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800字左右范文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是一部由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的充满哲理的经典电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800字,希望你会喜欢!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800字:自由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充满哲理的影片,你从不同的维度去欣赏,会品读出不同的味道。
自由的心在飞翔
安迪因被指控枪杀妻子及其情人而被迫在肖申克监狱度过余生。而此时,他是一位年轻、帅气、有才的银行家。如果没有这一飞来横祸,他会拥有非常自由的人生。往往现实是残酷的,他自从踏入肖申克监狱那一天起,他就失去了行动的自由。每天,要按时起床,在狱警的监视下干活,不时受到狱警的威胁,甚至受到狱友的猥亵,到了晚上,又要回到小小的房间里。对于这样痛苦的日子,安迪更加地渴望自由。当他为狱警洗黑钱后,他只要求狱警能给他的狱友们一些啤酒。而他自己却靠着墙头,在夕阳西下的余晖里,静静的享受着珍贵的片刻自由,脸上挂着微微的笑容。由于狱警的介绍,他被监狱长而赏识,开始为监狱长洗黑钱。与此同时,监狱长也给他更多的权利,他成为了一名监狱图书管理员。他看到捐赠的书里,有一张碟片。他冒着极大的风险将门锁上,放上碟片,打开广播,让更多的狱友能享受着美妙的歌声。那时,狱警和监狱长正在门外恶狠狠地威胁着他,而他坐在躺椅上,完全沉浸在动听的歌声里,如痴如醉。其他的狱友们也停止了手中的活,向着歌声的方向,竖起耳朵静静地听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一切皆可抛。珍惜我们的自由,即使真正失去自由时,我们也不能失去渴望自由的心。
怀揣希望,坚持行动
安迪在监狱里失去了行动的自由,但是他依然充满希望。即使,在监狱里,他的生活也是如此地精彩。监狱的图书经费不足,他每周给州政府写信,一直坚持,直到州法院受不了他的来信,给了他200美元的经费以及一些旧书。他忙着给狱友们上课,指导他们读书写字,鼓励他们考取高中证书。他每天忙忙碌碌地生活着,过得非常地充实。每到夜深人静,他坚持用小锤子挖通道,一直坚持了十九年。滴水穿石,他最终将地道打通,也打开了自己走向自由与希望的大门。希望不死,行动不止,生活不会给你失望。
是金子,总会发光
安迪在即使在监狱里,依然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为自己赢得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他因自己在运作资本方面的才华,受到监狱长的信任和重用,一次又一次地为他洗黑钱。这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他确实因此而受益,享受到更好的待遇。这和他的成功出逃有很直接的联系。在他的领导下,他建立了一个最好的监狱图书馆,帮助狱友们获得高中证书。在一个受制于人的环境里,他依然发挥着光和热。拥有才华,千万别浪费。尽情发挥,现实倾倒在才华的石榴裙下,对你温柔些。
权力与臣服
在肖申克监狱里,也有着一个非常严格的等级体系。监狱长是这个世界里的王,他专断、贪婪,使用强权压迫人臣服于他。狱警是第二等人,他们对上卑躬屈膝,对下任意打骂,丑恶的嘴脸因不同的对象而变化。犯人是最下层的人,他们遭受重重压迫、剥削,却无法申诉、反抗,只能默默忍受。即使生命被狱警剥夺,也得不到公平的对待。这样的世界太可怕。一个人犯了错,难道他们作为人的所有权利就要被剥夺吗?狱警和监狱长就能随心所欲地处置他们吗?
监狱长处于权力的核心,肖申克监狱里的一切都围绕他运转。一旦权力没有受到约束,贪婪之心会越长越大。监狱长乱用职权获取不正当的金钱,滥用权力将得知安迪误判真相的人击毙,利用权力不给安迪清白,以此为要挟,让他继续为自己洗黑钱。到了事情败露后,他也只能落得个自杀的下场。
犯人远在权力圈子之外,他们没有权力,也没有权利,只有臣服。让人非常值得深思的是,老图书管理员海特伦在得知自己服刑期满之后,竟要想杀害狱友继续待在肖申克监狱。即使后来他出去之后,因适应不了外面的生活而自杀。正如瑞德所说,他们已经被体制化了,习惯了监狱的封闭、被限制的生活,长时间的隔离让他们与外界脱节,到一个新的陌生世界反而适应不了。体制化的力量真的很大。它常年累月地一点一点地改造人,让人的思维方式变成它想要的样子。人在被改造的过程中,慢慢地定型,当要打破这一造型时,由于未知和不确定性,他们充满着恐惧。即使生活在新的环境里,过去的影子也总是时不时地表现出来,这种体制化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就像海特伦在超市上班期间要小便时,也总是习惯性地向经理报告。
司法公正与个体命运
安迪的悲惨命运之所以发现,就是由于司法不公正、不谨慎。他原本是一个体面、有地位的银行家,因审判失误而被改写命运。他在肖申克监狱蹉跎了十九年,失去自由,遭受犯人的凌辱,忍受强权的暴力。这一切,他并不需要承受。就是审判官的一句话,他不得不承受这份沉重。事实上,个体命运的沉浮和社会制度有着很大的联系。而司法公正就是一颗让每个公民以守法获得安全感的定心丸,用好它,社会安定;没用好,人人自危。每个人都是天地间的一粒尘埃,但是没犯过的错,却是自己承担后果,就算是一颗尘埃也会憋屈,也会痛。
尊重嫌疑人的话语权,谨慎使用自己的宣判权,让使坏者疏而不漏,让无辜者岁月静好。
《肖申克的救赎》折射了很多东西,确实是经典,引人深思,骇人发省。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800字:励志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励志型影片。影片故事情节很简单,充满了好莱坞的传奇色彩:被诬谋杀自己的妻子及其情夫的银行家安迪被判终身监禁来到了肖申克监狱。他的与众不同引起了黑人囚犯瑞德的注意并最终结成了很好的朋友。安迪总是沉默寡言并尽可能地维护自己作为一个正常人应该保有的一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用自己丰富的金融知识帮助狱卒们“合法”地逃税,甚至帮助典狱长洗钱,以此换得一些对囚犯、对自己稍微宽松的待遇。他甚至不厌其烦地给州政府写信,并在几年后得到了回应---州政府向肖申克捐赠了图书、唱机、甚至史无前例的监狱图书基金—每年500美金。然而安迪终于从一个新来的囚犯那儿得知了自己妻子被杀的真相,当他向典狱长提出申诉的要求时却遭到了粗暴的回绝。因为此时贪婪的典狱长已将安迪当作自己谋取暴利的摇钱树,他甚至不惜杀掉那个知情的囚犯从而将安迪永远地留在肖申克来满足自己对于金钱无止境的贪欲。安迪对于法律公正的幻想破灭之后,终于不动声色地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在一个月黑风高、闪电交加的深夜,安迪成功地穿越了自己十九年来挖成的秘密通道,重新获得了自由。
影片中有几句话是非常经典的。(1)瑞德:监狱是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后习惯它,更久后,你不能没有它,这就叫体制化。(2)安迪:世上有些地方是石墙关不住的,在人的内心,有他们管不到的东西,完全属于自己。瑞德:你指什么?安迪:希望。瑞德:朋友,我告诉你,有希望才危险。希望能把人弄疯,希望无用,你最好认命。
这无疑是部具有深刻内涵的影片。高大森严的肖申克监狱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象征,仿佛我们在现实中经常遭遇的一种冷酷的权威的代表。当我们对自己还懵懂无知的时候,我们便开始不断地接受这种权威的训练、锻造和暗示,我们不断地被告诫要完全清除干净自己内心的道路,竭力地、由衷地接受它的教化,从而赢得它的奖赏,以期获得我们做人的一切需求:被尊重并实践自己单纯的梦想。但权威却正不可感知地、潜移默化地变成了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我们的心脏和呼吸拥有了权威所赋予我们的统一的节奏,而我们自己对此却一无所知。他形象的表达了制度化之下的人是顺从制度失去自我,还是怀有希望找寻自由。
它给人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让我知道人的一生中所应该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从而珍惜你现在还拥有它的机会。因为我们人类始终是这样:只有失去了,才真正意识到它的价值,才又拼命地去争取夺回来,然后又不去珍惜。希望、自由、友谊是我们最基本、最起码的感觉和需要,如果自己不珍惜,那么难道还祈求别人去珍惜和维系吗?
同时安迪的形象也刻画得非常出色。他看上去懦弱,但实际却非常坚强。他不怕毒打,坚持自己的意见。他聪明而有学识,善待他人,善待自己,从没忘记自己是个有尊严的人,从没忘记希望和自由。
瑞德(独白):于是呢,在完工前一天,49年春的公差犯人,在早上十点坐成一堆,喝着冰凉的啤酒。鲨堡历来最狠的狱官请客,这王八蛋还装大方呢。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像在修缮自家屋顶,我们像是造物之主般自在。安迪呢,他窝在阴凉下,脸上挂着奇异微笑,看着我们喝他的酒。你可说,他想拍狱方马屁,或想博取囚犯友谊,但我认为他只想重温自由,即使只一刹那。
他敢于冒险却很细心。当瑞德认为用一把小锤要100年才能打洞逃生的时候,他实际只用了19年就做到了。他有信心和勇气。
说实话,我被这部影片彻底的震撼了,灰色高大的围墙隔开了目光,隔开了一切。漫漫无期的岁月,寂寞无望的日子,精神一点点被磨蚀,灵魂逐渐在扭曲,心灵走向麻木,直到自己已经感觉不到麻木。哀大莫过于心死,所谓的“希望”,“信念”已然连同他们的肉体一同被禁锢起来。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当一片羽毛缓缓飘荡的时候,生活被幻化成了一首优美的圆舞曲,因为不管拿到的是什么,巧克力永远都是可口的。只有《费加罗的婚礼》响起的那个一刻,所有的犯人被这恍如隔世的声音震撼了——一丝来自俗世的气息带着自由的感觉。哪怕只是刹那的停留,哪怕只如一个飞掠而过的闪光,却似乎唤醒了囚犯心底里一丝尚未完全泯灭的东西。或许这片刻的清醒,刹那的释放,将带来更沉重的压抑,就如揭开伤口上的血痂。
《肖申克的救赎》把生命变成了一种残酷的选择。肖申克的救赎是我们简单的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东西。相信自己,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属于自己的辉煌,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800字:不懈
首先还是要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小说的背景是上个世纪30年代,年轻的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和她的情人被杀而被错判为无期徒刑,在肖申克监狱,饱受了各种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但是,安迪并没有向命运低头,经过20多年的不懈挖掘,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从500码的污水管道中爬了出来,获得了新生。
在看书之前,我看了作者斯蒂芬·金的简介,没想到他是一个恐怖小说作者,我就在想书中营造的氛围,应该会比电影中黑暗很多,不过和看完电影一样,我的心灵依然受到了震撼,肖申克的恐怖之处也许也只有像斯蒂芬·金这样的恐怖小说家才能表现出来,从来没有一间监狱能让我们这样害怕。作者笔下的肖申克就是一个泯灭人性的场所,监狱里的暗无天日让里边的每一个人都制度化了,不管是谁,在他刚进入肖申克的时候,都不会把自己和这座监狱扯上关系,可是,一年,两年,三年…… 在不知不觉中,它磨去了人的棱角,磨灭了曾经的梦想,让你从恐惧慢慢变成依赖,正如德瑞所说,“起先你也许厌恶它,后来也许会喜欢它,再后来你也许会离不开它,这就叫体制化。”听着有一种心酸,也有一种无奈。
但是我还是能感受到的还这个故事中透出来的生命的光辉。那就是安迪,安迪在监狱中是独特的,他的独特带着一种生机,同时也带着一种无名的光亮,作者给他定义为希望。其中有两件事,更让我完全的感受到了这种生命的希望。一次是安迪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用监狱的广播播放了音乐,对于监狱里的人们来说,音乐就是他们唯一还剩的精神享受,单纯却意义非凡;还有一次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几个人修完房顶之后,吹着风,沐浴着阳光,喝着啤酒,这种事情是绝对不会在肖申克发生的,但是安迪用他的聪敏做到了。看到这我是多么感动,安迪在用他的行动给他的朋友们带来了一种希望,一种积极向上。可以说这两次行为是一种灵魂的呐喊,虽然孱弱,但是顽强,他是安迪对肖申克,对生命的不屈服。
连安迪的朋友们都不相信自由的存在,他们也许会觉得他伟大,但是不会相信他能够获得他们都不抱希望的自由。然而,安迪最终逃跑了,逃向了他的自由之路。比起自由,三百米的污水管道算什么,风雨之后的天空,是多么美丽。只要希望还在,你就还拥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