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芳华》电影后感:芳华虽已逝,纯真可归来

映卿 1172分享

  编者按:电影《芳华》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着变数的人生命运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观后感《芳华虽已逝,纯真可归来》。

  昨晚用手机看了《芳华》,136分钟,故事很简单,制作也很朴素。但看得我有些无法平静的感觉,也说不清是为什么,就好像皮上痒痒但抓不到痒的地方,似乎是骨子里渗透出来的那种感觉。回想从87年的《红高粱》,到99年的《那山那人那狗》,再到今天的《芳华》,能打动我的电影真的不多。当然看得也不多是主因,但这几个片子在我脑海里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或许是某些话语触动了我,或许是某些场景与我这一代人有些相近,也或许是对那个年代的一些人性挣扎、残酷现实下的窒息与无助、以及对社会的控诉等的共鸣所引起的。《芳华》里的那些冲突、人性孤独和命运的不可预期,特别是讲到了“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更是让我的心灵久久不能平静。这,就是电影带给人的意义,谁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思考电影背后的价值,然后在我们自己的理解中去把握未来人生的方向。

  真实是《芳华》耐看的重要原因。在《芳华》中,我们看到了艺术团一些年轻演员之间的冲突、自私、矛盾……特别是讲到了林丁丁为了自己可以出卖深爱她的刘峰。其实这些让人看后愤怒的镜头却正是人性弱点的表达,我以为也是《芳华》之所以吸引人的最重要一点。每一个年代都会有如林丁丁这样的“坏人”存在左右,每一个年代也都会有如刘峰这样的好人,以及“好人没有好报”的真实命运存在,也都有何小萍式的纯真、天真却又常受人欺负(好像是校园欺凌)式人物出现,甚至于到变成英雄却成了精神病患者(先苦后甜没有来到的断崖式悲剧)。电影表现手法中没有落入教条主义的俗套,最大程度上反映了时代一些真实的东西。近观今天,我们也还是有太多的习惯了艺术化手法的表达,也沾染了很多形式主义表达的陋习,也有一些人性中尔虞我诈的现象出现,也有过度制作英雄的功利手法。在生活中有一些“甘愿接受别人帮忙的”最后还理所当然的丑陋存在,也有对于形式主义功利主义表达已经习以为常的奴性思维……。

  对社会丑陋现象的揭示和人性美丽的诠释或许是导演最想表达的。社会中人性的尔虞我诈的表达:同室之间的同室操戈,可以为一张照片群起而欺负一个弱小者;管理者在为自己保持官位所做的“虚张声势”,为推责而层层“落实”责任的“举措”;有执法者审问普通百姓的无比“威严”、嚣张讹诈手无寸铁的小本生意人,有因为不会赚钱老婆跟着长途司机逃跑的普通老百姓……社会的丑陋是荀子人性本恶论的真实体现,也是一个急功近利社会的必然产物。但是社会人的恶是可以向善的一面进化的,因为除了“利益”还有纯真(这真是目前社会急需的东西,因为我们的物质开始急剧增多,我们已经不再贫穷,思想意识的东西必须也随着转型升级)。即使那些“好人”最后还是没有被好报,那些纯真的人后来甚至于“疯了”,那些一心想维护“不散的文艺团”最后还是散了。这一切都应该是暂时的,至少在导演看来是如此,也是作为观众的我们所期待的未来。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像何小萍式的要尊严不要功利,像刘峰式的要爱情可以不要文凭,要清白可以不要生命……即使在命运让他们窒息的瞬间,他们还能有心平气和活着的本领。电影中穗子旁白中讲到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谈笑如故,岁月改变,更为知足”……我想这或许也是编导想在电影中渗透一个这样的哲理:“岁月可以改变一切,纯真最终属于每一个我们,少一点功利,多一点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也吻合了十九大以后倡导的新时期新思想新使命新征程。也如人民日报2月12日海蓝博士文章《物质幸福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来临》中写道:“在一个万物具备什么都不缺的年代……在新的时代,比起金钱和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

  好吧,我想作为一个六十年代末出生的我,虽没有《芳华》中那样的“刻骨铭心”,但也略微感受到一些那个年代的艰辛,所以就让我们“芳华虽渐逝,纯真可归来!”

作者:丁丁老师

  公众号:丁丁老师有话说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58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