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第二实验小学五(1)班杜昕曈暑假作文欣赏

子文 1172分享

  一项技能的获得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作文训练同样如此。让我们看看五年级杜昕曈同学的暑期习作吧,一定对你有所帮助。

  风景这边独好

  东阳第二实验小学五(1)班:杜昕曈

  指导老师:张鸣兰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置身于乡下的小山上,就更能体会到这种境界。看那一棵大树,苍翠,枝繁叶茂,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蝉躲在树丛中引吭高歌,偶尔传来一两声鸟鸣。

  沿着蜿蜒的山路迤逦而行,我正陶醉于这旖旎的美景中,却被那独特的风景吸引了。这是一棵枯树,高大却已生命衰竭。它好似历尽风霜的老人,在匆匆流逝的岁月中,那挺秀的身姿渐渐变成了一副干枯的支架,那佝偻的身子,仿佛风一吹就会栽倒在地。绕着枯树走,那布满皱纹的树皮有些发黑,有一块颜色较浅,仔细一看,显然是刻上去的一个小五角星……

  五角星!思绪顿时回到从前。孩提时,我也曾到过这里。那时正是阳春三月,我面对的是一棵参天大树。在茂密的树叶间,阳光成了一条条细线,斜织出一帘金色的瀑布,还有小花小草围着大树起舞。天真稚气的我拾起一块锋利的石头,在树干上刻了半晌,深深刻出一个五角星的轮廓。然后又用石棱削去了一小块树皮,便离开了。一去就是好几年,我再也没有来到这山上,却不曾忘记那颗五角星。如今意外的相遇,它却变成了这番模样……

  一阵风吹来,拂过发梢,我回过神来,才发觉眼眶湿润了。面前的枯树,也曾是一个鲜活而饱满的生命,也曾有一段辉煌而光彩的岁月。它也吐露过新鲜的空气,也为这小山增添过一份绿色。

  在这一棵棵绿意盎然的树林中,枯树是那么的黯然失色,但它也有其可爱之处,即便它青春已逝。我默立枯树前许久,然后悄悄离去。小山上依旧那么寂静,偶尔传来一两声鸟鸣,仿佛是婴儿在母亲的怀抱中呓语着。

  美在舞台

  东阳第二实验小学五(1)班:杜昕曈

  指导老师:张鸣兰

  傍晚,夕阳西下,窗台上洒满金色的光辉,此情此景,让人赞叹。但我最喜欢的却是那默默装点着窗台的吊兰。

  它们的外形毫不起眼。从它们身边走过,你甚至会忽视它们的存在。但你若细看,就会发现那种朴素的美。它的叶子如同兰花的叶子一样,细长细长的。叶子两边还镶嵌着两条金边儿呢!

  那苍翠欲滴的绿,那蓬勃向上的枝叶,在阳光爱抚下,尽情地舒展着自己的美,焕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总能让人联想到明媚的春天。吊兰为窗台增添了一抹绿,一份温馨。 外婆说,这种吊兰很好养,几天不给它浇水,它也能活。有一次,我们为它修剪枝叶,一不小心把根给拽了出来。本以为它活不了了,没想到才过了几天,那根便又钻进了泥土中。一盆吊兰,几天就能长成手臂那么长,一个月后就特别繁茂了。在一根根不算粗壮却有力的茎上长着一丛丛可爱的小吊兰,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孩子在荡秋千。这便是它坚强的美。 吊兰的美还体现在它默默地陪伴。每当我被批评的时候,吊兰微微低垂着头,鼓励我改正缺点,勇往直前;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吊兰挥动手臂,激励我坚定目标,迎难而上;每当我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吊兰扭着身子,告诫我不能骄傲,继续努力……它就是一位能够倾心交流的朋友,只要我有什么烦恼,都会向它倾诉,说完了,就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还会觉得很轻松自在。它不仅为家人增添一抹净绿,还是我精神上的知己!

  吊兰,你没有杨树的挺拔,没有柳树的婀娜,没有玫瑰的娇艳,没有茉莉的芬芳,你不娇不媚,却给人一种舒心的感觉,激励人积极向上,我要做一个吊兰似的人!

  伞花

  东阳第二实验小学五(1)班:杜昕曈

  指导老师:张鸣兰

  下雨了,雨点敲击大地,高温无处可逃。行人匆匆跑向屋檐,车辆依旧飞驰在马路上,所到之处,溅起朵朵水花。

  我站在窗户边,看着那一辆辆车驶过。红的,白的,蓝的,黑的……正值“晚高峰”,汽车被堵在马路上“寸步难行”,不断鸣着喇叭,那“滴滴”的声音不绝于耳,让我心生烦躁。电动车也“勇敢”地冲进车流中,鼓鼓的雨衣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拼命挣扎,不停翻卷着,电动车左右摇晃,仿佛下一秒就要滑倒。它们被拥堵的汽车挤到一旁,只能小心翼翼地前行,仿佛是所剩无几的小兵护着战败而逃的将军,匆匆忙忙撤出战场。干净的雨落下来,马上被车轮无情地碾过,化作一滩污水。

  此情此景,大家都习以为常,把这看成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我却不以为然。不知不觉中,思绪便随着飘飞的雨丝回到从前。

  孩提时,窗外那马路还没有那么宽,车不多,人们大多数选择步行上街。每逢下雨,道路边就绽开五颜六色的伞花,红的,白的,蓝的,黑的……挨挨挤挤地开在路旁,不时摇曳着花瓣,两旁是绿锦般织在一起的的大树,中间是一片绸缎似的伞花,缓缓向四面八方移动着。唔,会动的花呢!雨落下来,在花间哼着小曲,滴滴答,滴滴答……这时,最美妙的事莫过于倾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了。

  雨晴了,天空灰蒙蒙的一片。那一片伞花是否还会重现在马路上呢?我不知道。但记忆的雨中,伞花依旧争奇斗艳地开着,和着时间那细雨滴答,唱着过往动听的歌……

  山登绝顶我为峰

  东阳第二实验小学五(1)班:杜昕曈

  指导老师:张鸣兰

  “走走,走走走,我们一起去登山……”终于可以从繁重的学习中“偷得浮生半日闲”,我不由得兴奋地哼着小曲,尽管外面骄阳似火,丝毫不影响我小鸟出笼般愉悦的心情。

  我再次迈开大步,向山顶进发。可天气实在太热了,火辣辣的太阳晒得我喘不过气来,一级级台阶陡得我每登一步就腿脚发麻。我不禁打起了退堂鼓:这条山路每隔一段,就有一条返回山脚下的林荫小道。我一边走,一边看着上山时密密的人群分成两股,一股下山,一股继续往上爬,然后又分成两股……直到只剩寥寥几人。这么多大人都放弃了,我一个小屁孩做一回逃兵也没什么不光彩的!我可怜巴巴地瞄了一眼爸爸,希望他能明白我的心意,主动提出“打道回府”。可他好像没有看穿我的心思,还是紧紧地跟着我,我停他就停,我走他就走。

  就这样,我们又走了大概半小时的山路,终于到达了山顶。迎面而来的一阵阵山风拂去我所有的疲惫和炎热,我看到四周群山环抱着郁郁葱葱的树林,听到林间婉转动听的鸟鸣声声,还有泉水叮叮咚咚地唱和着……一切美景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我大声地对着山谷喊道:“我上来了!我成功了!”真是痛快极了。爸爸笑着摸摸我的头:“宝贝,你真棒!是你的坚持让爸爸也坚持了下来!爬山就是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到达山顶,半途下山的人是享受不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学习也如登山,一旦确定了目标,就不要轻言放弃,要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成功!”

  是呀,人生如攀山,总是要经历困顿、挫折、劳累……才能登顶。成功总是来之不易,很多事情的成败也就在这一念之间。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无论爬山还是生活,我们都应该怀着“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情去一路欢歌前行。

  摘尽枇杷一树金

  东阳第二实验小学五(1)班:杜昕曈

  指导老师:张鸣兰

  中午,大家正坐在教室里奋笔疾书。忽然,老师把我们几个同学叫出去,说是有惊喜。什么惊喜?老师却笑而不答,故意吊人胃口。我们一边嚷嚷着:“不要有惊无喜哦!”一边还是兴致勃勃地跟着老师一路来到学校的枇杷园外!

  枇杷园中人头攒动,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放眼望去,整个枇杷园像一片绿色的海洋,一浪接着一浪。走近细看,只见枇杷树的叶子毛茸茸的,又大又长,酷似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一个个黄色的“小灯笼”挨挨挤挤,它们有的咧着嘴冲我笑,有的羞涩地躲到了绿叶丛中,还有的三五成群,似乎在窃窃私语。在阳光的照射下,那圆滚滚的身子更加讨人喜爱。我抬头看了看那黄澄澄的枇杷,早已口水直流三千丈了。我瞄准了头顶上那黄灿灿的一串,然后轻轻一跳,一把拽住连着果实的树枝,另一只手麻利地用剪刀“咔嚓”一下,一串枇杷就采摘下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摘下一个枇杷,胡乱地把皮一剥就往嘴里塞,“妈呀,好酸!”我赶紧往外吐。老师看到我的狼狈相,不由得笑了。同行的小伙伴都幸灾乐祸地对着我做鬼脸,我的脸胀得通红,心里暗暗嘀咕:“这下可把我班长的老脸给丢尽了!”

  原来,摘枇杷也讲求技巧。最顶上的、黄得喜人的大多都很甜。虽然都是枇杷树,不同的树果实成熟的样子也不一样:有些枇杷树结的果实看上去黄黄的,吃起来却特别酸。有了我的教训,小伙伴都不肯轻易出手。于是,我们“无所不能的神人”——张老师顺理成章地成了"试吃专家”,她吃一个,如果说酸,大家就弃这棵树而去;如果说甜,我们马上向这棵树发起“进攻”,好好地把它“扫荡”一番,直到它只剩一树绿叶和几颗少的可怜的青枇杷。

  不一会儿,我们就装满了三大袋。我们正准备凯旋而归,我发现前方枝头最高处挂着一串又大又黄的枇杷,它“一枝独秀,一览众山小”,又像在向我们示威:“来呀,你们摘不到我!”我便很想把它收入囊中。我踮起脚,可根本够不到;我使出吃奶的力气上蹿下跳,可它仍高高在上,笑傲一切;就在我抓耳挠腮时,同行的张同学“嗖”地一下就蹿上树去,看着他麻利的手脚,我的小心脏一抽一抽的。“还愣着干嘛?快摘呀!”原来,他把那串不可一世的“枇杷王”连着树枝给我攀了下来,我轻轻一踮脚,就把它摘了下来。

  看着一袋袋黄澄澄的枇杷,满满的成就感涌上心头,真是不一样的惊喜!我们班的任大才子情不自禁地吟道:“东园载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小作者介绍

  大家好!我叫杜昕曈,是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五(1)班的班长。我上一年级开始,就是同学们最喜欢的班长。

  我还是一只不折不扣的“小书虫”,因为从小爸爸就告诉我:读书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却能增加生命的厚度!自从上了四年级,我爱上了写作,因为我的每篇习作几乎都会被老师拿来在课前五分钟读给同学听。老师还一直夸我:心思细腻,情感真实!同学们也总投以羡慕的眼神,让我的写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每次让同学头疼的写作文这项作业,却让我甘之如饴。至今,我已写完厚厚的十本作文本,都被老师作为班级“文物”收藏着!

  来源公众号:浙江作文园地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66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