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泰山游-暑假作文2000字大全(3)

李婷 1172分享

  接着我们又攀登到“朝阳洞”, 朝阳洞洞內石壁上刻着“碧霞元君”像,敬神烧香者络绎不绝,香火很旺。出“朝阳洞”往上爬,一会儿便看见东側高大的山崖上刻着清代乾隆所题的“万丈碑”题诗。

  后边的路越走越难走,两侧的石块也越发嶙峋。顺路转个弯,视线马上开阔起来,高处,绿树掩映,一条倚山直上的“石梯”蜿蜒到顶,直上南天门。两座巨峰之间加着的南天门,显得那么神聖、遥不可及。这条倚山直上的“石梯”,正是泰山的精髓——十八盘。这儿所谓的“盘”,就是指一段连续的石阶。从这里到南天门共97盘,1633级,垂直高度400余米;十八盘共有三个,人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这暗示着南天门虽拭目在望,但道路依旧漫长,不是可以垂手即得的。

  我鼓了鼓气,踏上了“十八盘”,这无疑是给我疲劳不堪的双腿加了负担。没走多少步,我就开始变得摇摇晃晃。不得不扶着路旁的护拦一步一步的爬。

  不知走了多少路,上了多少台阶,我终于累的坐下来了。我本来打算等休息好了再走,可就在这时候,有两个“挑山工”从我身边走过,他们裸露着上身,只穿了条短裤,肩上挑着扁担,扁担两头捆着又多又重的货物,一步一步走向山上;火一般的阳光每天都晒在他们身上,把他们的皮肤晒得黝黑。而他们两手却始终保持着平衡,稳步慢慢的向山上走着。看着他们,我的疲劳之感顿时一扫而去,爬起来,终于一口气到了“紧十八”脚下。

  南天门已不再遥远,它大体的轮廓已呈现在我的眼前,尽管我已汗流浃背、精疲力尽,但还是为之而振奋,开始疯狂的攀爬,我手脚并用,扶着护拦,好似慢跑,一级级石台阶不经意间从脚下走过,颗颗汗水滴落在石阶上;此时,我想停下喘口气,可刚想直腰,一股寒气顺着脊梁爬上来,仿佛自己就要掉下去,更不敢回头向下去望。于是,继续攀爬。

  南天门终于近在咫尺,我离它只有几级台阶,游人都密集在这儿,奋力一跃,我终于登上了岱顶!我感觉仿佛只有我一个,因为我完成了这场非同寻常的“抗战”,取得了胜利。站在了南天门之上,任凭山风鼓起衣服,吹拂我的脸庞。我征服了自己,征服了困难,我征服了“神山”。

  南天门是泰山的骄傲,它最早为元代道士张志纯所建。《泰山小史》称赞南天门“在十八盘上,高插霄汉,两山对峙,石刃中鸟道百折,危折千盘。松声云气,迷离耳目衣袂之间。俯视下界,则山伏若丘,河环如蚓,天地空阔,无可名状”。的确,南天门是一座奇特的建筑,它的宏伟壮丽,成了十八盘一个完美的结尾,向游人昭示着泰山的雄伟气势。

  南天门以上的区域,被称为“岱顶景区”。一进南天门,迎面是座大殿,名叫“未了轩”。“未了轩”左右各有配殿,它两侧都有门可以进出。出了“未了轩”,完全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如果说登山途中的山景雄伟而幽深,那么这里的景色则浪漫而美丽。这里的天蓝极了,似一块毫无瑕斑的蓝宝石,给人一种空旷广阔之感,使人的胸怀豁然开朗。

  走出南天门的院子,朝东转即为天街,天街顾名思义,就是“天上的街市”。天街北倚悬崖,南挨陡岩,倚着悬岩开设了一家家仿古的现代商店、饭馆、旅社,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很是热闹。“天街”主要的还是个“天” 字,此外,能体现“天”字的还有周围的景色,放眼四顾,看见的全是蓝蓝的天,远处由深蓝过渡到浅蓝,再慢慢的变白,直到天边。空中又不时飘过几朵形状分明的“雪云”,如同入了仙境,霭雾繚绕,虚无缥缈,真可谓“人间天上,天上人间”。

  沿天街东行,有一座石坊,名曰:“望吳胜迹”。坊北有孔子庙。庙为一进院落,大殿分别供奉着颜回、曾子、子思、孟子的塑像,正中是“至圣先师”孔子的塑像。孔子与泰山的关系密切相连,孔子当年的政治活动、弘扬教育都在泰山留了遗迹,前面石坊上“望吳胜迹”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一次,颜回和孔子上山,孔子望着远方说:我看到吳国东门外系着一匹白马。然后问颜回:你看到了吗?颜回回答得好,他说看到了。我还看到栓马的带子哩。其实,吳国距此千里之远,他怎么能看到那么远呢?颜回了解老师,也跟着联想浪漫了一下。之后,孔子奔走各国,屡屡碰壁,只有颜回坚定不移的跟着老师,可恶劣的生活条件使颜回先孔子而去,孔子哀号:天丧予!天丧予!不久,孔子也离开了人世,就是孔子师生这段不凡的感情,现在也被泰山默默的记住了。

  天街的最东端,沿石阶而上有一处巍峨庄严的古建筑群,即“碧霞祠”。这里供奉的就是碧霞元君,又叫“泰山玉女”,俗称“泰山老母”或“泰山老奶奶”。 此祠是一组高山建筑的杰作,始建于宋代,自清朝重修后改名至今。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气势恢宏。遥遥望去,宛若天上宫阙,时隐时现在白云中,好似“人间仙境”。碧霞祠的殿宇错落有致,熠熠生辉;祠内也香烟袅袅,游人如织。

  我们从“碧霞祠”向东北走,来到大观峰;大观峰在玉皇顶盘路东侧,位于玉皇顶前。平顶峰下的大观峰削崖为碑,布满了历代题勒,俗称“唐摩崖”。其中唐玄宗登泰山时封禅御制御书的《纪泰山铭》,文辞典雅,书法遒劲,颇具盛唐风格。大观峰上题刻遍布,历代名流题记,历历在目。“置身霄汉”、“天日苍茫”、 “呼吸宇宙” 、“青碧丹崖”等大字与《纪泰山铭》相互辉映,令人叹为观止。大观峰之北,石道之旁巨石林立,古人笔迹上下,“天路非遥”、“超然尘表”、“飞仙驻足处”等字句无不表露出作者对泰山景色各自不同的心境;但是,他们体会、理解泰山的景致,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不论何人都是喜爱、崇敬。

  沿着盘道再向上,就到了泰山的极顶——玉皇顶。泰山极顶本来叫“太平顶”,起先是帝王祭祀、封禅之地,只有一个祭天的土台,后来,此处建了太清宫,以后又改为玉皇庙。泰山极顶的名字也就成为了玉皇顶。玉皇庙不大,进了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极顶石,极顶石又糙又大,若在别处,同荒石无二,但在此处,它的意义就截然不同了,它中间有一通石碑,上面公公正正的写着:“泰山极顶1545米”。 正是这块石头3000万年前首先跃出海面,正是这块石头,连天帝也是它的守护神,还是这块石头,它证明了我的成功!

  出了玉皇庙,站在“五岳独尊”的石刻下,我俯视着群山,在泰山极顶之上,我真正体验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名句,泰山登顶,确实是对人的毅力和意志的磨练,在泰山的攀登中,我体会到了泰山的雄伟壮丽,体会到了坚忍不拔的中华精神。

相关文章

24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