大也不能忘记借助团队的力量,更何况并不是人人都是天才。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也能顶个诸葛亮”,团队的优势在于思维的碰撞和能力的互补。就像片中的成东青,孟晓俊和王阳,他们三人一个性格保守、一个激进、一个中庸。作为新梦想最大的领导人成东青在一开始只是从农村来上大学的土鳖,英语说的也不好,不善于沟通,但是恰恰到最后走向了成功,这跟其他两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孟晓俊性格激进,梦想着站在美国的土地上改变世界,他其实是和成东青完全相反的性格,一个保守一个激进,这正是一种互补,成东青想而不敢干的事情,孟晓俊可以干,甚至可以拉着成东青一起干,但是他们的性格在一开始相差太大往往会出现争执,在剧情发展的后来这一点更能体现出来,而总王阳总是会在他们争吵的时候出现,进行调停和化解,这又是一种互补,王阳为人比较洒脱,可以说是比较中庸,也正是这种性格使得他可以在成东青和孟晓俊之间将他们的性格进行中和,从而组成了一直优秀的团队。

  在他们的成功路上他们发挥着各自的优点将他们的事业逐渐推向了高峰,成东青用他失败的经历教导学生什么是失败然后又怎样站起来,王阳用它流利口语言传身教并摸索独特的教学方法,孟晓俊也发挥它了解美国签证的优势组织开展签证讲座等,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发挥着自己的能量,他们三个人就是我们大家的缩小版,在每个公司每个团队中都有分工,各自都发挥着自己的能力,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当大家都能发挥自己能量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的事业成功的时候。

  其次“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觉坚持是一种幸福的东西”,这是成东青在片中的一句话,我想这句话也给我们观众非常正确的解释了什么事梦想。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谈论着我们的梦想,而我们的梦想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其实梦想很简单,可能是当一位科学家,可能是成为一个明星,可能是想和自己爱的人平凡的生活,可能想有一个家等等,梦想有很多,可以说每人都有梦想,但是现实的生活往往会将我们的梦想击碎,我们的梦想在现实面前似乎不堪一击。

  但是我想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原因,为什么有人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什么有人实现不了,那我想可能就是我们没有坚持,也许成功就在下一秒但是我们却选择了放弃,也许在没有看到成功的曙光前坚持是很痛苦的,但是没有坚持又哪来的成功,黎明前的天总是最黑,因为它在积累天亮的力量。

  我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都经历过小的成功,比如通过英语四级、通过期末考试、完成了我们制定的工作任务。可能会有这种体会:在达到目标以后回首望去我们曾经的认为痛苦的坚持和努力突然之间变得那么美好,我们甚至会怀念我们的努力怀念我们的痛苦,因为是它让我们感觉到成功的来之不易,是它让我们感觉现在的成功是那么的真实,是它给了我们自信。的确正如片中所说“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觉坚持是一种幸福的东西”,那么让我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吧痛苦吧,将来也幸福吧。

  最后还是引用片中的一句话“掉在水里你不会淹死,呆在水里你才会淹死,你只有游,不停的往前游”。这是一个比喻,但是他给了我们拼搏努力和前进的理由,我想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种是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这样才能成功,另一种是不要安于现在的成绩,要不断的挑战,创造更好的成绩。

  对于第一种是在我们遇到了困难的时候可能我们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候成功和失败就有了选择,你是继续挣扎努力走出泥潭,还是放弃,可能如果选择放弃会舒服一些,但是结果只是往下沉,但如果选择了挣扎走出泥潭那么我想不管泥潭有多大,我们迟早会走上干净的柏油路,当你意识到失败只是成功的弯路的时候,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而对于第二种也许我们现在有我们的成绩和过去,但是那都是以前,我们要着眼未来去创造更大的成绩更大的价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守着以前的成绩过日子是不行的,你可以在累的时候停下来休息一下但是不能停止不前,就像水一样,流动才有活力,静水最后只能变成死水。

  最后我想附上片中的一句话:“如果皱纹终将刻在额头,那就别让皱纹刻在心上”,乐观的心态很重要,与大家共勉。

  影片中国合伙人观后感1500字篇3

  有些事情,并不能单一的以别人的意见来看待一件事情,譬如这部电影,很多人看后说没有什么感觉,并不推荐,如果你听了别人的意见,你就会后悔的。

  中国合伙人说的很现实,一个企业,从刚开始到走向纳斯达克,需要经历多少坎坷与挫折,这不仅仅需要激情与经验,更需要实力。

  从毕业到现在,我有过很多梦想,曾经,想做一个妙笔生花的作家,写遍天下,在武侠片泛滥的时候,曾经想去做一个行侠仗义的大英雄,在爱情剧盛行的时候,亦曾梦想着在世界的某一角,和自己心中的她在某个时刻相遇,并因此而相伴一生,在看完北爱以后,又想着放下身边的工作,背上旅行包,去浪迹天涯,在看完那金花以后,也想着以后会收获一个幸福的家庭,直到最近的中国合伙人,我突然想到,身为以后的家庭主力,以后需要有自己的奋斗方向了。自由烂漫的少年时代,异想天开的青年时代,随后要步入人生起步的中年阶段了,还好,我现在正行走在人生的精华十字路口。生活在变,世界在变,使命同样也在变,关键问题是,我们那颗从小长到大的童心有没有变。

  我们90后还没有起步的时候,那时的我们还不知道什么创业,什么是海归,什么是留学,什么是个体户,当年邓老爷子南巡讲话,提改革开放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没有在那个传统的思想浪潮中走出来,结果那时候干个体户的最后全发家了。我记得在看《温州一家人》的时候,一位朋友说,当一部分的中国人开始远离家乡打工的时候,温州人已经开始走向世界了,这就是思想差距所造成的后果。

  思想保守的人永远在过着苦日子,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个体户过着让人羡慕嫉妒恨的生活,所以很多人说,那时候,有文化的嘲笑没文化的,最后没文化的发家了,回过头来有文化的给没文化的当员工,现在很多企业老板有没上过学的,有的只是上过几年的,他们为什么能干这么大,一个是经验,再就是人脉,最重要的就是企业文化,一个毫无生机的企业留不住人。现在80后起来了,有很多通过自己打拼生活还不错的,接下来,90后就应该出场了,恋爱期的90后工作后会面临很多压力,当我们正在职场打拼的时候,最闪亮的00后已经急不可耐的想展现一下自己了。

  一些时候,我们走时说,不急不急,还有时间,可是转瞬间,我们走到了24岁,没多少精华了,此时不拼,更待何时呢?

  现在的80后90后压力如山,本应该趁着年轻多出去走走看看,可是沉重的现实压力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毕业以后,面对不可企及的房价,昂贵的物价,惨重的生活压力,导致我们年纪轻轻就要面对人生路上的苦辣酸甜,时代在变,在这个拼爹拼儿拼职位的时代,农村出来的娃儿,面对

  这个社会,还有多少胜算?

  在中国,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考公务员,想端一辈子铁饭碗,面临着每天在办公室的无聊生活。苹果的乔老帮助说过: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如果一辈子碌碌无为,那活着还有什么劲呢?中国的毕业生,10个有8个选择公务员,而美国,只有两三个,大部分会选择创业,去积极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我们年轻,需要的是突破和成长,而不是以逸待劳。鸡蛋,从内打破是生命,从外打破是成长,机会不是白给的,只有拼命想去抓住机会的人才会真正有理想升华的契机。

  时至今日,电子商务突飞猛进,房价居高不下,物价飞涨,仅凭公务员的微薄薪水,你,能扛几年?灰色收入再多抵不过房价,想想吧,中国人应该觉悟了。

  与其一成不变,不如破茧而出。打破陈贵,去寻找新的希望,相信,胜利就在眼前。思想突破方能行为突破,行为突破方能结果突破,结果突破方能人生突破

  谨以此篇献给对我颇有启发的《中国合伙人》。

    427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