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承为话题的作文700字五篇
追寻美,追寻生命跳动的痕迹;等待美,等待一闪而过的灵光。父亲如此,我亦如此,我想,也许对于美的爱与渴望,已经在我们之间传承,早已融入我们的骨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以传承为话题的作文700字五篇,欢迎大家阅读!
传承
“等等,很快了。”我近乎呢喃地回应着身后等得不耐烦的同伴。
我端着相机,几乎神经质一样一遍又一遍地调试着光圈和曝光度。紧贴地面的衣服已经快被雨后的土地浸湿,我却仍不管不顾地趴在那,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阳光。光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变化,我屏气凝神,却心思飘忽,父亲的身影便忽地闯入我的脑海。
“等等,很快了。”父亲常这样安抚要原路返回,或是起身离开的年幼的我。此时的他,定然握着他心爱的相机,那甚至不是精致的单反,只是小巧的卡片机罢了。
他爱追寻美景。从小到大,他曾拉着我走进寂寥无人的深山,趟过清澈冰凉的小溪,闯入静谧的已然入睡的小镇。他曾追逐过无数活泼的松鼠和灵动的小鸟,手臂晃过,手指的一紧一松间,便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他爱等待美景。每次遇上美好的景致,他总是带着我在一旁等待,端着相机,一动不动。我问他,这是在干吗?他答,这是在等待精灵现世。在我第一次触摸相机之前,我从不相信这句话。
当我们终于有了一部单反,他便开始教我摄影。他的大手覆在我的小手上,带我转动镜头,按下最后那个神奇的快门。我懂得了光圈的大与小,景物的迷糊与清明间微妙的差异;懂得了焦点的位置给人的不同感受;懂得了快门速度的毫厘之差所控制的明暗变化。同时,我也终于明白,在无尽寻觅中的快乐与满足,以及等待美的精灵降临时的那份激动与肃穆。
“咔嚓”,按下快门,轻微的声响在我耳边响起。看着手中的相机,那一瞬间的光影被定格在胶卷上:微带湿意的苔藓,阳光穿行的印记,跃动在草木上的金光,重新被赋予生机的枯木,以及远处幽深而模糊的树影。
这是一个精灵的世界。
追寻美,追寻生命跳动的痕迹;等待美,等待一闪而过的灵光。父亲如此,我亦如此,我想,也许对于美的爱与渴望,已经在我们之间传承,早已融入我们的骨血。
传承中国的历史文化
举世瞩目的apec国际贸易部长会议在江南古镇周庄召开,龙永图是这样解释原因的:我们要让世界知道,中共在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中,仍很好的保留了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确,在这科技量子发展的时代,历史文化遗产如同散落五洲四海的夺目珍珠弥足珍贵,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文化的传承也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
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悠久绵长的历史长河,淘洗了不尽的文化遗产。北京的长城、故宫,西安的秦陵、兵马俑,山东的泰山,苏州的园林,江浙的同里,乌镇自不必说,即便是开埠百年的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城隍老街的弄堂石路,哪一样不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足迹。
在万千璀璨的明珠中,最具影响力的还是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西安临潼以东的骊山脚下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兵马俑是一个气势恢宏的地下艺术殿堂。从挖掘出的兵马俑来看,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兵马俑也是一个庞大的地下兵阵,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按兵马俑现有排列形式推算,三个坑的武士佣可能有7000件,战车l00辆,战马l00匹。由威武雄壮的军阵,可以想见二干多年前横扫六国,统一全国,所向披靡的秦国军队的威武强大。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大诗人李白的这首诗句,既讴歌了秦始皇的辉煌业绩,又描述了营造骊山墓工程的浩大气势,更反映了七十多万劳动人民为了修建帝王陵墓而付出的艰辛劳动和牺牲。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劳动人民历时38年用的血汗换来的艺术珍品,它凝聚了2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是中国人的自豪,是我们西北人的骄傲。让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热爱自己的祖国,做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者。
传承的根
那些曾经的汗水和哭泣,是我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责任与辉煌,亦是我们传承的根。——题记
我无聊的换着一个有一个悲欢离合的电视剧,心中只觉得空荡荡的,忽然,看到那个场面时,我的手指不经意间颤抖了一下。
那个小女孩明显是在国外,可乌黑的头发和棕色的大眼睛无一不证明她是个中国人,她在哭,红肿的眼睛闪烁着晶莹的泪光,这么可爱的天使让我的心软成了一滩水。而她的母亲在旁边却正严厉地看着她。她母亲右手抱住女孩的右手,让她用筷子夹食物,可无论如何,小女孩的手都无法控制筷子。她哭着闹着,一旁的母亲也只是温柔而坚定地说:“中国人,怎么可以不用筷子呢?”最后,当女孩笨拙地夹起一块食物时,她破涕而笑,那样的笑容晃到了我心中尘封的记忆。
那是我很小的时候,还没上小学,母亲天天叫我学拼音。那些声母韵母是我避之如毒蝎的东西。小孩的天性,是散漫而贪玩的,而每当母亲一来,我的乐趣就消散如烟了。母亲会一本正经地教我背拼音。那是,我坐在她怀里,她手指一个,我读一个。当遇到我不会的时候,她会马上告诉我怎么读,再接着考,最后又问了一遍那个我不会的拼音。她会考我很多遍,直到考的我毫无耐心,在她未问之前便如大炮一般统统吐出,她反倒十分开心的夸奖我,让我犹如一拳打倒棉花上,有苦说不出。
在平时,母亲总是分注意我的发音,若有时候我把平舌读成翘舌,她总会故意笑我,这样我就记住了。
我最厌恶的就是待我长大之后的抄字,每次都要把一个字抄上好多遍,而不论我如何又哭又闹,平时心软的母亲总会摆上一个包公脸,把我关在房间里,只一句:“写不好,别想吃喝玩。”所以,时常我是边哭边写的。
现在,回想以前的辛酸史,我是骄傲的,因为我的发音总是比同龄人标准的多。我的母亲学历不高,教孩子学习的方法也着实是惨不忍睹,但就是这样一个最原始的方法使我不知觉间将之传承,这是我们的根。
传承
当耳机中流泻出谭晶柔美的声音,当教室里响起同学们朗朗的吟诵,我总免不了思绪万千,沉积千年的中华瑰宝呀,原来我们一直未曾将你遗失。
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自商周之时的甲骨文到而今的楷书,一代代的演变,传承千年的岂止是文字,还有我们不曾断绝的书法艺术。“狂草奔放,正楷端庄。”点点墨香中氤氲着刻骨的情愫。
洒下床前明月光,上下千年一梦长。是皎洁的月亮引发了诗人的诗情画意,还是音韵十足的诗词是月光更加柔和?我们从小吟诵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却没有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许正是如此,月光一直见证着诗词文化的传承。
宫商角徵羽,琴棋书画唱。从前我们有幼年能辨琴的蔡文姬,更有能让江州司马湿了青衫的琵琶女,而今我们也有音乐神童,钢琴大师朗朗。昔日丝竹之声余音绕梁,至今仍不绝于耳。
孔雀东南飞,织女会牛郎。至死不渝的刘兰芝,代父从军的花木兰,一个个熟悉的人物;精卫衔石来,女娲把天补,一个个谙熟的故事情节。从上古神农时期到二十一世纪,五千年的酝酿,五千年的沉积,更是五千年的传承!
传承,这两个字带着历史的厚重,更带着深沉。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文化唯一不曾断绝的国家,是以我们每一个国人都将这两个字刻在心中。古有甘罗十二为宰相,李泌七岁震唐皇,今有四岁稚子熟读《百家姓》、《三字经》。千百年来,恒久的中华美德,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浸润着我们的灵魂,陶冶着我们的性情。
就在千百年后的今天,我相信,中华文化依旧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光,因为,不知不觉中,我们便会将这一切传承。
传承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题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灿烂的星河中,我独爱的唐诗宋词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李煜,南唐最后一代君主,身上背负着国家情仇,让他的诗读起来分外哀婉。“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每我读到这句,心中仿似滴血,呼吸也随着李煜的诗句疼痛。“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是怎样的叹息!南唐的万里河山,最后竟毁于一旦,他也只能对着东去的流水,默然喟叹,看着国家倾亡,天下将覆。
相比之下,李白生活在盛唐,自然没有那么多哀凄, 行事也大胆而有侠客风范。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说的就是李白这样的人吧。我喜爱李白的狂,李白的傲,李白的才,他身上的才情和品性就像千年古酿让我迷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啊,人生中那么多的困难艰险,连李白这样的人都尚会被牵绊,他也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质问。这是对命运的叩问,也是对人生的思考。本以为他就回答一句“我身在何方”这样的回答罢了,可后面的诗句却如骑兵骤至到千里之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多么豪迈!他乘风破浪,如三峡的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他身上的乐观和不畏艰险的品质令我折服!
我喜爱叫纳兰为“容若”,而不是“性德”,有一些淡淡的疏离感,像隔开了我与他之间三百余年的时光。不是人间富贵花,他有雪花般的轻薄模样,遇风翩跹。雪花冷从根处生,一片洁白,怕是因落地后沾染了人世的尘埃,才戚戚然地融化而去。“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他哀叹,我也敛眉,容若的心思比女人的心思还要细腻,他的心中似有化不开的结,一圈一节织成情网,不仅把他密密地温柔裹住,也让读的人窒息。我,就是不慎落入世界的一滴水墨,适合被画作容若笔下的词作。
华夏几千年的灿烂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痴迷其间,将美丽的诗词传承。
传承是一条“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路,我正在行走,想到了下一句“吾将上下而求索”。感叹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