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心算教程:关注“四点”,搞好珠心算教学
现在学习珠心算的孩子是越来越多了,所以珠心算的教学备受父母关注,怎么才能让孩子学好珠心算呢?只需要关注四点,只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个性品质,就会让他们受用终身。
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强化素质教育,主张以人为本,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诸方面和谐发展,成为更加优秀的栋梁之才。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让儿童进行珠心算技能的学习并不是让他们成为“计算器”,而是着眼于开发他们的数学能力和综合认知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品质,为他们将来更好地学习其他知识做好重要的铺垫。为此,在珠心算教学中要关注以下“四点”,确保珠心算教学真正发挥好它特有的启迪智力潜能、提升综合素质的功能。
一、找准珠心算教学的“连接点”。
我县倡导的珠心算教学与其他地方脱离数学课堂的另起炉灶做法不同,是把珠心算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并把珠心算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有力举措,也就是说珠心算教学的连接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从 05年秋季全县新启动的15个一年级珠心算教学班近三年来的学年统考成绩来看:15个珠心算班的教学成绩高于对比班,且高于县评分。从这些数据来看,珠心算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教学质量,其间学生的动手能力、珠算技能和珠心算水平等都远远高于对比班。这都是珠心算教学找准连接点,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成果。因此,珠心算教学不能断开数学课堂教学这个连接点,另搞一套,诸如:数学课堂教学不管珠心算,课余时间才去补一点;平时不认真进行研究,要比赛了才去拼命训练;珠心算教学的进度与数学教学的进度不同步等等;这些做法都是与珠心算教学相违背的,不能充分发挥珠心算教学的功能,弄不好还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课程改革理念、素质教育观念背道而驰。
当然,课程改革本身对教师的要求就高,再把珠心算的教学加进去,这无疑给教师钻研教材,选择教法、学法增加了一定难度,需要教师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外加在一年级上学期就要突破珠心算教学中珠算的四大难关(满五加、破五减、进位加、退位减),所以有的教师感觉压力大就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这很正常,因为刚开始还没有感受到珠心算教学的后劲。如何越过这个坎,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珠心算的优越?办法就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每节数学课只要与珠心算教学有连接点的教学内容,都要有珠心算教学的明确目标,教师都要及时、有机地进行与珠心算有关的珠算、数珠互译、空拨、想拨等内容的训练,每节课如此,不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放弃珠心算的训练。其实只要教师们拿点耐心出来,在一年级(上)时把珠算的四大难关突破了,脑子里的珠象初步建立了,经历一年级(下)的100以内加减法的反复运用,二年级(上)的表内乘法的“拨珠背口诀”时加减法就能非常娴熟的运用了。以后只是结合教材实际不断提高要求,并逐步引导学生借助珠心算的方法进行较好的正迁移,只有这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珠心算教学。
二、突出珠心算教学的“重点”。
对珠心算本身而言,珠心算教学的每个时期都有其不同的教学重点,必须切实抓好,才能使课堂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从珠心算形成分析,珠算操作是实现珠心算的前提与基础,其内容包括加、减、乘、除算。乘、除算以加减算为基础,而加减算以一位数,即20以内的加减算作为基础。譬如,二下第44页的例2: 433+418 ,则是百位4+4、十位3+1、个位3+8 的组合,所以加减算不管位数有多大,笔数有多少,归根结底,离不开 20 以内的加减算。可见20 以内的加减算是开始阶段的教学重点,直接关系到多位数加减算速度与准确率,所以对于这个最基础的重点一定不能放松。在以后的多位数乘除法的珠心算教学过程中,加减心算则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只要珠心算加减法过关了,以后的乘(除)法只是错位叠加(减),就容易突破了。
对珠心算教学方法而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与外界的信息发生互动的过程中必然要进行信息的传递。所以在珠心算教学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能少,在多向交流中让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倾听、相互质疑,在合作中学会交流。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第87页的例3,46+47=?,通过小组合作共同研究,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拨一拨找到了多种算法。仅算一算就找到了以下几种方法:(1)由笔算加法、珠算加法想到的:①先算6+7=13,再算40十40=80,合并13+80=93;②先算40+40=80,再算6+7=13,合并80+13=93。(2)由旧知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想到的:①先算46+40=86,再算86+7=93;②先算40+47=87再算87+6=93。(3)凑整十想到的:①把47看成50先算 46+50=96,再算96-3=93。算法多样化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善解学生的想法,承认个体差异,允许孩子自主选择,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梳理,使学生了解多种算法,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让学生在交流和比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相对优化的算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珠心算走进数学课堂,把思考还给学生。
对珠心算的形成而言,珠心算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大脑中储存数位能力,头脑里所呈现的珠象越清晰、位数越大、速度越快,那么今后珠心算的能力将会越强。因此,珠心算教学的核心是如何将实际拨珠动作内化成牢固、清晰珠象,达到在脑子里意念拨珠神奇效果。其教学方法要经历:实际的拨珠练习、数珠互译训练、模拟想珠象。如果说部分教师的珠心算教学无法推进或进展缓慢的话,那就是模拟想珠这一环节没有及时训练而导致珠心算没有较大的突破。所谓模拟是指模仿实际拨珠的动作(也称虚拨),训练时要求模拟的幅度必须小于实际的拨珠动作。在珠心算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珠心算的飞跃。值得注意的是最高境界的珠心算是没有模拟的,一段时间的模拟拨珠之后,要及时进行想象拨珠训练,促进拨珠动作的内化,达到珠心算的最高境界。想象拨珠时千万不不能让学生在大脑中想象整个算盘,因为这时产生的象是模糊的,即虚象,不利于学生形成意念拨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