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小学生观后感精选范文五篇900字

廷峰 1172分享

  《秋菊打官司》讲述了农村妇女秋菊为了向踢伤丈夫的村长讨说法,不屈不挠逐级上告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小学生观后感精选范文五篇900字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小学生观后感精选范文五篇(一)

  重温了一次秋菊打官司,真是简单的故事。 庆来因为盖房的事与村长起冲突被踢到“命根”,秋菊因为对调解结果(没有得到“说法”,即道歉)不满意,走上了进城打官司的道路。

  最大的感触是真实,但也不完全真实。 第一幕从涌动的人群中走出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农村妇女,我们也自然地进入秋菊的生活。场景的布置从细节上给人以极度的真实感和时代感,街道的明星画像和远处的音乐、室内要烧开的热水……人物也很真实。说真实不是说演员们“土”到令人叫绝的演技,而是在整个电影中,人人都很普通、都是善良、很现实。秋菊把村长整得烦了,到村长家却依然有一群孩子抢着叫“姨”、炕上的老人会好声好气地请她吃面;李公安会几次下乡里帮忙调解,也深谙小事化了的处世之道;村长会有自己作为国家干部的傲气,在秋菊难产时也只是发了一点点的小脾气又奔走帮忙;秋菊会为了一个说法东奔西走、可知道村长要被拘留时却也手足无措……到底都是普通人,真正的世上哪有那么多善恶是非和绝对黑白呢?

  说不真实,大概就是秋菊的这股不寻常的执着劲儿了罢。调解结果不差,却能够为了一个道歉走到县里、走到从未去过的市里、甚至是中国人普遍听到都觉得发怵的法庭上,直到“快过年了辣子都不够了”仍要坚持,在当时妇女地位并不高的农村(从村长“生不出儿子”受到的困扰可见一斑),这权力未免太过奢侈而不真实了。当然,这也有点鸡蛋里挑骨头了,毕竟如果没有这样的设定,整部电影也就不存在了(笑)。

  记得初看电影名,还以为会是讲述秋菊打官司的过程中因为身份卑微历经磨难,被“踢皮球”、被陷害,但还是感动上苍迎来贵人最终惩恶扬善的兼具讽刺和教育的辛辣故事,然而实际上,这个这是个说闹剧都不为过的、甚至有点可爱的小故事,我不仅没有为人物多舛命途担忧的心态,反而感觉有种小小的温暖。

  关于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小学生观后感精选范文五篇(二)

  我们中国啊,这二十年怪事特多,其中有一条是:你怎么也想象不到拍《秋菊打官司》的和拍《满城尽是黄金乳》的导演和主演会是同两个人。

  秋菊的丈夫跟村长闹,被村长一脚踢到“要命的地方”,秋菊觉得很委屈,她必须要讨个说法。我的理解这个所谓说法就是要村长认错,这就是整个电影中秋菊不停折腾的根本理由——她就是为争的这口气。

  有人说电影表现了秋菊的顽强毅力和坚韧不拔,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那我认为村长王善堂的始终不肯低头认错也是一种坚韧不拔的可贵品质。其实他们这点事太鸡毛蒜皮了,如果不是医院拍出的片子证明村长触犯了法律,秋菊的一再不服就显得太滑稽了——村长把二十张钞票扔地上让她捡是不犯法的,秋菊一路直上的讨说法可能只是为了这点子怨恨,其性质就跟村长扔钱到地上一样,他也是一肚子的怨恨啊。

  相对于这种情绪化的东西,秋菊丈夫是更理性的:村长赔钱就行了,再纠缠下去以后跟村里人都没法处了。这才是长久之计生存之道。而秋菊闹到最后看着警车把村长带走就彻底傻眼了,她以为她在干嘛,讨个说法的固执坚持最后把自己弄糊涂了。也就是说,所谓的中国法制进程里程碑式的电影的标签我认为应该这么看待:电影恰恰暴露了秋菊的不懂法而不是积极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法律意识。

  关于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小学生观后感精选范文五篇(三)

  看过米家山导演1989年拍摄的《顽主》,我才深深明白如若将张艺谋早期影片用作关于西方“他者”视角的分析文本是有多合适。同样的城市街景中,两部电影的镜头框取的选择范围之差别是的确很大的,镜头画框外的空间要远大于画框内的空间。而选择问题却至少是重大的广义政治问题。

  我一直都认为,社会形态的构成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空间要远大于所谓个体的本质空间,就像分子中占最大空间比的是其中原子的间距及其关系,而不是原子。所谓的个体本质需要在与其他个体所形成的相对“力场”中形成自身,确认自身。

  然而实际上,重要如此的东西(人—人)往往散落于微妙又平常的日常生活中,而这里是不能被法律与公理关照的异常广阔的现实角落。

  这是这部影片的立意所在,不过张艺谋却没有给出一个答案,至少不是一个可以被确认的答案。不过没什么关系,思考的终点往往不是答案,而是认识的更新。

  我们常认为(也许也包括这部片子),法律真空用道德和情理补足。

  然而,道德就那么稳固乃至值得信赖吗?封建中国三纲五常孔孟之道曾是无可辩驳的道德,柏拉图所认定的理性追求曾是理想国无可辩驳的道德,中世纪欧洲的教会条文也曾是无可辩驳的道德…虽然这些道德定律依然部分留存于当代人的思想文化中,不过其大体都消弭于政治文化的变迁之中,被当作或是腐朽或是狭隘或是肮脏的统治者意志。我们如何才能确认我们今天所信奉的,所遵循的某些道德概念,是相对“可靠”的?

  如何确认历史,如何阐释历史远不是一个在绵长时间线上的考古发掘问题,而应该是一个考验当代人观念内核的哲学性问题。

  我们对待历史的种种态度,显现的不仅是“历史”,更多的是对于我们自身,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知识与思想的建构,即我们如何关照自身。

  这个问题也许永远不会有终极的答案。不过值得期望的是,希望每一次的选择都将不是无法愈合的历史创伤。

  关于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小学生观后感精选范文五篇(四)

  全剧贯穿的温馨、幽默和振奋的情绪,让人看完回味时不禁惊讶地发现这是与《秋菊打官司》这个能让每个中国人意会的潜在情绪相差多麽巨大的理想主义故事。

  秋菊是理想主义的。首先像李公安说的一样,她长得漂亮。执拗得可爱可敬(不管以某些世俗中国人的眼光看,是如何的一根筋死心眼,在我眼里正是只有可爱可敬可以形容);贤惠得无可挑剔,照顾丈夫,着急担心小妹,为家人带回新衣服,一路上省吃俭用;同时又人情练达,想到给公安局长买礼物,会细致到注意城里人的口味,还要买一件局长大人可以天天看到就会想起好处的耐用消费品。

  整个政府系统是理想主义的,从乡、县到市,每一级的公安局都认真负责,尽力调解,“维护安定团结”。市公安局长更是焦裕禄的传人、孔繁森的化身、深得周总理的真传,对秋菊体贴照顾,和群众深入生活在排档大市场里站着吃饭,去之前交待司机到老地方去接自己。被自己介绍的好人律师告上公堂,还给原告秋菊做思想工作。

  生活是理想主义的。在农村,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一起吃热腾腾的面,村民之间相互招呼、捎人、救急、吃满月饭。热炕、火红的辣子、金黄的玉米,在苍茫浑厚的黄土和白雪中,展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在城市,财神、毛泽东、周润发、外国男女,丰富庞杂的张贴画构成的大拼图不仅是为了冲击视觉,更是在宣示精神和文化的自由和多元。透过秋菊和妹子的眼光看到的城里人五花八门的着装和打扮,更是城市物质文明的活力象征。街头写春联的人龙飞凤舞,金色的颜料在红纸上写下新年的喜庆和热烈。秋菊家丰盛的酒宴和成堆的礼物烘托出人情的温暖和生活的喜悦。彩色的馍圈给钻过去的孩子亲人的祝福,给吃下去的大人明天的美好。

  在秋菊第一次拿着医生证明去找村长时碰的钉子和第二次村长把200块钱撒在地上无耻地要秋菊去拣,心头升起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之案中的官官相护和无数 21世纪的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小百姓被侮辱损害而漫长艰辛的民告官之路的阴影很快就被一幕幕的阳光灿烂驱散。甚至在秋菊第一次去村长家时,他的媳妇、孩子是多麽和气热情。不,打人事件的细节本身就没有给黑暗留下余地,而是为光明留下的伏笔。

  《秋菊打官司》,一部主旋律的陕西省的形象宣传片,这样说或许太苛刻,只要我们记住这是理想主义的电影,一切也都挺美好的。

  关于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小学生观后感精选范文五篇(五)

  乡里的市集里人熙熙攘攘,叫卖声不绝于耳,自行车的响声亦是不停。穿着各式服饰的群演们视镜头为无物,随意走来走去,那服饰就成了带观众入戏的关键。灰青色、黑色和红色的袄子,加上或蓝或绿的头巾,还有“美得很”的陕西方言不断入耳,乡土气息扑面。许久,镜头前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一个穿着红袄子,戴着绿色头巾的身怀六甲的农村妇女随着板车走入镜头,这是巩俐饰演的女主角,而这个长时间的姑且可以被称之为空镜头的开场,正是电影《秋菊打官司》的开头。

  《秋菊打官司》荣获当年威尼斯电影奖最高奖项金狮奖,演员巩俐也凭借着出色的演技荣膺最佳女演员。此片也凭借着出彩的声色处理和有高度的影片主题成为张艺谋导演生涯不可抹去的一笔,观毕此片,甚为感动,故写此文做点浅显的分析,兼抒己感。

  电影技法分析

  色彩

  色彩增加影片的丰富性和深度,同时也能给观众带来观感的满足。作为电影制作方用以表达主旨,渲染气氛等的手段的色彩,如今已几乎至于不可忽视的重要程度。色彩除了对观众的影响,更是会在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的表现这一方面大有助力,同时色彩还可以作为象征符号、过渡手段和重复主题、营造影片视觉效果的手段。

  《秋菊》里的色彩运用值得称赞。影片讲述了农村妇女上访的故事,涉及到城乡二元的景象,而很明显,影片在区分城乡时也是从色彩入手的。镜头下的西北农村,有着黄土特有的黄,从黄沙飞扬到黄土搭建的民屋,均是如此。同时,阳光的运用也值得惹人注意,不过也许是因为胶片拍摄年代的问题,影片实际上呈现了软焦的效果:阳光模糊,黄土模糊,人脸也变得不是那么明亮。乡间小路上的三轮车带起的黄沙,就是农村部分的主基调。但是,人身上总不能也整天蜡黄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尚属改革开放逐渐开展的时期,城市流行起了红裙子等新潮服饰,但是这股时装改革风并没有吹到西北的山里。这里的人依旧穿着厚厚的袄子,以黑、青为主,女性也有着红着浅蓝者,头上再戴着头巾,男性带着特色的红军帽子。穿着厚厚的袄子,蹲在门槛吃着撒了臊子的油泼面,再谝谝,然后加上黄色的土和黄色的阳光,一派西北农村的景象就出来了。窗户上的彩色的剪纸、对联、贴画,都以红色为主,加上绣着各色花样的毯子,颜色满满的,显得十分现实。

  到了县、市部分,颜色淡下来了,变成了以灰白为主。高楼的外墙是白色的,街上扬起的尘也不再是黄的。镜头也借助女主角秋菊的眼,将新潮的驼色、绿色等五彩的服饰记录下来,还有新潮的卷发和时尚的挎包。而在第一次切换的时候,对摊子上的海报的时间不短的记录,更是用色彩将地点和时代点明。摊子上有毛主席的画像、年画,还有明星海报和欧美性感的剧照(裸着上半身的男性和穿着泳装的女性),这一切都昭示着那是一个新旧并存的改革时代。

  可是尽管城乡的二元景象在电影里用不同层次的深浅色区分开来,但影片整体的色彩基调在今人看来却都是“土气十足”。饱和度低的色彩看起来觉得很脏,所以像罩上一层灰土的电影看起来也很脏,脏得可以一瞬间将人拉回九十年代。可也正因如此,影片营造出来的现实感,或者说真实感很强,极具说服力。

  音效和对白

  现代电影已经基本离不开音效、对白和配乐这三部分。而我将《秋菊》中的配乐划到音效里来,因为完整的配乐在这部电影里其实是缺失的。

  音效在这部电影里其实只有背景音,没有作为表达内心独白的旁白等音效。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秋菊第一次去乡里讨“说法”的时候。王公安之前和大家在火炉旁围坐,老陕们在用方言闲谝,还有倒水声、搓手声。秋菊坐下,开始和王公安交谈。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老陕们的交谈声的分贝丝毫没有下降,反而不时会盖过秋菊和王公安谈话的声音,然后倒水声继续,哗啦哗啦。主角们的谈话被各类杂声包裹,似乎是在暗示秋菊的上访其实在别人眼里无足轻重或者暗示了公安机关对此事的不重视,后面的多次裁决结果的一致性也因此显得合理。当然,也存在设施简陋,收音收得不好的原因,不过这处确实惹我注意了。

  以背景音为主的音效要考虑到角色所处的环境会自然产生的声音。所以在西北农村,有吸溜裤带面的声音,有牛叫声,有拖拉机的嘟嘟启动的声音,也有辨识度极高的陕西方言。这些音效元素的融合,在结合电影的色彩,让电影的表现力更上一层楼。

  再有就是转场时作为过渡手段的音效。我不是很通音律。但大概可以听出片中转场时的秦腔和秋菊每次上访时的传统鼓点。这些中国音效的运用,早被证明是最能让影片接地气的一种方式。在最近的一部同类型同主题电影里,这点也同样被用得很多。

  《秋菊》中的对白是以方言形式呈现的。方言对传达乡土气息的作用自不用说,一开口就让人明了。此外,对白的内容其实也值得关注。粗略来说,电影中的对白分为两类,一类是农民的言语,另一类是公·安机关(代表的是官·方)的话语。秋菊代表的农民,说话直接明了,不断说着“额就是想要个说法”,然后就是“这多钱”之类的话。朴实、现实而且简洁。而转到公·安机关方面,除了法庭宣判那一段因为判决是书面语写就的缘故可以不计较之外,其他地方的官·方话语却无法忽视。“以包容理解为主”“维护安定团结”等传统的熟悉的官·方话语不断入耳,哪怕在面对上访的农民也不放弃简单的叙述,持着官腔,不过这倒是十分真实。这种民间和话语的在对白上的对立,在电影中被展现得十分明显。秋菊要“说法”,而他们说“法律程序”“调解”,不过倒不是说孰对孰错,就是这种两方话不着调,不在一条线上的景象非常好玩。

  (当然对白深挖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因为影院观影有些对白记不住了,想以后再看的时候补齐。)

  表演

  演员对电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常,我们选择去看电影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想:这部电影是谁演的?因为演员对于影片的作用相较于导演、剪辑、摄影来说,是最可视化的。而对于演员,他/她应该尽量地让观众完全地相信他/她就是片中的角色。一般来说,演员分为角色再现型、阐释与评注型和本色型。

  《秋菊》中的巩俐仿佛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不是泼辣带劲的菊仙,也不是大义在身的山东大妞九儿,换上那身红袄子,摇身就成了许许多多可以顺势蹲在墙就着大蒜吃裤带面的陕西农妇。这像是一种魔力,她将自己的特色隐去,收起其他角色的气质,专心钻进这个倔强的农妇身体里,喊着“我要个说法”。这是角色再现型演员的一大范例。令我影响最深的一场戏是她带着妹妹去局长家送礼,中途妹妹走丢,然后她回来之后蓦然发现,她顶着大肚子和不合身的洋装,先左顾右盼四处寻找,然后变得着急,之后妹妹回来,眼眶先是发红,之后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而最可贵的是,秋菊脸是黑的,眼睛和其他部分皮肤看起来差别并不明显,可是那些打转的泪水却看得很清楚。这不得不说是一场见识演员功底的戏。另外值得说道的还有她的方言。巩俐是山东人,而秋菊是陕西人,因为个人原因我对这两种方言都还算熟悉,差别还有点大。可当秋菊说起陕西方言的时候,我发现她发音是那么好,虽然细听有些不足,但是足矣。(其实打好语言功底只是一个演员拍戏的基本素养之一)可以说,巩俐真正地做到了bring reality to the character。

  除却主演,助演对影片的成功也功不可没。雷恪生的村长一角像极了许多倔强的老陕,拿着大碗咥面,犟得很,同时又有着一股“公家人”的气派,但又有着村长的责任感。联想起他在《背对背脸对脸》里的表演,不禁感叹起他对角色诠释的多变性和自身的可塑性。另外刘佩琦的丈夫一角虽然着墨不多,但是作为整部电影故事的最初的因果所在,诠释好这一角色也很重要。这个角色身上的愚昧、懦弱还有对妻子的那种农村男人的关心,都被他拿捏得很好。同时,这部电影还采用了很多非专业演员,有他们的纯正方言和正宗作派,影片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感又进一步得到了保障。

  主题分析

  先说农村主题的处理。隐约记得有人评价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说此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对农民和农村的真诚的关怀,切切实实地将农民和农村作为叙述的主角。同样的评价也可以用于《秋菊》这部电影。为什么这部电影动人呢?因为它是真实的记录者,不意淫,不居高临下,保持着对乡土中国的尊重。最直观的一点就是不选择性地美化,不凭空想象中国农村。《秋菊》通过对音效、色彩和对白的刻画,展现了陕西农民的风情画。碾辣子,挂玉米,养狗圈羊,擀面(形状上有棍棍面、裤带面,类型上有蘸水面、油泼面),剪贴画,蒸馍,绣兽帽兽鞋,这一切最具乡土气息的元素随着每家每户的热腾腾的蒸汽盘桓在观众的脑海中,做到了真实可信,也有了现实意义。如果说还是难以想象电影的用心,那可以简单和《我不是潘金莲》做一下对比。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并且因为祖辈的缘故会经常去乡下小住的江西人,当时看到《潘金莲》里的对婺源的刻画实际上觉得想笑。因为这部电影的选择性取向太明显了,为了适应画幅,营造出美感,根本没有触及最真实的乡村景象。有人要说了,婺源是旅游景区,中国最美古镇,那么美是应该的。但其实真正懂旅游或者会去实地考察的人,应该都知道所谓的景区的真与假的分寸。圆形画幅里的婺源美则美矣,但几乎丢掉了真实感,也因此造成了隔阂,丢掉了共情基础。再回头看《秋菊》,土到掉渣的农村景象,极强的真实感带来共情同理的基础。这样哪怕不用特写或者近景,观众都能被秋菊的行为所牵扯,为她的遭遇和结局而担心。作为现实主义的电影,没了真实的关怀,也就没了共情的基础,只能像《潘金莲》一样在圈里打转,打擦边球,做一部假现实主义电影。

  再说中心主题的处理。 康德(Immanuel Kant)提出过二律背反律。它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 例如时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是一条直线还是一条射线。关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最后得出的结果是都成立。同时,康德还说过“道德的普遍法则不可避免地要进入感性经验,否则就没有客观有效性,于是在人的身上必然发生幸福和德行的二律背反,二者只有在“至善”中得到解决。”从抽象到具体,用这个来解释影片的故事结构,大致就是说人情伦理(感性领域)和法律制度(理性领域)是符合二律背反律的。秋菊口口声声说的“说法”是要村长低头认错,想通过大家约定俗成的人情“法则”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上门交谈无果后,她想到了去公安机关,请执法机构来解决这个问题,要个“说法”,甚至一直往上告到了中级人民法院(这一步出了岔子)。可是法律制度(理性领域)只有冰冷的条文,尽管寒冬腊月,秋菊拖着沉沉的身子不断上访,最后得出的判决结果都没有改变多少。当一切都将爆发的时候,编剧在最开始交代的秋菊怀孕这个部分开始起了作用:孩子难产,幸得村长相助,母子平安。这时候人情机制再次起作用,人情伦理冲解了原先法律制度解决无果带来的剑拔弩张。秋菊邀请村长来参加孩子的满月酒,说下“谁都可以不来,村长也不能不来”的话。可是,这时编剧埋下的另一个伏笔又开始起作用:丈夫的X光结果出来了,丈夫肋骨骨折,由于村长殴打过丈夫,因此村长犯了故意伤害罪,要行政拘留15天。于是,在下面等待村长光临的那一天,警笛响起,法律制度的冷淡冲散了人情刚刚建立起来的宽慰和理解。最后,秋菊二话不说就开始追,在追不上站定的时候,镜头给了秋菊一个脸部特写,这张脸上满是惊慌不解,影片到此结束。

  这样的处理不仅让影片极具戏剧效果,同时也通畅地解释了人情伦理与法律制度的冲突。影片中,秋菊在初级人民法院状告公安局的时候,见被告席上心善的公安局局长,一时不肯上原告席,并嘟囔着:“局长是个好人,我怎么能搞局长呢……我就是要个说法而已。”这里这种冲突就很明显,为什么法律给我的不是我原来想要的呢?感觉不仅中国社会如此,其他社会皆然。这就好比我们日常会遇到的情况:为了防止某人不做道德上对不起的事情,会威胁他/她说我报警了哦。虽是戏言,但我一直觉得这种话说起来无力,道德问题真的进入法律领域解决吗?我看不行,伊朗不行,美国不行,中国更不行。

  《秋菊》的戏剧冲突在结尾爆发,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观感满足,也在观后给观众带来了关于电影主题的思考。这是《秋菊》电影最成功的一部分。这一主题的揭示,是通过戏剧化的剧情,几近完美的表演和充满关怀的描写共同达成的,绝不是为了通过审查而打擦边球达到的。就因为这些,《秋菊打官司》足以成为张艺谋最好的作品之一,毫无疑问。

  写在后面

  其实还有对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描写和男尊女卑现象的刻画,但因为不是影片主旨所在,所以只是蜻蜓点水式地略过了。

  好可惜,现在《乡土中国》没有在身边,要不然可以根据书中的分析,来看看村长家和秋菊家的家庭结构。(虽然我不一定写得出来)

  有些地方摘取了《看电影的艺术》一书中的一些表述,自己拙译了拿过来用,但是因为很零散,就没标参考。康德哲学部分的理解可能有偏差,因为哲学很难,而我很笨。

    979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