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开学第一课》中小学生观后感心得精选范文5篇

小洁 1172分享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心得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同学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篇一

  今年9月1号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依然对中小学生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让我最难忘的一幕是每个上台嘉宾自身故事的述说,对于生活的不屈不挠,对于梦想的永不放弃。

  他们让我明白了没有任何人的成功可以随手可得,每一个闪耀光芒的背后都是无数的汗水和泪水。正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言,他们光鲜靓丽的背后,也隐藏着无数难以开口的苦衷。

  我的思路不自觉回到了上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公布的时候,那时候的自己由于上数学课不认真,没有及时做好复习工作,导致最后不及格的分数。当时知道这一消息,眼泪马上就飚出来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对于自己的学习也是前所未有的迷茫无措。

  眼睛盯着荧幕上他们为了成功所付出的每一个画面,都是如此直击人心,相对于那些苦难,想想自己遇到的真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我有什么理由不振作起来呢?

  爱国是我们每个人终身的主题,一个人如果连基本的爱国之心都没了,那么他即使获得再多的荣誉及金钱,也不足以让人尊敬,只会让人唾骂。

  《开学第一课》节目中爱国这个主题在今年来说,意义尤其重大,因为今年是我国成立70周年,这是所有中国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儿!

  以上就是我对开学第一课的所思所悟,你们是否从中学到了更多深刻的道理呢?

  篇二

  2019年9月1日晚上8点,我又像往年一样准时守在了电视机前收看了《开学第一课》,今年的节目主题是: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今年也跟往年一样,请了革命战士和时代楷模们来为我们分享属于他们的故事。

  在观看节目中,我深深地被夏伯渝先生的事迹所感动了,夏伯渝先生在1975年登珠穆朗玛峰的时候被冻伤失去了双小腿,尽管是这样,他仍然没有放弃要登上珠穆朗玛峰顶峰的决心。在三年后,他穿上了假肢,再次挑战了珠穆朗玛峰,这一次他成功登上来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

  在听夏伯渝先生讲述的时候,我很好奇,为什么一定要顶上顶峰呢?这么坚持的理由是什么?在夏伯渝先生接着往下的讲述中,我找到了答案。那是因为,他一直都很想让我们的国旗也能看到珠穆朗玛峰上的风景,也想让别人知道,我们中国人也能登上珠穆朗玛峰,我们的国家不比任何一个国家差!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要有我们的中国国旗!

  听到这里的我眼眶不禁发热,是啊,支持夏伯渝先生坚持登顶的就是那一份腔爱国热血,让他一往无前地向上走的是想让世界看到五星红旗的决心!五星红旗,就是我们的信仰所在,我在哪里,哪里就有国旗!五星红旗,我深深地为你感到自豪。

  篇三

  “中华神盾”打海盗,“身披”五星红旗护航深蓝

  “我们喜欢和爸爸聊天,就是得在手机里”“爸爸很喜欢和我们讲故事,我们最喜欢听的就是大海的故事”……4岁的团团和5岁的圆圆,与爸爸相聚的时光屈指可数,她们总说,爸爸的家是在海上。

  这位爸爸名叫严冬。他在海上的家,是舷号为171的海口舰——它还有一个威风凛凛的绰号,叫做“中华神盾”。入列14年来,海口舰“身披”五星红旗走过34万海里,足迹遍布亚洲、非洲和美洲,多次击退武装海盗。2018年,中宣部授予海口舰“时代楷模”的称号。

  身为一名舰艇官兵,严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海上度过的,和妻子以及两个女儿在《开学第一课》的这次同台,是他们五年间的第12次见面。

  孩子们一定好奇:爸爸平日里的工作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不能和我们在一起?当两个女儿和广大的孩子们听完严冬和战友们一起“打海盗”的故事,一定会从心底理解、佩服和尊敬如此能和五星红旗融为一体的职业,甚至心向往之。

  2017年9月30日,海口舰护送五艘远洋渔船,行驶在亚丁湾上。高度警觉的海口舰,发现疑似海盗小艇在高速靠近,这些海盗胆大妄为,狡猾异常,还装备有火箭筒、自动步枪,一旦接近渔船,后果不堪设想。面对复杂的形势,海口舰不断喊话:“这里是中国海军,请你立即远离!”为制衡海盗的游击战,舰上的重机枪手将一连串的子弹扫射在海面上,激起朵朵浪花,舰上直升机凌空而起,爆震弹、信号弹在天空划出了流星,极大震慑了海盗。在将近两天的时间里,海口舰共计驱离了20多艘疑似海盗小艇的冲击,保护了商船的安全。

  第二天正值国庆节,海口舰终于将五艘远洋渔船护送过了曼德海峡,进入了红海。“在分航的时候,他们打出了‘感谢人民海军’的标语,还送给我们一面锦旗,我们在大海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升旗仪式。”严冬自豪说道,“当我们看着五星红旗在距离祖国万里之外的浩瀚大洋上猎猎飘扬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非常的激动。”

  当我们离开祖国,身处海外,看到了五星红旗,就会油然而生家的安全感和亲切感。这份安心来自强大的祖国,来自力量与担当。我们知道,有一批可爱的人在五星红旗的照耀下,始终为和平与美好护航。在国旗下茁壮成长的孩子们,未来也将奔赴社会的各个岗位,勇挑重担,捍卫祖国的尊严和荣光。

  篇四

  为了让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闪耀”,

  “嫦娥人”进行了上百次试验

  2019年,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在1月11日,“嫦娥”和“玉兔”在月球背面完成互拍。照片一出,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它俩胸前的五星红旗,也是迄今唯一在月球背面“闪耀”的国旗。

  是什么样的特殊材质,能让五星红旗在月背闪闪发光?我们为何要去月球的背面?整个工程的难度到底有多大?“玉兔”还能回家吗?

  围绕着这些孩子们备感关心和好奇的问题,“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总设计师孙泽洲将来到现场,在AR和虚拟技术装点的宇宙背景中为大家答疑解惑。同时,“呆萌”的AR虚拟形象“玉兔二号”将作为小助教,与现场小朋友亲密互动,分享它在月球上的所见所闻。

  身处月球的“嫦娥”和“玉兔”,完全暴露在强紫外线和严酷环境之中。为了让它们身上的国旗不褪色,“嫦娥人”经过上百次的试验,终于找到了制作国旗的材料和工艺,还进行了上百次的调色和比对,完美展示了“中国红”和“中国黄”。而这,只是整个庞大研制工作的一个缩影。别看“嫦娥”和“玉兔”个头不大,但它们身上有300多套设备,几万个元器件,每个产品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即便难度巨大,“嫦娥人”还是一往无前,并且成功了。

  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团队代表们,也将亮相于2019《开学第一课》的舞台,将殷切的希望传递给孩子们。

  总设计师孙泽洲寄语道:“我相信,未来我们中国的航天员,也会登陆月球、登陆火星,我也希望登陆火星的第一个宇航员,出现在在座的各位之中。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同学们,加油!”

    95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