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十二生肖》观后感1000字左右范文赏析
《十二生肖》是姚星彤和成龙主演的电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二生肖》观后感1000字,希望你会喜欢!
《十二生肖》观后感1000字:难忘
末日前的最后一天,杭州的天气糟糕到让人想屎,看完《十二生肖》之后,我决定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要完成吐槽的心愿,再kill myself~
然而真要到下笔的时候,我发现《十二生肖》槽点之多,令人写了后面忘了前面,实在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罢了,就从影片结束说起吧——
原本说好的成龙观众见面会,竟然在主持人尴尬的道歉中开始,“由于发行方混乱的安排,导致大哥还堵在路上不能按时达到”,一片唏嘘中,我欣然接受这个解释,没关系,谁让这部电影比大哥的行程安排还要混乱呢~
《十二生肖》成龙本质上是想拍成一部带有强烈成式幽默风格的功夫冒险电影。然而可能是汤姆克鲁斯《碟中谍4》给成龙留下了的印象过于强烈,以至于《十二生肖》在表现层面上变成了力拼《碟4》的科技成果展,比如说3d打印vs立体人脸雕刻,全息扫描手套vs攀岩手套,成龙就像机器猫一样,时不时从口袋里掏出各种小发明,致敬之情溢于言表。只不过相对于《碟4》,每一样产品都带着三星的硕大logo特写,广告植入之明显,让电影高下立判,有了一股浓浓的山寨铜臭味。
全剧真正能够拿出来说事的,只有开头的天门山轮滑追逐戏以及结尾的“飞龙在天”空中特技表演。其余的将近100分钟的剧情,在莫名其妙的爱国主义情怀中显得支离破碎,并且充满了荒诞感。
我不能理解一个可以在法国留学(或者工作,who care)的现代知识女性,怎么就突然在古堡里化身为爱国主题站的讲解员,balaba……你说的那些话小学生都不要听好不好,竟然还“设计”了桥段,在中英法三种语言之间轮流“强奸”观众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不能理解一个他妈的一百多年(或者二百多年,who care)都没人发现的岛屿,怎么就像舞台剧一样,呼啦一下挤满了寻宝的人、追债的人和所谓的国际海盗。拜托,追债的你赤手空拳,你连中国城管都不如啊。还有那个集各国语言精英的海盗,你们不是来打劫的啊,你们是马戏团科班出身的吧?
好在成龙没有要求权相宇说韩语,中日英法泰西语的出现,彻底凌乱了我的听觉。这种拼盘式、毫不过脑就来咯吱观众的行为,就是企图达到一种幽默的效果。不幸的是,由于《泰囧》的存在,《十二生肖》中的这些抖出来的笑料包袱变得和切糕一样沉重,被马蜂叮成西游记金角大王一样的海盗也无法让我改变这一观点,反而让我觉得电影已经脱缰到远离现实的童话世界。
不得不承认,人比人气死,货比货要扔,《泰囧》中范冰冰的出场让《泰囧》完美画龙点睛收尾,而在《十二生肖》中最后露脸的舒淇和吴彦祖最多让我“呵呵”,对于剧情毫无推动和呼应的明星,其唯一存在的价值难道就是在证明大哥在业界的号召力吗?
客观的评价,《十二生肖》中成龙的表现可圈可点,无数个向曾经的自己致敬的动作设计,让80后的我们大呼过瘾,仅就大哥一人来说,完全可以给出4星以上的赞誉。
但是应该被拖出去枪毙的编剧,让本片的剧情呈现出严重智商不足的倾向。成龙其实应该给予自己更多的信心,砍掉多余的角色设定和价值弘扬让这部电影成为自己独家表演秀。
因为我相信,弘扬宗旨一定是通过电影语言传达出来的,如果通过生硬的对白嫁接,动作电影就会在一秒钟变成宣讲机器。
毕竟,谁都不想看到蜘蛛侠披着星条旗爬摩天大楼。大哥,不要把自己变成董存瑞,就做自己的成龙不是蛮好。
《十二生肖》观后感1000字:动作大片
刚刚从电影院回来,现在心情稍微有些平复了,很久没写观后感,如果说这是成龙最后一部大动作电影,我想应该为此留点什么。
我们这一代人是从小看成龙的电影长大的,因为没有经历过李小龙时代的电影,所以说到功夫片,我印象里第一的就是成龙。还记得第一次去电影院,看成龙的电影的片子就是《飞鹰计划》,那时候还是我妈带我去看的,还是半票的年龄。
回到《十二生肖》这部电影。为什么我说想哭?其实我也说不清楚,从成龙一出场,连续的山地速滑的镜头,我内心就无比澎湃,虽然他当时还戴着头盔,显然他就是成龙,总是给人华丽的动作场面,也总是推出新的动作技巧,就像我第一次看他的电影就被连贯华丽的动作设计所吸引,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这就是成龙style。电影结束,字幕出来,我坐在椅子上半天不想离开,此时我感觉鼻子一阵酸楚,有一股暖流像是要从鼻腔涌上眼睛,憋着没有让它冒出来。不是被最后的剧情所打动,总觉得,这样的成龙,或许见一次少一次。
其实说到这部电影的剧情确实存在很多不足,不过这就是成龙的电影,你如果是冲着剧情去看的,你就太找没趣了。我后来一想,这部电影其实就像成龙本人一样,简单的华丽。一个简单的人,你可以说他没学历,但并不是没文化;你可以说他主旋律,但是他的确很爱国。所以他导演这部片子也正是展现着自己简单的价值观。
我一直认为一个习武的人是正直的,虽然这几年来,成龙有的言行在网上产生了负面影响,主要是说他太主旋律,说话不动脑子,自以为是。他本来是一个武夫,通过自己拿命去打拼才有了今天的名誉,人到中年,看到了太多人是人非,一直有个老大哥形象的他也希望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跟大家分享,但不是说教,因为我看得出他总是很谦逊,或许他内心里面总是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没读过多少书,不算一个文化人,所以他每每讲到的事都是自己经历的,而不是从书上看到的。我其实很相信他是真心爱国的。
对于这部电影,我其实不想说太多剧情方面的东西,如果用一句话评价就是成龙再次用生命完成了一部中国电影史上的成功作品,为他的标志性动作片画上了一个完美的收尾。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成龙,你这部电影里的动作设计真的太屌了!
《十二生肖》观后感1000字:动作电影
十二生肖刚出来的时候,我记得我守着电视看了很多遍,不但因为搞笑,也因为他们个个都是演技派,将很多东西表现出来了,而且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十二生肖》是个紧凑的故事,几大段动作序列铺排有致,海陆空全面覆盖,追打逃形态各异,张弛有度且分寸感极佳,保证总在最恰当的时机挑起兴奋。间中穿插的文戏,主要用来补充寻宝线索,要不就搅拌一下人物间的化学反应,剩余的插科打诨里,时不时冒几个冷笑话调节气氛,或推动一下患难友情,弥合一下亲情和爱情,只要不拿来和二十年前比,应该少有冷场。必须赞扬侠盗集团的惜字如金,常常一个眼神便心领神会,不少时候必须全神贯注才跟得上,没有许多大片动不动就“你要干什么”,“你怎么看”的无趣对白。你可能会嫌某些台词太矫情、太幼稚或者胡闹过了头,但找不出多余。如果说有遗憾,大概是巴黎宅邸中关于英法联军的争辩一节,虽然为了树立价值观必不可少,但实在缺点戏剧冲突,而且有太多不必要的多语翻译的怄气斗嘴,也许这是国际化的策略之一,想想多次出现的新闻画面国别和语言之多,想想海盗集团的翻译人才济济。 许多影迷哀叹老港片不再,很大程度上是惋惜当年那种让人一刻不停歇,每秒有惊喜的剧作,文戏和武戏是互为绿叶的,没有打一会说一会的刻板。许多港片有精彩的打斗,但文戏相对乏味,多年后重看只能跳着找回忆,成龙的优秀作品却是能从头到尾反复欣赏的,《A计划》《警察故事》、《红番区》、《我是谁》都是浑然天成的整体,文戏也妙趣横生,顺着故事一路走下去,激烈的对抗才能抓住人心。时过境迁,《十二生肖》自然不可能重拾旧港片模式,但剧本仍是标准的流水线精品,打磨的精致玲珑,摸不出突兀的棱角。许多大片导演看不起流水线工艺,非要另起炉灶彰显个人风格,结果成品里充斥了太多自以为是、磨磨唧唧和故弄玄虚,那都是一点点滋养观众瞌睡虫的饲料。成龙的古装片、战争片也有这种倾向,所以并不卖座,但他一回到最拿手的动作冒险轻喜剧,便将几十年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十二生肖》片尾第一个NG令人痛心,成龙年近花甲的身体令搏命越发艰难,但即使哪天他不再上阵台前,依然能凭剧本编排和场面调度的经验,当一个出色的动作导演。
这大概也是成龙玩的最过瘾的一次,担任影片的十五个职务并完成几乎整部影片的动作和搞笑戏份,这是一部“大片”,但绝不带有任何史诗的味道,这是属于平民的电影,而作为观众,只要跟着他登高爬低就能体验到他所想要表达和传递的信息,也会在惊险与搞笑之间忽略“主旋律”的说教,以及稍显弱智的剧情,这也正是它和《泰囧》的同质效应所在,让观众在被苦逼电影围剿日久之后的有一次彻底释放,轻松,自在,放弃思考,和视觉同行,让所视即所得的激斗与欢乐主宰自己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