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怎么选材料 材料作文的写作诀窍
一、人云亦云,不会翻新
屈原跳江,陶渊明辞官,苏轼被贬,李白又一次仰天大笑出门去……每一年的高考,这些耳熟能详的人,都要隆重地出场打一次酱油……再有这几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在很多学校都是必背的宝典,于是,无论什么话题,也都会被学生拉过来佐证自己的观点——经典的事例都是足够励志的,然而甘蔗一次一次地嚼,就只剩下渣渣,没有滋味了。这些让人烂熟于心的例子,不管在什么话题里,都能被拉过来充数,没有任何新意,缺乏辨识度——阅卷老师每天要看成千上万份卷子,一份份让人患上脸盲症的作文,定然会带给他们视觉及精神的双重疲惫。
二、不典型,没有代表性
陈思成被退学,最后成功了;成龙武功高强,是勇气的象征;同桌借橡皮见证了友情……这些例子倒的确不是“陈芝麻烂谷子”,但是同样不能刺激到阅卷者的疲惫神经。因为这些素材虽然是生面孔,但是不具备典型性,且内容还可能具有不确定,很难唤起别人的共鸣,无法让人信服。如果说,素材如同是服装的布料,那么,这样不加选择选取过来的材料,无疑是没有质感、没有品质的,那么即便加工出来的成品服装样式再华丽,也是淘宝A货,无法吸引别人深入阅读的欲望。
三、没有章法,不会布阵
其实,就算不是刻意积累,每个人的素材库里,也是有相当多的“存粮”的,只不过,有的同学不会筛选素材,导致素材杂乱无章地堆砌,于是没有连贯思路的文章成了一个“杂货铺”,让人一眼看去,便觉眼晕,失去阅读的耐性;有的同学不会加工素材,导致虽然选用的素材不俗,这便如同下棋,总得有个章法,即便是出奇制胜,也是因为预先埋下伏笔。也就是说倘若没有自如调度的素材能力,大量信息采集以后,不能从中选取适量且精当的素材,满足作文“排兵布阵”的需求,容易造成材料运用的“消化不良”,即便是同样的素材, 也产生不了很好的效力。
四、剑走偏锋,歪门邪道
有人说,作文的创新“要么志得意满,要么满门抄斩”,这其实是对作文新颖的一种误解。作文中所选用的素材一定是为了中心话题服务的。也就是说,新颖是在主基调的前提下的。即素材得围绕中心,选准论据的叙述角度,做出合理分析,不能信马由缰,不加节制的自由发挥,总之,对于话题来说,材料得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