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观后感

小妹 1172分享
  1905年,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观后感

  1905年,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进入中国伊始,电影便成了本地商业文化的盛载和延伸,传统的趣味找到了最新、最时髦的表达方法,而以后的事实会证明,这种结合会在偏离与拷问中证明自己的必要性。

  很多年以后,中国的第五代导演开始了他们的寻根之旅、人文之旅,当他们用中国的国粹渲染作品之时,中国的国粹已死,电影早已走过了一段长长的非商业化的崎岖路程。电影和娱乐、商业的结合,再也无法像《定军山》那样简单、自然。

  口述影像:《定军山》的拍摄

  上世纪50年代末,曾有人对丰泰照相馆学徒刘仲明做过采访:

  “……廊子下借着两根大红圆柱,挂上一块白色布幔。屋内成了谭老板临时起居的地方,他的跟包、琴师、敲锣鼓家伙的,都来了。屋外院子里,把那架号称‘活动箱子’的摄影机,摆在了靠前院后墙边。由照相技师刘仲伦担任拍照(即摄影),他是‘丰泰’最好的照相技师了。虽然前几天练过几回,但真的上阵,仍显得有些紧张。一通锣鼓过后,布幔后闪出一个戴髯口、持大刀的古代武将来,这就是谭鑫培最拿手的《定军山》里的老黄忠,只见他配合着锣鼓点儿,一甩髯口,把刀一横,立成顶梁柱一般,就听旁边有人喊:‘快摇’,刘仲伦便使劲摇了起来,那时的胶片只有二百尺一卷,很快便摇完了,算告一段落……”

  《定军山》观后感

  《定军山》表现的是电影史上的一个集体性记忆:实业家任景泰(杨立新饰)痴迷西洋影戏,多次游说著名京剧大师谭鑫培拍摄影戏,遭拒。但他非常执著,终于感动后者,如愿拍成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影片作为元电影的实验性表现,以电影活动为题材,展现了有趣的、充满虚构想象的电影故事。一方面,影片人物、主要情节都有真实历史事件作依据,如慈禧太后观影及一次电影放映的意外爆炸、谭鑫培六十生日祝寿、大观楼失火,等等。

  另一方面,对电影的艺术处理显得过于随意,一些历史细节和情节被用一种平庸的想象和古怪的表现方式来描绘。最后的在露天放映《定军山》的段落,观影者人山人海,场面浩大,京剧大师的演唱高亢嘹亮,是编导在电影结构与形式及场面掌控的被动、脆弱中呈现的夸张特征,而众人面对银幕,面部光源来自侧面,明显出现偏差,也是众多错误之一。

  《冷枪1941》在这方面也是一个例子。在特定时期,人的思想,或者人性,明显是由情感、政治、种族、性别和阶级问题决定的。影片将具有类型色彩的复杂故事放在战争时期叙写,在一定的层面与意义上说明了这一核心命题。这部影片我在影院团购观看过,确实不错。

  1941年,日本特务潜伏到重庆的电影厂伺机破坏国共联合抗日统一战线,计划于8月制造暗杀事件。国民党人高泽林受指派来摄制组饰演片中男主角沈连长,同时担负清查日本间谍制止暗杀事件发生的任务。日本特务化名姚福根在摄制组作道具师,他胁迫祝英英利用电台与信号枪和日军联系,导引日军空袭目标。

  英英丈夫即为1937年淞沪抗战时被俘的沈连长,姚福根称英英与其合作沈即可免予一死,以此要挟她听命于他。影片最后高泽林查出真相,击毙姚福根,英英也死于枪弹之中。影片不仅表现了人物自己的选择及其主动性(选择和背叛),而且为创造人物或根据与生�来的感情或依凭被灌输的思想推动行为的神话设置了舞台。

  但影片拍得并不成功。由于影片采取套层结构,表现电影经典场景与段落的再现,电影内外、银幕内外尚未构成对话性,电影存在的理由,便也被突破到了理论和艺术的围墙之外。

  《定军山》观后感六年级作文

  最近这段期间,我观看了一部祖国变化的电影叫《定军山》。

  中午利用了一点时间看的,虽然这部电影是为了今年中国电影百年而拍摄的,内容说的也是关于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史,但是好像说这部电影在播放的时候票房差的要死,几乎就几百个人去电影院看了。本来以为这部电影应该不怎么样呢,所以抱着拖一下初初看看就可以了,但是真的慢慢看了还是感觉这个电影不错,从中体味了中国电影诞生的不易,以及在其中那段非常凄美的爱情故事。其实今天我们的电影界应该感谢那些古人,他们放弃了很多就为了摆脱洋人对我国自己电影的封闭,从而第一次有了真正我们自己的电影,属于中国人的电影。

  不过看后也觉得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我们今天的国产电影,我们喜欢国产电影吗??当我们为《哈里波特》和《金刚》而欢呼雀跃,为奥斯卡多个最佳而十分关心的时候,我们还有多少是在关心国产电影。虽然国产电影也有火的时候,比如《无极》,但是当《无极》的推出只是让人对国产电影更加的失望。可以说最近国内的电影几乎没什么亮点,讲的故事要么是老的掉牙的东西,要么就是完全追求画面的完美不注重内容的实质,脱离实际社会的东西。就拿这次奥斯卡最佳影片《撞车》来说吧,我们国产电影有几部能够像它这样说明目前的社会问题。

  唉,真为现在的中国电影而担忧!当硬盘内的电影都是国外电影的时候,当再没国人关心国产电影的时候,那个时候就要为中国电影而悲哀了!

  戏比天大,《定军山》折射文化传承的瓶颈与突围

  1905年,无论是对中国电影界,还是对中国戏剧界,都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因为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并在前门大观楼放映,影片内容是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拿手戏《定军山》中的几个片断。中国传统的戏曲,和来自西洋最先进的影像科技,在这一刻,完成了"联姻"式的结合。

  《定军山》中一句"一不用战鼓咚咚打,二不用副将随后跟,只要我黄忠一骑马,匹马单刀取定军!"让代代国人听得血脉偾张。而当年谭鑫培那张身绑黄靠、手持大刀的剧照,也就此成为了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经典留影。

  但是谁也不曾想到,在一百多年后,当中国的电影市场,已经雄踞世界前列之时,中国的戏剧,却在逐渐的衰落。学戏、听戏的人日趋减少,戏曲逐渐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就算是被誉为国粹的京剧,也面临着许多有关传承与发展的危机。百年之后,再遥想当年《定军山》中老骥伏枥、英勇杀敌的黄忠,竟也增添了许多英雄迟暮的荒凉感。

  近日看到了由董偲遇执导的微电影《定军山》,从中找回了久违的坚毅与感动。当年的中国第一片《定军山》是大概30分钟的篇幅,而今由董偲遇执导的《定军山》也不超过30分钟,两部作品遥相辉映,似乎冥冥之中有了些许的观望与注定。

  影片通过一段父女情,来讲述了京剧文化在困境中奋起的故事。许多的传统文化,也如开篇中的女主角楚盈盈一般,在如履薄冰中,步步前进,而盈盈所在的剧团,虽然历经几代人经营,却还是走到了要谢幕告别演出的这一刻,对于盈盈父女这两代京剧表演者而言,心境也各有不同。父亲饱经风霜,已然决定彻底放弃,而女儿血气方刚,不愿放弃任何一个展示传统文化的机会,不同的心境,在矛盾与焦灼中,相互碰撞,给观者带来许多的反思。

  但总的来说,这版《定军山》是一部很"多情"的作品,无论是父女情,师徒情,古今情,还有四邻八坊和公园票友们对京剧的热爱之情,都随着剧情的推进,一一铺展开来。虽然故事聚焦于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但以小见大,所折射的,还是这个时代对待传统事物的复杂心理。老一代人传承无力,年轻一代冲劲十足,承载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勇气,于是,女儿带父亲走进票友的一场经历,也让父亲彻底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原来,京剧的传统在民间,依然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影片虽然不长,但作为导演的董偲遇却使用了许多的创作手法,包括开篇由一杯茶所幻化出的冰上练功场景,包括那段一镜到底的街坊邻居"大联唱"的桥段,新意十足,同时也赋予了京剧区别于往的美感与亲切感。毕竟,传统文化的高雅与通俗,一直是并行存在的两种特质,如何平衡好多与寡、高与低、雅与俗的关系,也将关乎到受众的接受面与接受度的问题。至少,此次的新《定军山》,不仅故事贯通了古今,而且也兼顾了灵动与厚重,适合各个年龄层的观众来观看。

  前面说过,这是一部很"多情"的作品,归根结底,最多情的,还是影片的创作者们,通过这部影片,所赋予的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和厚谊。我们常说"戏比天大",并非是说戏要盖过一切,而是戏曲所带给我们的规矩、勤奋、创新、继承,是可以泽被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也相信随着《定军山》的上线,能让更多的年轻朋友们,感受到充满魅力的京剧艺术,感受到大美天下的传统文化。联动过去和未来,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相关文章:

1.精选关于小说《三国演义》读后感

    相关文章

    920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