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圣诞节的作文:圣诞雪花降临前的思索
编者按:圣诞节来临的时候,如果走在街上可以感受到圣诞节的气氛,这有时候会让我们惊奇,西方文化何时已经如此普遍了呢?
圣诞雪花降临前的思索
这一日,妻子对我说:儿子的幼儿园打算在圣诞节举办节目,家长到时得去参加。对于幼儿园所举办的节目,我无甚兴趣。只是幼儿园在圣诞举办节目,却让我感慨颇多。
我惊异现在西方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已深入到幼儿园了,现在,西方的一些节日,诸如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在幼儿园里大行其道,老师们为节日的活动费尽心思,孩子们也在节日的喜庆当中,玩得不亦乐乎。这舶来的“洋节日”,都快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了。
此刻,如果漫步于街头,都可感受到圣诞节的浓烈气氛,到处张灯结彩。随处可见的圣诞树上,那闪烁不停的灯光,似乎在为节日增添着喜庆。各大商场门口摇曳着身姿,吹着萨克斯的仿真圣诞老人,也在向人们宣示着节日的快乐。各大商家纷纷推出圣诞节日的优惠活动,商场的服务员都戴上圣诞老人送来的帽子。
此刻,在中小学校园中,班干部可能在为怎样给班级增添圣诞节日的气氛而绞尽脑汁,学生们可能在为老师送上什么样的圣诞祝福而思索着。在大学校园中,系干部可能在为圣诞晚会的事情而发愁,有些男生可能在为平安夜向心仪的女生告白而苦恼着。
圣诞节,就是这样的有趣而又浪漫。白雪飘飞,圣诞树下,执手许愿,圣诞老人半夜从烟囱钻进来,给孩子们带来可心的礼物,孩子们在这节日里,尽情地玩啊闹啊!此等情景,想想都能让我们陶醉于其中。
可以说,在如今的中国,还没有被“洋节日”侵袭的,可能就只有传统的乡村而已。至于“洋节日”为何无法染指中国传统乡村(有__信仰的乡村除外)?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那么,我们不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舶来的“洋节日”为何能席卷整个中国,深入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有人说,因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清明、端午,让人过得心情太沉重了,西方的节日简单轻松有趣,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所以多数都市的年轻人都喜欢“洋节日”,而不喜欢传统的节日。对此,我觉得该说法只是看到了表象,而没有看到本质。
中国确实有些节日令人觉得沉重,就如上文所说的清明和端午。但是,除却这两个节日之外,其它的传统佳节,诸如中秋、重阳、除夕、春节,这些节日非但不会令人有沉重之慨,反倒令人感到轻松喜庆,比如中秋赏月,重阳登高,春节团圆。另外,清明和端午这两个节日,抛开它们本身的文化纪念意义不谈,那么,像清明踏青,端午赛龙舟,这些活动都是相当有意思的。
回头再观西方的节日,我们能说它们天生就具备趣味和娱乐性吗?难道个中的趣味和娱乐性,你敢说不是人为的创设吗?
其实,细究西方节日的起源,我们发现,他们的节日最初并没有那般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就像万圣节,不过是为了纪念众位故去的圣人,而到教堂做弥撒而已。再如圣诞节,不过就是耶稣的诞辰而已。只是时代的发展,这些节日便被赋予了更多的娱乐性质和商业元素。
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西方人娱乐至上的精神和发达的商业头脑。一个普通的节日竟能搞出这么多的花样来,并且能够将这包装过的节日作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而成为海外文化扩张的一部分。不过,任何文化软实力都必须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的,看看今天的部分欧洲人也开始过起了中国年,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的热爱中国,而是近年来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带来的影响。
那么,今天的中国人,对西方的节日趋之若鹜,这究竟是为那般?说到底,不过就是看中其中的娱乐元素和商业机遇。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是不是传统佳节,有没有文化气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节日中有没有娱乐和商机而已。说白了,就是有得玩,有得赚,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此说来,幼儿园中的“洋节日”大行其道,不过就是因为这些“洋节日”身上的娱乐性质而已。毕竟一到传统佳节,大家都处于放假的状态,而利用处于上课时间的西方节日举办活动,老师放松,孩子快乐,家长参与,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至于“洋节日”目前还不能占领中国传统乡村,我想这是因为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与城市的开放格局相比,它显得保守,所以,“洋节日”想进入中国的传统乡村,必然会受到顽强的抵抗。另外,较之于城市,农村的商业气息并不浓厚,如此,以商业为目的的“洋节日”自然而然便对乡村失去了兴趣。
总的说来,传统佳节因其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大家在面对它的时候,已先有几分高山仰止的敬畏了。西方节日原非我们自己的,我们只看中它好玩的地方,自然而然就会感觉它十分亲切。打个比方来说,传统佳节就是原配夫人,这个节,我们自然是要过的,但责任和义务也是要尽的。西方节日就是情人,你想来时便来,不想来时便不来,你也大可搞完便走,最多以后再也不来。
作者:玉生烟
公众号:校园文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