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文明之光》观后感范文10篇
《亚洲文明之光》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题纪录片。2019年5月12日,《亚洲文明之光》开播,献礼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9《亚洲文明之光》观后感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亚洲文明之光》观后感范文一
《亚洲文明之光》是全球电视领域第一部全景式梳理与讲述亚洲文明的高清主题纪录片,通过看景、看物、看故事的线索,浓缩呈现亚洲地区从文明出现、建立、成熟、辉煌、交流和影响的历史进程,讲述了越南的奥黛、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巴迪、约旦的佩特拉古城、马尔代夫的海洋生态等文明在历史中不断延续的传奇历程和亚洲先民艰苦奋斗创造历史的伟大故事……
通过观看《亚洲文明之光》第一集让我明白,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其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使水流得长远,必须疏通其源头,因为源远才能流长。“优秀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如同割断了精神命脉”,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弘扬优秀文明,能够加深我们对民族的归属感。博大精深的亚洲文明为亚洲人民提供了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共同的价值观,有了这些共同的文化价值才形成了对亚洲的归属感,才能实现对亚洲文化的认同和民族凝聚力量的基础。几千年来,亚洲文明在心灵稳定、精神向上、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弘扬亚洲文明,能够为世界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贡献。从文明的角度说,亚洲文明作为世界主要文明体系之一,数千年连续发展、博大精深,支撑了亚洲各民族在广大的地域上的众多人口,以高度成熟的文明发育,可持续地在亚洲大地发展壮大,并深刻影响了整个世界。它的文明积累与智慧不仅在过去为世界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必能为当今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
弘扬亚洲文明,能够强大我们的精神世界。亚洲文明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亚洲人的生生不息和薪火相传,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也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没有亚洲文明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深入认识亚洲文明的重要性。
对于博大精深的亚洲文明,我们要始终以一颗真诚、谦虚的心去学习,将这些文化传承下来,积淀为自身的修养和智慧,并不断弘扬。
《亚洲文明之光》观后感范文二
通过观看《文明华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亚洲文明,又该如何将亚洲文明发扬光大,更想到了几天以后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亚洲是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亚洲有其三。特别之处还在于中国华夏文明上下几千年,是唯一延续没有中断过的文明。文明的多样性为各国对话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亚洲诸多国家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跨越经济发展差异、制度差异进行深层次的“交心”,这样的对话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文明交流互鉴力促和平共生。不可否认,世界文明存在差异,文明差异可能会造成社会差异,但并非造成社会冲突的根本原因,社会冲突的根源在于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冲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文明多样性恰恰是发展的原因和动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必须重视文明交流互鉴。文明之间应该是和平共生、交流对话的关系,而不是冲突和对抗。
在交流互鉴贡献中国智慧。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不断碰撞、交流、融合,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兼收并蓄中丰富和发展。汉武帝时,张骞凿空西域,开拓丝绸之路,促进中国经过中亚、西亚到欧洲的文化交流。汉明帝时,佛教从印度经西域传入,为中华文明增添了新的文化因素。唐宋时期,中国的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经中亚、西亚传到欧洲,对西方文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和而不同”“和合共生”成为不同文明和谐相处的精髓。正因海纳百川,中华文明才有博大精深的深厚积淀和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同时,积极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期待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能够激发各国在交流互鉴中汲取精神力量,促进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延伸,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亚洲文明之光》观后感范文三
《亚洲文明之光》是全球电视领域第一部全景式梳理与讲述亚洲文明的高清主题纪录片,拍摄足迹涉及亚洲22个国家和地区,亚洲47个国家和地区在节目中亮相,演绎了一幅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亚洲文明全家福。
《亚洲文明之光》生动再现了亚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悠久灿烂、多元共生、交流互鉴的文明图景,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的重要论述。
《亚洲文明之光》第一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叙述视角,跨时空、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亚洲文明的演进脉络,生动再现了亚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悠久灿烂、多元共生、交流互鉴的文明图景,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的重要论述。
《亚洲文明之光》第一集讲述了亚洲文明的起源,亚洲拥有地球上近30%的陆地面积,世界上每10个人中就有6个生活在亚洲,是众多文明、民族的汇聚交融之地。在漫长历史的长河中,亚洲的黄河与长江流域、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该片使用4K超高清技术拍摄,新拍内容中文化景观、文物细节栩栩如生,打造身临其境、独一无二的文明体验之旅。通过营造一场视听绝伦、交相辉映的文明巅峰盛会,进一步彰显亚洲文明的悠久灿烂、多姿多彩。
《亚洲文明之光》观后感范文四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前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推出三集高清主题纪录片《亚洲文明之光》,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叙述视角,跨时空、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亚洲文明的演进脉络。
该片是全球电视领域第一部全景式梳理与讲述亚洲文明的高清主题纪录片,通过看景、看物、看故事的线索,浓缩呈现亚洲地区从文明出现、建立、成熟、辉煌、交流和影响的历史进程,讲述了越南的奥黛、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巴迪、约旦的佩特拉古城、马尔代夫的海洋生态等文明,在历史中不断延续的传奇历程和亚洲先民艰苦奋斗创造历史的伟大故事。
纪录片的拍摄足迹涉及亚洲22个国家和地区,使得亚洲47个国家和地区在节目中完整亮相,涵盖从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到亚洲各国、各地区、各文明圈的历史遗迹和文明创新。
片中通过描绘巴基斯坦古城遗址摩亨佐·达罗、巴比伦空中花园、唐长安西市、日本绳纹时期古陶片等经典场景,精心演绎了一幅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亚洲文明全家福。
该片使用4K超高清技术拍摄,新拍内容中文化景观、文物细节栩栩如生,打造身临其境、独一无二的文明体验之旅。后期制作又通过三维动画等各类技术手段,使文物“复活”,譬如公元前7世纪的西亚两河流域浮雕、亚洲先民水利灌溉的场景都动了起来,给文明插上想象的翅膀。
纪录片主题音乐以大管弦乐为基调,同时融入远古的埙和箫、亚洲共有的琵琶、古印度的萨罗达琴以及西亚、中亚、东南亚等音乐元素,通过营造一场视听绝伦、交相辉映的文明巅峰盛会,进一步彰显亚洲文明的悠久灿烂、多姿多彩。
据悉,《亚洲文明之光》三集分别为《文明华章》《传承创新》《交流互鉴》,5月12日开始陆续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和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语频道、阿语频道以及总台所属多个融媒体平台重磅推出,献礼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亚洲文明之光》观后感范文五
《亚洲文明之光》三集分别为《文明华章》《传承创新》《交流互鉴》,2019年5月12日播放的第一集是《文明华章》,在《文明华章》中我们看到了亚洲文明的起源,看到了两河流域的繁荣。该集主要讲述了古代亚洲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展现众多不为人知的亚洲文明创造,还原亚洲那些消失的文明盛景,诠释了亚洲文明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亚洲先民与种子的最初邂逅,是鸿蒙初开的曙光。小麦和大米是人类创造文明的元气。土与火的相遇,涅槃重生。陶器与瓷器的智造,是对劳动者永恒的赞歌。泰姬陵与婆罗浮屠、长城与吴哥窟,赋予亚洲文明巨大的创造力。多样的文化碰撞,打造了亚洲的价值。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对此,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近年来,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生根,我们看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深化、成果丰硕。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面对的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当问题摆在全人类面前时,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回答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在亚洲,我们并肩前行!朝夕不倦、上下求索,照亮我们共同的未来。
《亚洲文明之光》观后感范文六
亚洲,世界上最广袤的大洲。东起白令海峡的汹涌波涛,西至土耳其美丽的爱琴海沿岸,它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地区,亚洲内最大时差能达到13小时。
通过观看《亚洲文明之光》第二集《传承创新》让我知道了亚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汇集最多的地方,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造就了亚洲大陆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大江大河也因此呈放射状向着亚洲各地奔腾而去。
江河之水,是文明的源泉。万千年来,大河之水滋养着土地和人民,也孕育了多彩多姿的亚洲文明。《亚洲文明之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哈萨克斯坦的“金人”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民族服饰文明的美学元素随处可见。哈萨克斯坦“金人”的服饰上,装饰的金制品达到四千多块,这是游牧民族的典型体现;
越南的奥黛
在今天的越南城市街头,清一色的白色奥黛是中小学生最显眼的标志;印度尼西亚民族的巴迪艺术将现代与传统相融合,正在从传统的服饰延伸到手包、首饰、高跟鞋设计等领域,广受当今年轻人的喜爱。
柬埔寨的吴哥窟
岁月的洗礼让吴哥窟千疮百孔,1993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濒危世界文明遗产。修复吴哥古迹,成为了一次拯救人类文明遗产的国际行动。先后有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了国际援助保护与修复行动。其中,印度修复了塔布隆寺,日本修复了巴样寺、十二塔庙和北藏经阁,中国修复了周萨神庙和茶胶寺。千年古迹,由此得以重生。亚洲各国依靠合作的力量,赋予文明新的活力。
这是我们的亚洲,彼此凝视,交相辉映,共同迎来人类文明的黎明曙光;那些我们引以为傲的创造,如今早已融入有形的世界,或无形的内心。我们的亚洲,如此的多姿多彩,和而不同,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回望历史,亚洲价值、东方智慧已然穿越了时光,启迪着今天,给前路以光亮,给未来以希望。
《亚洲文明之光》观后感范文七
观看《亚洲文明之光》第二集《传承创新》,在观看影片之余,我对传承与创新有了更深的理解。
传承是源远流长的,创新是标新立异的。传承与创新看似对立,在我看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如果没有创新,传承就是一成不变的、固步自封的;如果没有传承,创新就是不切实际的、苍白无力的。
在春秋战国时,孔子核心思想是“仁”,而孟子的核心思想则变成了“仁政”,荀子继承了“孔孟”的衣钵,并提出了性恶伦的新主张。正因为荀子提出了人性本恶的主张,从而产生了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商鞅。最终,商鞅变法使得秦国越来越强大,为后来秦国一统六国奠定了基础。历史的史实证明了传承和创新是并重的,先秦诸子都是在传承前人的思想,再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创新,提出新主张、新思想,才产生了孔子、孟子、庄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他们的著作与思想历久弥新,为中国文明历史增添辉煌。再说到古诗词的发展,从最初的诗经到楚辞,从汉赋到唐诗,再到后来的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也都是在不断的传承前人的基础上,再结合当朝当代的文学特色,不断发展至今,留下了无数的文学瑰宝。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传承与创新一路相随,传承保留精华,创新剔除糟粕。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将迸发出强大动力,推动中国文明和科技进步。
从历史的史实让我知道了,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是从新人菜鸟逐渐变成成熟老手,而这转变的过程,传承与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不断的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再结合自身特点,找准方向,不断创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不忘初心就如同传承,砥砺前行就如同创新。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传承前人的意志,朝着伟大目标前行,前进的路上可能会有坎坷、有荆棘,但即使再难,也要勇于创新,大刀阔斧开辟新道路。我相信,传承与创新将推动我国文明科技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亚洲文明之光》观后感范文八
通过《亚洲文明之光》这档节目,让我对文明有了重新的定义,文明是我们社会发展中的所遗留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历经两千年风雨沧桑,中华民族有着其独特的文明魅力,随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地不断发展,文明交流频繁发生,只有在交流中,才会取他国之精华,发展成为新时代、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文明,同时在交流中越来越出现盲区。
文明自信是国民自信的底气,国家富强文明不仅仅是经济政治的强大,还来自国民内心的强大,对传承千年的文明有着自信,我们汲取孔子儒家的“中庸”、韩非子法家的“严苛”、老子道家的“无为而治”等等,每一种思想、每一种文明都是在碰撞中产生、发展、完善。不忘历史不单单是不忘记曾经的百年屈辱,更不能忘记我们的传统文明。在外来思想的冲击下,我们的传统文明跟应该被我们这一代传承下去,对于传统文明应如书中所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盲目照搬照抄,也不应该一味崇洋媚外,对于文明传承应慎而待之,将文明熟记于心,以基层工作为媒介,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成为文明传承的一员。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封不动地传播文明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原本的基础之上赋予其新的意义,以儒家思想为例,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思想未成为主流思想,经历了暴政的秦朝,汉代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底板,在这一画板上增添了法家的严刑峻法、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非攻等等,最终形成了我们封建社会的主流文明,应运千年。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上不断联系我国实际,在一张模糊不清的画卷上涂写绘画,最终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故而,只有将文明充分应用到发展中,文明才是有灵魂的,徽商、晋商正是将当地文明结合到商业发展,才会有轰动全球的商业代表。
文明传承的过程更应该是创新的过程,只有找到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文明,文明才能与社会发展相互依托、互相促进。
《亚洲文明之光》观后感范文九
悠久历史的亚洲文明塑造了亚洲的秩序,不同文明相互依存,显示了亚洲文明延续发展到今天的清晰脉络。在亚洲,文明对话的广度和深度日见其增,文明必须对话、文明应该交流、文明可以讨论、文明也可以争论,但是文明不能对立,不同的文明之间不该发生冲突,已经形成越来越广泛的共识。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亚洲国家逐步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从相互封闭到开放包容,从猜忌隔阂到日益增多的互信认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方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加强青少年、民间团体、地方、媒体等各界交流,打造智库交流合作网络,让亚洲人民享受更富的精神生活,让地区发展合作更加活力四射。”
今天,亚洲形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场景、最庞大的就业者群体、最大范围的中产阶级社会,亚洲各国社会在发生急剧的转型。同时,亚洲还面临着在政治、经济以及安全领域种种复杂问题。对亚洲未来的发展和变化,现有的概念和理论已经不能解释。有人把国与国之间这些问题,简单粗暴地归结于文明的对立与冲突,这完全不符合亚洲的历史和文明传统,也与人类文明发展相背离。只有通过文明对话,从深厚的的亚洲文明、人类文明成果中寻找智慧、获得启迪,才能保障亚洲地区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得以延续。
伟大的孟加拉国诗人泰戈尔在谈到面对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态度时,曾经说过:“人类的产品,不管它们是从哪儿创造出来的,我们从中理解和享受到的一切,无论其内容是什么,立刻就成为我们自己的了。当我能够欣赏别国的诗人和艺术家,就像本国的一样,我为我的人性而骄傲。”亚洲古老的历史和文明,能否继续滋养今天亚洲的现代政治文明、滋养亚洲的现代经济文明和工业文明,能否继续滋养亚洲今天的环境和生态文明……在于它是否依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而这种强大的生命力,只能在与不同文明的沟通、交流和对话中去获得。
亚洲高山大川、交织纵横,大海扬波、浪涌潮奔;亚洲孕育文明、血脉交融,精骛八极、跨越时空。今日的亚洲开放创新,日新月异,活力澎湃,潜力无穷。今日的亚洲,也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除贫困、走向繁荣时荆棘遍地、任重道远,亟需守望相助、携手前行。
《亚洲文明之光》观后感范文十
《亚洲文明之光》第二集的主题是“传承与创新”,谈到传承与创新,让我想到了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新时代下,我们青年人正是要传承和发扬百年前的五四精神。
传承五四传统,发扬创新精神,要求广大青年党员干部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团员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用科学的理论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希望所在。全体党员干部应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不断深化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继承五四光荣传统,在现实的意义就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当代,对于我们青年来说,爱国就是要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我们只有牢固树立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崇高感情,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祖国和捍卫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聪明才智,五四运动中充满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构成五四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犹如接力棒,为20世纪的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担当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当代青年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这也是对五四精神的发扬光大。
弘扬五四精神,要“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一个人在青年时代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就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奋斗、走什么样的人生航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对于青年一代而言,中国梦既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应成为自己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的五四精神,也正在成为新时代青年人成就伟大梦想的源源动力。
学习五四精神,要学习志存高远的精神。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百折不挠地奋斗和求索,在建设和改革开放征程中,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满腔热血,屹立潮头,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出中国青年的壮丽篇章。
我们的国家像一艘大船,十三亿的人民都是组成船身的构件。这样一艘巨舰,五四精神就是他的风帆,他的旗帜,他乘风破浪的英姿和饱满紧绷的缆绳,作为人民的我们都触手可及。我们将生命融入其中,这个庞大而年轻的国家,与我们生死与共,而我们的思想与生命,就是推动这艘巨舰前进的动力。它的真正驾驶者是人民,是一艘真正汇集了无数人的智慧与勇气的巨舰,他与人民融为一体,人民的梦就是中国梦。
相关文章:
1.开学第一课2019完整版观后感10篇 中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范文
3.2019关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2019观看《感动中国》的感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