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不修饰的好处 怎么才能写好作文
作文不修辞,一定现“真”美
中学生作文有个最基本的要求是“写真事,讲真话,抒真情”,一切为“真”的文字最有生命力。
最喜欢这样一句诗,“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话里,没有修辞,把景致的名字简单写出来,非常美。反之,给这段句子加上任何修辞,都会破坏极简之美。
朱自清的《背影》,开篇就无修饰地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文字中无论是对事、对情、对景、对人的描写,全是简单平叙,虽然没有修辞,却以简单真实抓住人心。
作文不修辞,绝无“肥胖症”
美人怕胖,作文怕长。作文过长,就是患了肥胖症而损失了美。作文的肥胖症通常是因为过度修辞造成的。有个小笑话写道:“儿子:‘老爸,一缕轻雾慢慢腾起,立马变成一团漂浮的白云,云彩里裹着温暖如春的阳光,可立刻变得炽热难耐,阳光变成了暴躁的火龙,面孔狰狞地向我扑来。’爸爸:‘好好说话,到底怎么了?’儿子:‘厨房着火了。’”
厨房着火了,拽修辞,空虚不实。过度修辞,作文变得“虚胖”,是会害死人的。火龙都扑向你了,看你哪里逃!多亏是个笑话,不然真被大灾吞没了。不要迷恋修辞,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不修辞,可以让作文言简意赅,落地有声。
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共三万字。鲜有修辞,全是实话。“精瘦”之文出书60年,连年再版,争阅者多,是不靠修辞全凭“实”力的传世佳作。
作文不修辞,飘出清新气
有的同学不喜欢闷在装修精致的房子里,会跑到林间、海边透气。所谓透气,就是喜欢林间、海边的清新。
有的同学不喜欢大鱼大肉,却喜欢吃上一块烤地瓜,喝上一碗外婆粥,因为农家饭更具饭食的清新气。
同样,人们闻够了修辞浓重的香粉气。不当的修辞是用华美制造压抑,用香粉抹杀清新。不修辞,朴实无华写作文,作文必然飘出清新气。
比如:“我以为,我已经把你藏好了,藏在那样深,那样冷的,昔日的心底。我以为,只要绝口不提,只要让日子继续地过去,你就终于,终于会变成一个,古老的秘密。可是,不眠的夜,仍然太长,而,早生的白发,又泄露了,我的悲伤。”这段文字没有修辞,充满着清新耐读的气息。清新的文字不但不俗,反有清水芙蓉卓然不群的高贵。
作文不修辞,通俗易阅读
作文总是比喻成串、夸张离谱、引经据典,很容易让作文端起架子不亲世俗,给普通阅读者制造隔阂。通俗变生涩,喜闻乐见成了泡影,高高在上无人识毕竟不是作文的目的。
不修辞,放下言语的架子,接地气,则作文就招人喜,招人读。要想成为作文大师,要想登上文学创作的最高讲台,修辞有时是障碍,朴素却是神奇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