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能力的议论文-能力与道德
能力是我们胜任工作的第一指标,能力很重要,但是在能力和道德之间你会选择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能力的议论文-能力与道德吧!
能力与道德
如果让你在道德和能力中选一个,你会选哪个?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能力。在这个社会上,一个人能力的大小似乎是一个人地位高低的关键。在能力这个巨大的诱惑下,道德似乎变得微不足道。这是因为能力的光环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其实,对于一个人而言,最重要的始终是道德。
有一则引人深思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在法国留学的人。他拥有名牌大学的金字招牌,并多次在重要报刊上发表很有见地的论文。一天他发现了公交系统的漏洞,于是开始经常性地逃票,期间只是偶尔被人发现而被抓。学业完成后,他开始向一些跨国公司推销自己,却因为有三次公交车逃票记录而遭到拒绝。在这个国家甚至整个欧盟,他都不可能找到雇佣他的公司。一个人才的大好前程,就这样毁在了那被大多数人忽视掉的道德底线——诚信上。
“无诚则有失,无信则招祸”。文中的他正是因为不遵守规则而失去了诚信,得利于一时的省钱,失去了在跨国公司工作的机会。同样的,那些践踏诚信的人,也许能得利一时,但终将作茧自缚,自食其果。诚信是做人、立业之本,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从自己做起,恪守诚信。只有诚信做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如果失去了诚信,你的良心就会受到谴责。
汉斯是个穷学生,中学考试时他没有通过数学和生物,为了能继续上大学,他为自己写了一份合格证书,毁掉了不合格的文本。虽然他后来获得了博士学位,但十年前作弊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他的中学老师布朗先生为了给他一个惊喜,以汉斯中学考试作弊为由要他补考,实际是参加祝贺他拿到博士学位的聚会。而汉斯却为了保护他的美好前程袭击了布朗先生。结果可想而知,汉斯当年作弊的事情虽然计划得完美无缺,但是最终因为虚心而露出了马脚。
纸是包不住火的,一个人如果习惯于弄虚作假,终究会被他人鄙弃。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这就是我让你在能力和道德中挑选的原因。我们可以一无所有,但一定要保持自己纯真的品质。
要重视真才实学
《工之侨献琴》是元末刘伯温所著《诚意伯文集》中的一篇。这是一则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写的是工之侨献琴,琴真好却遭到贬抑,他将琴伪装之后由贵人献上竟得到极高的评价。
很明显,寓言讽刺的是当时居高位者没有见识,不识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它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启未,就是要重视真才实学。
《工之侨献琴》中的国工第一次看到古琴后却说”弗古“,把琴还给了工之侨。可见国工并不识琴。而当工之侨谋诸漆工、篆工,把琴伪装以后,由贵人献上,国工却交口称赞琴为“传世之珍”。很明显,同一把琴之所以得到不同的评价,是由于外表和推荐人的不同。其实,归根结底,是国工不重视真才实学,只看到表面现象就妄下断语。一个国工尚如此,难怪工之侨要叹息:“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其实,工之侨还算幸运,将琴伪装后,总算献了上去。而许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和真正有才华可成大业的人才却因此被埋没了。更有许多有真才识学的人会因此而失去信心,国家失去建功立业的栋梁。在我们的现实生活,正是如此。由于某些领导的武断或无知,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没有受到重用。像中国有许多的优秀运动员报国之心而无法实现,最后,只得到国外去任教多么可悲!由于真才实学得不到重视,我们的人才不能给祖国效力,却要转移到异国他乡任教,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啊!而那些重视真才实学的国家,却可以得到不可多得的人才,收益却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的国家还并不先进,现在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真正有才华的、能建功立业的栋梁,因此必须重视真才实学,必须善予发现、选拔和起用人才。这样。才能使大批人才的真才实学得到充分发挥,也只有这样,国家的建设事业才会向前发展,国家才能进步,才能强大,人民才能生活得更幸福。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四化”的实现,让我们全社会都来重视高真才实学吧。
忧患是一种能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我从小吟诵到大的诗句不知陪伴了多少伟人度过他们的一生,他们辉煌得成就处处体现了一种独特的能力——忧患。如果没有罗斯福得忧国忧民,那么美国要怎么从金融危机中脱身,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如果没有孙中山的忧国忧民,那么腐化的清朝要怎么被推翻,中国得命运该往哪里走?如果没有王安石的忧国忧民,那么宋朝得江山是否会葬送的更快,元人的铁蹄是否会踢的更响?
古往今来,众多伟人都具备忧患这种能力,他们思考着国家得兴亡,推测着社会得发展,感慨着命运得哀乐。有歌姬得夜夜笙歌,就有他们的日日叹息。但他们不是只在那里叹息,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他们的忧患,如杜甫把忧国之情一一灌进诗中,冲击着一代代人混沌的头脑;范仲淹把强国之情写进谏书,大刀阔斧实现新政;岳飞把报国之情溶进金戈铁马,阻挡敌人的入侵。他们一一诠释着他们对忧患的处理,他们把忧患从一种意识变成自身的能力。
但只有伟大人物的忧患是一种能力吗?我们平凡的人呢?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告诉我们:“平凡人,也可以,并且,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忧患的能力。龙应台出身贫苦家庭,饱尝生活的酸甜苦辣,看透人情冷暖。使她忧患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她不甘心于台湾一片水深火热,不甘于被忽视,于是她写《野火集》,批判台湾社会的不公平,假文明和假政治。多少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热泪盈眶,感动不已。她认为台湾文化需要一次机会去总结,去反省,去创新,就出任文化部长,竭力恢复台湾灿烂的文化;她意识到社会上很多人把知识学的很透彻,却忘了最基本的诚信和博爱,就开始写《背影》试图唤起现代人冰封的善良的心,龙应台能做到的,为什么我们不能?
杞人忧天不只是个贬义词,天上班不会掉下馅饼,但可能会掉下陨石,有了忧患这种能力,或许我们就可以避开陨石。
忧患意识不可少,但若要让生命有意义,就要让忧患成为一种能力。
关于能力的议论文-能力与道德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