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校园欺凌的学生作文

曾扬 1172分享

  有些校园欺凌的开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看你长得丑,看你不顺眼,看你成绩太好老师太喜欢,好,我们看不惯你了,我们要联合起来攻击你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校园欺凌的作文,欢迎阅读参考。

  有关校园欺凌的作文1

  语文课代表在早自习提了一下日本的校园欺凌问题,令我意外的是,全班都把这件事当成笑话听,坐我同桌的妹子干脆就说,“中国没有这种事的。”我当即反驳了她的观点,然而妹子说,“我都没有听说过啊?”

  再就是最近网上传的很广的,女学生遭到殴打的视频。

  因此我想站出来,把很多在关爱中长大的孩子们永远不会试图理解和体谅的问题晾晒到阳光下,好期待有一天,受害者的伤口不会在阴暗的角落溃烂。

  我可能会没有条理的说很多,言辞也可能比较过激,我不打算,也没能力说出有些事情的解决办法,不能接受的话请现在结束你的阅读。

  首先我想说的是,校园欺凌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很多人可能没有亲身经历过,但至少旁观过。但为什么还是有人认为中国没有校园欺凌呢?

  原因很多。

  比如对校园欺凌的认识不够。在大部分人眼中,什么算欺凌?肢体上的殴打,虐待算欺凌吗?算。但是言语的攻击呢?起侮辱性的外号呢?动员班级同学/老师孤立呢?这些也算吗?当然算,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所以这些或多或少曾经参与或围观校园欺凌事件的人根本不觉得他们身边有校园欺凌。

  比如社会的关注度不够。当然我无意批评指责社会不作为,但是这是无法推卸的责任。校园欺凌事件那么多,但是只有闹到死人伤人才会得到媒体关注,只有视频传上网络才有人心疼受害者,而现实生活中,一个班级的老师甚至都并不知道班里的学生正在遭受欺凌,或者他们知道,但却以为是小孩子闹着玩而予以忽视,拒绝对弱势的孩子伸出援手。

  之后我想说的是,部分人对于校园欺凌受害者的态度。

  最常见的,对于受害者极易产生更加深刻的伤害的态度就是,“他们为什么欺负你?还不是因为你做错了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

  有些校园欺凌的开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看你长得丑,看你不顺眼,看你成绩太好老师太喜欢,好,我们看不惯你了,我们要联合起来攻击你了。然而你能说,因为你丑,因为你在那里就是碍眼,因为你优秀,所以你活该被人欺负吗?伤害已经造成了,无论是怎样的开端,受害者就是受害者,不去责备欺凌的施加者,反而逼迫受害者在自己身上找出原因,这么做不残忍吗?

  有关校园欺凌的作文2

  老师每次对我们进行“法制教育”,都会使我使我受益匪浅。因此,我也非常关注法制教育。但是,今天晚上,我无意间看了网上的一个新闻——致命的欺凌,心,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近年来,校园欺凌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电视。它们如同一个个充满毒液的肿瘤附生在校园里,使美丽的校园变得可怕。致命的欺凌主要讲了一个学生在网吧中被几个同学围殴致死的事情,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样经过四小时的毒打就这样没了,面对四小时的毒打的学生的朋友也没有来劝架或者通知家长,而出了事情,督学人员竟然说谎不知道学校的校长叫什么名字….

  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单纯的冤冤相报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在校园里出现了校园暴力,闹的同学们都人心惶惶。

  影视作品、书刊对我们青少年犯罪的诱导作用十分严重,在我们身心发育过程中,自制能力一般较弱,是与非的界限比较模糊,很容易在觉得新奇好玩的心态下去模仿一些作品中的人和事,这是极需引起全社会关注并着手解决的。

  校园欺凌事件虽然发生在学校里,发生在我们这些学生身上,但这也是社会大环境的一个缩影,全社会都应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共同努力,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在校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校园欺凌问题引出一个问题,就是人生处处是选择。选择,一次生命的郑重承诺。人生是一次选择,选择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顺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航船则能勇往直前,鹏程万里;而逆流的航船只能是你举步艰难,欲步不前,甚至被猛浪或漩涡永远打翻而深沉海底。选择,是一次对人性的不断完美。

  有关校园欺凌的作文3

  这个周末,无数人的手机被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的微信文章刷了屏,“十年前的今天,我拼着命生下了儿子; 十年前的今天,儿子拼着命来到我身边。每对母子都是这样拼着命才能相见,可是我却没有保护好他。”这样的文字让每一个为人父母者读来动容。虽然事情的具体细节还在核实,但校园欺凌的话题,再一次引发了社会的集中关注。

  不久前,陕西省蓝田县一个初中女孩因被嫁祸“在其他宿舍偷钱”,留下字条后离家出走;16岁的福州永泰县东洋中学学生小黄遭同班同学围殴至脾脏严重出血……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暴露出学校、老师、家长、孩子等各方面的应对和处理能力依然严重不足。的确,《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发布刚一个多月,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各方面认真消化落实。校园欺凌,决不只是一个“开过分了的玩笑”。目前可以说,事件的有效预防,事件发生时的及时、妥善处理,事件发生后的惩戒和科学教育,都还十分缺乏。学校及整个社会对于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和应对方法,亟待在深层认知上提高。

  校园欺凌事件中,对受害者的界定,是一个需要审慎打量的命题。

  显见的自然是受欺凌者,如果长期生活在暴力的阴影下,受欺凌者会遭遇严重的心理创伤,而这种伤害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治疗和干预,往往会延续至成年后,影响当事者一生的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

  然而容易被忽视的是,受害者还包括那些施暴者以及看起来与事件不直接相关的学生。规则和秩序对于社会组织的构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规则与秩序,施暴者会变本加厉,本无意施暴的人也可能最终滑向另一端。换言之,校园欺凌事件中,其实没有旁观者,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每个人都会成为秩序构建的一部分。

  这就需要教育主体,尤其是学校努力做到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环节,用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品格养成。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关注每个孩子的不寻常表现,做到事前早发现,尤其是纠正部分孩子“欺凌行为是可以容忍的”“未成年人不需要担责”等错误认知,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事件发生;事中及时处理,不让欺凌和暴力现象躲过各方视线;事后对施暴者进行必要的干预、惩戒和教育,促其行为转化。同时,要用心开展超越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的人文教育,开展有尊严、有温度、有质感的教育。

  校园欺凌事件之所以成为频发的“世界性”社会问题,有其复杂的成因,干预的尺度也不易把握。这就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界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承担起预防校园欺凌的责任。

  一方面,从根本上认识到欺凌事件的深层次危害,及时干预任何欺凌和暴力行为,尤其不能纵容甚至包庇。另一方面,应该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更好的人为出发点,坚持宽容而不纵容的教育方向,给施暴者以改正的机会,特别防止“贴标签”的行为。同时,当事方的反应、媒体的事后报道,也要格外注意尺度和方式,避免校园暴力扩散成网络欺凌,给受害者带来二次伤害。

  教育的实质,就是用心灵影响心灵。老师、家长与学生之间,从内心深处尊重彼此、珍视彼此,校园才会真正成为被美好和希望浸润的地方。

    68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