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辛亥革命大学生观后感范文
大学的形式与政策课上,老师会经常播放历史纪录片《辛亥革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电影辛亥革命大学生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电影辛亥革命大学生观后感
今天形式与政策课上,老师播放了历史纪录片《辛亥革命》。当然,不上课,看电影,感觉不错。今年也是辛亥革命的一百年纪念。自己也有和同学去看过省博物馆里辛亥革命的展览。心里也敬佩这这些伟人。
随着有点悲歌声放起,然后又那带点血腥的场面,本来平时很少看电影,更是很少看战争的片子,再加上胆子也是那么有点小,看到就猛地就躲在同学后面了。觉得挺残忍的。心里也是砰的一下。好好的两个孩子就这样失去了他们伟大的母亲。看得过程中感触良多。
在那种环境、那种背景下,又能如何呢?也只能是无奈、也只有同情。清政府的无能、懦弱在片中也一直体现。那是一个不公的社会、臣子们、皇族们在他们奢华的宫殿中享受着,而他们的百姓呢,在饱受着剥削与痛苦。这、这种不平和的社会势必会有人起来反抗。当然,怎么可能你反抗就能行,清政府就能听你的?瞎扯。哪里有反抗哪里就会有镇压。那、战争、不可避免的也会降临……那势必也是百姓们的噩耗,但是又有何办法呢?
战争,带给家人的也只有苦难,年纪轻轻、还 有些家境不错、一表人才、才华横溢的中国先进分子,他们献身革命,同时也在革命中接受教育,不断修正改变积贫积弱中国的想法。这是让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值得敬佩的。当今,若是真打战,能挺身而出的年轻人又会有几个呢?确实,心底很佩服,不过,或许,我们这些百年后的人们已经很难切身体会辛亥时期的社会状况,甚至不能理解当时的革命志士们的历史性的抉择。会觉得他们那些脑壳有包。也是,那么好的家境,啥都可以,干嘛去趟这趟浑水,去战斗,去拼命,真傻。但是他们那种勇气、那种气魄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国家危难,我们,作为年轻人,国家的主力,那是必须挺身而出的。这也是我们必须要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看到他们,看到与妻书、家信、家书,他们也有家人,有自己牵挂的人。战争……迫使他们不得不离开家、离开心爱的人,那种不舍又必须舍弃的复杂心情,或多或少也能感受到。战争,总是这样,没办法,我们只能去接受,去勇敢的应对,胜利了,那么以后日子也就能平平稳稳的过,安安心心的一家人在一起。
看着纪录片,心里也是激情澎湃。总之,我们,作为华夏的子孙,尽管那年的革命有着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的局限,但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消灭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袭的制度。我们都应该记得这次有着深刻意义的历史变革-辛亥革命,1911年的那一天。应铭记于心!
辛亥革命观后感
昨天,一胡一老师带领我们四十多名小记者来到世纪影院,观看了一部一爱一国主义影片——《辛亥革命》。虽然我对这个名字很陌生,觉得好像不如动画片好看,也不很了解影片的具体内容,但我还 是兴致勃勃地来到影院观看,希望学到一些新知识。
在路上,爸爸告诉我:辛亥革命是发生在100年前的1911年10月10日的事情,因为那一年在中国传统干支纪年中是“辛亥年”,所以叫“辛亥革命”。并且这个事件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影片开演后,首先出现的是烈士秋瑾,她戴着铁链,走向刑场,我当时感觉很害怕,希望她不会死去。随着影片的播放,我知道了这些值得永远记忆的名字:孙文(孙中山)、黄克强(黄兴)、徐宗汉、林觉民、喻培伦……也知道了那些“可恶坏蛋”的名字:慈禧太后、怡王一爷、袁世凯、汪一精一卫……
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槍炮声声,战火纷飞的场面,使我更加明白了学校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那些我们从没有见过面的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影片中孙文(孙中山)的演说。他有力的话语和动作,总是感染我,尤其是他说服那些外国人的场面,让我十分感动。最可笑的是那个小皇帝和那些留着大长辫子、穿着大长袍的清朝人,动不动就下跪,让我们大笑了好几次,一副落后可耻的一奴一才相,和现在的社会格格不入,而且他们置人民的死活于不顾,将中国的土地送给外国人,这样的政一府就应该被推翻。
影片结束了,走出影院,外面明媚的一陽一光使我的心情好了很多,但还 是无法忘记电一影中的一些人物和片段,相信以后我长大了就会更加理解这段历史故事了。
历史题材片辛亥革命观后感
10月5日上午,晚报小记者们走进影院,一起观看了历史题材电影——《辛亥革命》,怀着兴奋和激动的心情,我早到了一些,等待着电影的放映。
等了一会,终于见到了这部对“辛亥革命”高度总结的影片,该影片采取插叙的方式,以“秋瑾赴刑”开始,它不单单是在陈述,而是站在秋瑾的角度,总结她革命的信仰、信念,讲述她为何赴死、为何革命。她是为了给所有的孩子建一个“风雨无侵”的家,这个家并不只指“小家”,还 指国家这个“大家”。
之后的情节就复杂、曲折了,介绍了同盟会组织广州起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一部分感动我的不只是起义的经过,还 有百余名起义壮士的遗书,如:林觉民的《与妻书》,这些年轻人在自己信仰的带领下,爆发出无人能敌的力量,这种力量是那些“清国老吏”所不能及的。虽然起义失败了,可它振奋了广大群众的斗志,成为武昌起义的前奏,可以说要击沉大清这条“破船”,就差最后一击了。
影片中还 讲述了和革命一党一人对立或假意投靠的部分军阀,如袁世凯、黎元洪等。袁世凯,狡猾、无赖,他知道兔死狗烹,所以他不一举歼灭革命党,而是按兵不动转而与革命党谈判;黎元洪,他在能够炮击清朝陆军大臣的军舰时而没有击沉它,算是留给自己的“后路”,以便革命不成功时再投入清政府的怀抱,他并没有和革命党人一条心;另外穿插孙中山劝退四国银行向清政府借款、差点被谋杀、辞去大总统等小插曲。以上各类政治过客的表演,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情节和内容。
无论从哪个角度,《辛亥革命》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题材影片,它和《建党伟业》、《建国大业》联系起来,完全可以来讲述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是一部较为完美的教育片,老人看了会有感触,成一人看了会思考,我们青少年看了会为祖国的繁荣而尽心竭力。
辛亥革命观后感2000]
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在的我们虽然还对辛亥革命有了解,可是我们已经不能真正的感受到当初的隆隆战火、那些苦痛人民的呻吟,还有那些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今天我们一起从<辛亥革命>这部电影中重温那场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见证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我在那鲜活的画面中真正的感受到了那些曾经无数个为了今天的中国而英勇奋斗的情形。我也从电影里,深刻的体会到今天的我们是幸运 的,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但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是踩在他们的身躯上过来的。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并激励自己为如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不断奋斗。
电影一开始就以秋瑾的牺牲拉开序幕,从第一个镜头就给我们一种沉重的画面。然后就是1911年4月27日,黄兴等人领导的广州起义。起义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但最终因力量不敌而失败。后收殓到7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由此建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而此次起义中牺牲的起义军则不止此数。这里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最深,就是那一件件衣服里放着的各种的“与妻书”、“绝命书”,他们是怀着一种怎么的心情走的?安静的画面压的我喘不过气来,连哭都没有勇气。电影里也塑造了很多小角色,例如林觉民,他的那句“我的死是为了所有孩子。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真正的震撼了我。
而重点还是孙中山,他说:“我的手拿得起笔,拿得起手术刀,怎么就拿不起qiāng呢?这朝廷不堪一击,天下就是革命的。”我很敬佩孙中山先生,他无疑是伟大的,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为了全中国人民而奋斗,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的誓言。在他的领导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套用电影里的一句话,“孙文,他是一个无私的人!”
国内武昌起义成功了,举国震惊,消息传到美国,孙中山和同盟会的成员欢心鼓舞。孙中山在危急关头,认识到要想推翻清政府就得先断了他的经济来源,他奔赴海外,力排众议,最终说服西方列国财团,不再借贷款支持清廷。
而后,孙中山带着所有人民的希望回国了,我还记得那个把所有华侨希望托付给孙先生的时候说:“我们这些代华侨,总是要落叶归根的,但清王朝不是我们的家”、“革命要是不成功,你欠我们几代人的”。家啊,人民要得是一个真正的家!
自此,革命形势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而就这这时经过十八省代表的公开民-主选举,孙中山被推选为首任大总统。在选举的时候,荷马里说:“历史,这就是历史。我就坐在历史的身边,站在历史的门外。”那我们呢,我们是站在历史的长河里,只能通过那些资料、影像来了解当时的情景。孙中山说不能再让无辜的人民牺牲,所以他表示,只要袁世凯敦促清帝退位,他即可让位,由逼退清让位的人,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这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袁世凯绝非善类,可是孙中山说,我们要建立的是一种制度,谁当大总统都是一样。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在电影里有一个镜头虽然细小却很深刻,就是孙中山在国外的时候有个小女孩问他,在中国是不是女孩子都要裹脚很疼很疼啊!虽然只是这么一句话,却深深的反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对人民的毒害。辛亥革命以后,对中国的生活文化影响很深,“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我想我会深深的记住这一刻,我知道电影只是展现了当时革命的一个小小的一面,但已经足以教育我们新一代的人们。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去回顾它、铭记它,并必将把它给我们传递的一种精神和历史使命延续到以后的无止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时光流逝,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qiāng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这样说,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
当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失败之后,当转瞬即逝的戊戌变法落幕之时。资产阶级一场救国图强的立宪运动在当时外寇横行、内政腐朽的历史背景下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废帝制促共和为民族民权民生担起天者大任;兴同盟倡博爱号联俄联共联心创生国之新元。一大批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满怀着一腔热血,用生命谱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那一腔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热忱,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畏。
历史总将这场革命一分为二的看待,说它既成功了又失败了。我不否认它最终的胜利果实被卖国贼所窃取的失败,但我觉得它的成功经验远比它的失败教训更值得铭刻在历史的车轮上。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给水深火热的中国燃起了新的希望;它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力量的进步,为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不论之后何人再复辟帝制,人们都会拿起武器去战斗,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去捍卫自己的尊严,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历史不容假设,所以我很难想像,如果100年前,没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寻新的希望,那么如今的中国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不过,既然历史没有留给我们血雨腥风的生活,没有留给我们戎马疆场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该以新的方式开拓进取,去寻找利国利民的新道路。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人们,怎该忘记这段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去践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要将孙中山先生"博爱"的思想发扬光大,即使道路崎岖、布满荆棘,也该微笑着握紧拳头,因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相关文章
-
09-29|参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5篇
> -
02-21|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 -
06-01|电影《辛亥革命》初中生观后感想
> -
05-29|十一国庆节爱国电影辛亥革命中小学生观后感想范文5篇
> -
02-21|电影辛亥革命高中生观后感1500字
> -
10-09|建国70周年 四年级学生关于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400字范文5篇
> -
06-27|经典爱国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中小学生观《辛亥革命》有感作文
> -
06-27|爱国纪录片辛亥革命学生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 -
06-27|爱国主义教育片辛亥革命六年级学生观后感
> -
06-27|国庆节观看爱国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3000字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