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70周年清廉家风主题征文范文

福萍2 200分享

  我的祖国,人民勤劳,五十六个民族相濡以沫,东方神韵的精彩,人文风貌的风流,千古流传着多少美丽动人的传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建国70周年清廉家风主题征文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一】

  小时候,家就是温馨的港湾,是父亲早出晚归的背影,是母亲精心烹制的饭香。

  我的爸爸是一名小学校长,他对自己严格要求,坚持把单位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学校、教师、学生身上,用到美化校园、增添教学设备上,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育人环境。为了节省资金,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多次外出考察他都没有参加。外面有人请客,他从不应酬。学生转学送礼,他每次都是婉言谢绝。记得有一年冬天,天气非常寒冷,有位教师看到他每天早上在寒风中巡视校园,便悄悄给他买了一件羽绒背心,他非常感动,但衣服说什么也不肯收,他对青年教师说:“你的心意我领了,只要你努力工作,比送我什么都珍贵。”

  作为一名校长,他不知什么是名牌,不认识鲍鱼鱼翅,很少出去旅游。但我从没有听过他的抱怨,他也没炫耀过自己的付出。内退以后,他主动当起了校外防溺水巡查员,每天去水库查看是否有学生下水游泳,以防意外发生。夏日炎炎,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湿透了几回也从无怨言。他没把自己上升到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道德高度,只是觉得,自己应该这样去做。

  爸爸曾给我讲过很多廉政方面的典籍故事,因此我知道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两袖清风的于谦、直言死谏的海瑞···但是,真正教会我为人处世原则的,是爸爸,他在教育系统40余年兢兢业业、坚守原则的一线工作经历是我一直以来工作学习的目标和榜样。

  在我新入职时,爸爸就告诫我做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经常说,无论是为“公家”,还是为自己的“小家”,都需要时刻把“廉洁”二字深深地刻在脑海里,做到守廉抱朴,让单位领导放心,让家人引以为荣。从我迈出校门到如今工作已有十年,爸爸的言传身教我时刻不敢忘记,它就像一盏明灯,一个路标,在人生道路上指引着我以扎实可靠的作风,走稳走好每一步。

  现在,我和爱人双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教育我们要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忠诚担当。我们传承家风,牢记家训,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现在的我们也在无声地教育感染着我们的孩子,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和性情。我的女儿今年只有四周岁,她最喜欢的就是五星红旗和党徽,“别人的东西我不要”是她口中常常念的儿歌,“遵纪心中有戒尺,清廉守底线......”《共产党员言行歌》唱起来有板有眼。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着孩子,感染着孩子,因为我们坚信只有健康、清廉的家风世代相传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确立人生的座标。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优则作风优,家风正则党风正,家风纯则政风纯,家风清则社风清!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传承清廉文化传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的正风正气发扬光大,让清廉家风世代相传!

  【篇二】

  中国,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名字;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语言,五十六种习俗,可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家风——廉洁。

  廉洁,就是不贪污腐化,不损公肥私,不奢侈浪费,不贪赃枉法。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翻开漫漫历史长卷,我们不难看到:凡是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人,总会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如唐朝的魏征,刚正清廉,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朝的郑,两袖清风,深受百姓爱戴。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这件事也说明,其实廉洁离我们并不远。也有许多同学会说:“廉洁不是干部、大人的事。跟我们小学生能有什么关系?”但是,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时代正是一个人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经受什么样的文化熏陶,对其人生道路影响巨大。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廉洁就是诚实守信等一些小事。

  记得有一次,我去商店里买了两块钱的水,我给了商店老板五块钱,而他却找了我四块钱。可能是因为当时人多没看清,所以才会多找了我一块钱。可却因为这一块钱,让我心里纠结不已。我想把这一块钱占为己有,可我又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应该把一块钱还给老板才对。这时,我的心里好像出现了两个小人,一个说:“没事,就一块钱嘛,自己拿着吧,又不会有人知道。”另一个说:“一块钱虽然不多,但这是关乎着诚信的问题,这是一个人的基本的道德品质。不管怎么样,都应该把这一块钱还回去。不能为了这一块钱而毁掉了诚信。”对于这件事,我心里一直很纠结,到底是还还是不还。我思量了许久,决定不管怎样都不能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最后,我把钱还给了老板。

  要做到廉洁其实很简单,首先要做到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是指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是指说话、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能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守信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首先要做到诚实守信。其实廉洁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这一处美丽的‘风景’。我是新时代的小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都要努力争做一个“廉洁小公民”。

  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廉洁这项家风,真正做到廉洁家风伴我行!

  【篇三】

  很清晰的想起在我入职前,父母曾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这句话作为我人生的风向标一直陪伴我左右,也成为我为人处世的压舱石。家是传承文化的基础,从家学到了什么,生活中就会实践出什么。如果要问我在工作中收获了什么,我会自豪地告诉大家,我收获了朋友和同事的信任和认可,而这背后恰恰是严谨谦和的为人处世作风和廉洁自律的修养品格造就了我。清廉家风所赋予我的人生轨迹使我明白了守住底线的重要性,从小家到大家,从生活到工作,从平淡到乐观,时时处处在我心里撒下廉洁自律、传承家风的种子。

  良好的家风,不仅是有形的模仿,更是无形的塑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而廉洁自律就是父母给我树立的最好榜样。在我小的时候,因为爸爸是领导,我总能看到有叔叔阿姨往家里送东西,每每收到礼物时,我特别开心。然而父母每次都会很严肃的让我放下礼物,然后将所有的礼物原封不动的退回去。我不明白,也很伤心,妈妈却总会在爸爸严厉批评我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想要的、想买的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挣,欠什么都不能欠人情。正是在良好家教家风的引领下,廉洁的重要性、自律的关键性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扎了根,发了芽。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母校看望师生时曾说道:“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如今,现在的我是一名人民教师,一个带着54名孩子的“大家长”。在当今呼唤廉洁教育的形势下,我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作为廉洁家教家风的传承者,我愿以此话为契机,始终秉承好的家风融入好的教学理念,教育学生要淡泊名利,不求奢华,明白什么是必需的,什么是想要的;提醒我的学生,要将今天所学的护理技术作为今后生存的必需品,既要学有所需,学有所用,还要学有所成,要知足常乐。我愿在每一步教书育人的台阶上坚守从家庭带入社会的高尚情操,在每一次传承文化的舞台中发扬全民倡导的高风亮节,在我的教师岗位上和我的学生一起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言传身教培育和践行谦虚好学、廉洁自律和知足常乐的学习成长环境。

  家是一个缩小的国,国是一个放大的家。亲爱的朋友们,走在时代的新征程,走在助力中国梦的阳光路上,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去做“好家风、好家教”的创建者、实践者、推行者,愿“家家之风、家家之教”代代相传。

  【篇四】

  古人云:“树清廉家风,立崇廉家规。”家风和家规体现了一个家庭的美好思想品德。如果少了家风或家规,就好比一艘船少了船浆,一颗珍珠失去了光泽……

  父母经常教导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此,“乐于助人”便列入我家的家规,我也渐渐养成“帮助别人,从小事做起”的习惯。然而,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某些人,因怕麻烦,随手乱扔垃圾,给清洁工造成负担;某些人,明明看到老人摔倒,却袖手旁观……这些人,是真的不懂得助人为乐吗?

  孔子曾说过:“民无信而不立!”可见诚信是多么重要啊!当然,讲诚信也是我家的家规之一。曾子为了教自己的孩子讲诚信,竟杀了自己家的猪;华盛顿小时候不慎砍到了一棵父亲很喜爱的樱桃树,但他勇敢地承认错误并得到了父亲的谅解;北宋词人晏殊,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在参加考试时,发现考题是自己以前做过的,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你们看,古人都能讲诚信,我们为什么不能呢?记得小时候,我因不注意弄坏了爸爸的“宝贝”—陶瓷工艺品,爸爸发现后,连忙找我问:“是不是你弄坏了我的东西?”我连忙装糊涂:“我刚刚明明在做功课呀。”爸爸无奈了,只好去收拾地上被弄坏的陶瓷片。我突然感到很不安,像有一块石头浮在空中,没有办法放下来。在一段时间的思考下,我觉得应该说出实话。见爸爸来了,连忙拉住他的衣角,红着脸说:“爸爸,对不起,是我弄坏了你的东西。”爸爸低下头,说:“没事,你能承认错误就好了,要知道,说谎话的孩子会变成丑八怪哦!”我不禁被爸爸逗乐了,从此,诚信的种子便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优良的家风和家规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的“传家宝”。可以说,一个家庭是一面折射镜,它能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祖国的真实面貌!朋友们,让我们举起双手,同驻美好家庭!

  【篇五】

  习近平同志讲话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记得小的时候,家就是温馨的港湾,是父亲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背影;是母亲洗衣做饭、操持家务的贤慧。家,就是父亲有力的臂膀,是母亲温暖的怀抱,是父母无微不至的细心呵护。日子过得虽然清贫,却充满温馨和幸福。

  后来,我离开了家乡到外省读书。家就成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牵挂。一封封书信把我和远隔千里之外的家紧紧地连在一起。这来来往往的家书寄托着我对父母的问候和思念,也饱含着父母对我的鼓励和嘱托。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时常会想起父母为了我的学费和生活费风里来、雨里去,整日奔波忙碌的身影。

  那个时候父亲是修理工,常有人对父亲说厂里的破铜烂铁完全可以自己卖掉贴补家用啊,父亲总是一笑置之,他说:“破铜烂铁也是公家的,哪怕一个铁钉都不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怎么能心安理得。”父亲依然勤勤肯肯的工作,只拿自己该得的那微薄的工资。父亲是那样的朴实,这质朴的品质也一直影响着我。那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早点工作,好减轻家里的负担。

  毕业以后,我来到了学校,有幸成为教师,而父母亲却一天比一

  天老了,头发渐渐白了,脸上的皱纹也多了。刚工作的那几年,我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生活过得忙碌而充实。

  再后来,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当上了母亲。这时我才深切地体会到:“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儿才懂父母恩”啊。孩子出生以前,我就要作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方面是物质准备:准备好她的吃穿用品;另一方面就是思想准备:学习一些婴幼儿喂养方面的知识,以免孩子出生以后自己手忙脚乱,不能做一个好母亲。

  孩子出生以来,她就成了家庭的中心。我每天忙完工作以后,大部分的时间就是照顾孩子:关心她的饮食睡眠、关心她的表情变化、关心她的一举一动。可以说,孩子的一声咳嗽、一次啼哭都会牵动我的心。

  春去秋来,寒暑更替,一转眼孩子已经三岁多了。三年多的日子,有艰辛、有快乐、有担心、有欣慰。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进步,我的感觉是“累并快乐着”。

  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也要给我的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做自己该做的,得自己应得的,经营好自己的生活,经营好自己的小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兴则政风兴,政风兴才能国家强。现实告诉我们,家风的优劣已经影响到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区域,直接关系着社会的进步与否,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树立什么样的家风,与财富无关,与地位无关,但与个人的素养、品质和梦想有关。

  “家风”乃一切文明所共同珍视、追求的最重要的社会价值目标之一,伟人从来家风好。周总理没有子女,但是他对直系亲属的要求非常严格,制订了“十条家规”。据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介绍,周总理对亲人的爱,首先表现在严格要求上。新中国成立后,他动员侄子报名参军,对侄女报考师范专业非常支持,因为这些都是国家建设急需的。

  自从为人妻、为人母,我对家的体会和感悟比以前多了一些:我觉得,一个家庭,不仅仅是男女平等、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长相厮守;不仅仅是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家,意味着责任、奉献、宽容和理解。要让家庭幸福之花常开,需要每一位成员为她培土、施肥、浇水;要让家庭幸福之花常开,需要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家庭关系处理好了,对工作是一种促进和推动。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创建文明家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应当是一个和谐的家庭、勤劳的家庭、学习型的家庭、环保型的家庭。

  由个人的小家庭我想到了学校这个大家庭。我的体会是:只有学校这个大家庭蓬勃发展、蒸蒸日上,才有每一个教师幸福的小家庭。目前,学校处在一个重要而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各项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应该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这个大家庭的成长壮大,需要每一位成员悉心爱护,精心培育。

  最后,我祝愿我们学校这个大家庭和谐、繁荣、兴旺!祝福我们

  每一位教师的小家庭团结、和睦、幸福、安康!愿家庭文明幸福之花常开!


 

建国70周年清廉家风主题征文范文

我的祖国,人民勤劳,五十六个民族相濡以沫,东方神韵的精彩,人文风貌的风流,千古流传着多少美丽动人的传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建国70周年清廉家风主题征文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97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