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心算教程:侗乡瑶寨双飞凤 珠坛教坊姐妹花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里,有两个年青姑娘前后分别走进了小学教师的行列,一个是侗族姑娘蒙仙花,另一个是瑶族姑娘潘春艳,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她们的故事吧。
侗族姑娘蒙仙花,她拿着民族师范大学毕业证书先是被分配到龙胜县边远的双朗小学任教,由于她的教学成绩出色,后来被调到龙胜中心小学任教;另一个是瑶族姑娘潘春艳,她揣着高中毕业证书,先是到一个单位做财会工作,但她从小向往的却是做一个人类灵魂工程师,就在龙胜小学要招收代课老师的时候,她终于如愿以偿走上了龙胜小学代课教师的岗位。
在龙胜小学里,蒙仙花先是上语文课,随后,才调整去上数学课。而潘春艳在1989年进龙胜小学后,一开始就安排她上数学课,当时适逢学校学习外地的教学经验,决定开展“三算结合教学(口算、笔算、珠算)”实验(简称三算班),潘春艳在没有任何经验情况下接下了这个任务,为了顺利地开展实验工作,学校派她到邻县早已开展三算实验的学校去,听了一段时间的三算课,回来随即开展三算教学实验,就靠她自己把“三算”知识结合到普通的教材中去进行教学。后来,蒙仙花调过来教数学课后,也被安排参加三算教学实验。
随着实验时间的推移,三算实验教学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学生的数学成绩出色,其他学科的成绩也有明显提高,在当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而要求参加三算班的学生迅速增加,1990年下半年,学校就开始扩充三算实验,增开三算班,补充三算师资力量,使全校的三算老师最多时达到六、七人,并成立了珠心算课题组,在学校率先进行课题研究。2000年课题组以“珠心算与开发儿童智力的研究”为题向市教科所申报,被立项为市级A类课题。蒙仙花是该课题的负责人,她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明确要求,按计划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带领课题组全体老师不断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积累,课题实验成绩突出,效果显著。2001年荣获全区课题实验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12月顺利通过桂林市教科所专家鉴定验收,2005年该实验成果被评为桂林市第二届科研成果二等奖。
蒙仙花因为总结能力和组织能力都比较强,很快成了三算教学实验的带头人,参加三算教学实验后,她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没有太久,她就当上了学校的教务主任,2003年又被提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在社会上她也获得了不少的荣誉,1997年被评为全广西的优秀三算教师,1998年被授予“龙胜县第二批科技拔尖人才”称号,199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珠算教师,2002年被授予“桂林市首届教学能手”称号,2000—2003年获得“桂林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被县人民政府授予“教坛新秀”荣誉称号,2007年获得珠心算高级教练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她不但勤于学习,还勤于总结,硕果累累。她撰写的珠心算教案,入编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出版的《优秀幼儿珠心算教案集》;她在《广西教育》和广西有关珠心算报刊上发表的论文,曾获得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
潘春艳在教师队伍里,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她勤奋好学,积极创新,三算教学的成绩显著,培养出了一批珠心算选手。选手中有的连年参加广西的小学生珠心算比赛,获得三连冠的好成绩。有一名六年级的选手,还被选入广西珠算协会访日代表团,远渡重洋到日本进行珠心算交流,这名选手在日本进行的珠心算计算和双手拨珠表演,得到日本珠算专家的欣赏和赞扬。当年中央电视台到广西录制《第二起跑线》节目时,这名选手被特邀到拍摄现场作珠心算表演。
潘春艳由于教学成绩显著,到龙胜小学后,很快就被转正为公办正式教师,她教的学生在参加各种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个人也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她当选为桂林市第一届人大代表和第二届党代表。她的“三算”教学情况在广西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中央电视一、二台都曾多次播放,在《漓江日报》、《桂林乡情报》、《广西少年报》、《广西日报》、《广西妇女》都作了报道。她曾多次被评为镇、县级教育先进工作者。荣获桂林市“优秀教练”、“先进教师” 、“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 、“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第二届拔尖人才”、“优秀共产党员”、 “科研积极分子”等奖项。多次获得自治区珠协“优秀教练”、“珠算工作积极分子”奖,获自治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奖,“全国优秀珠算教师”称号,又被自治区教科所、珠协评为先进个人。
在龙胜小学的三算教学事业上,蒙仙花是执着的带头人,潘春艳是坚强的骨干,由她俩亲手培训出来的学校的三算老师小群体,则是积极热情的三算教师队伍。她们不但善于不断地自我总结,也胸怀若谷地不断向外界学习。蒙仙花和潘春艳曾一起远赴浙江,去参加三算教育专家陈高木主讲的三算师资培训班,以充实学校的三算师资力量,使三算教学实验在龙胜小学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到浙江接受过三算教育家陈高木的培训后,她还带领当时的三算老师小群体,一起远赴深圳参加过由中国珠心算高级教练王卫达主讲的培训班,其它的珠心算学习机会,她们也是从不轻易放过。
为了让三算教学在这个少数民族山区开花结果,在当时分管教育的副县长支持下,以龙胜小学为基地,举办了多期三算师资培训班,为全县培训出三算老师50多人,让三算教学进入了崇山峻岭之中,不少很偏僻的边远小学都开了三算教学实验课,可惜的是,由于没有得到政策上和物质上的持续支撑,以至未能长期延续。
除了在本县培训三算师资外,蒙仙花和潘春艳还先后应邀到未开展三算实验地区举办的师资培训班,主讲三算教学课程,培训出三算师资400余人。
蒙仙花和潘春艳,可说是热爱教育事业的铁姐妹,她们外出参加很多活动都是联辇出行的;她们开展师资培训或选手训练,也都是联手合作;她们对从事山区的教育事业真的是铁了心的,她们家里建新房时,在她们的要求下,都是选择建在学校旁边的山坡上,走路用不了五分钟就能到达学校。但是,她们因为对事业孜孜以求,却往往在学校下班之后,久久不能回到家里吃饭。
蒙仙花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在谈到小时候爸爸在家里做好了饭菜,她和爸爸站在家门口的小路边,望着妈妈回归之路,苦苦等待的情景时,还禁不住流下泪水,这里面既有对妈妈事业精神的敬佩,也有对家庭团聚温情缺失的无奈和不甘。她回忆说,当时爸爸就曾嘟哝:“好象学校就是她的家”。
潘春艳也是一心扑在三算教学事业上。她在高高兴兴地当上母亲时,生完儿子56天就上班了,上班的第一天就跟随领导带领学生到临桂一小参观、学习和交流,回来后先把学生一个一个地送到家,然后她才回家,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钟,爱人抱着嗷嗷待哺的儿子和父母在等……她真是以校为家了。然而,她还不仅仅是以校为家,有时却还要以家为校。在参加广西珠心算大赛前都要集中训练选手,学校的教室比较紧张,根本没有训练的场地。在这种情况下,她就会把学生带回家里训练,家里的卧室餐厅到处都有算盘的响声,家里成了名副其实的“三算集训基地”,她的爱人和母亲成了这支“三算部队”的后勤,他们为学生找桌椅,烧茶水,有时还供应各种各样的食品。
蒙仙花和潘春艳以及其他珠心算老师在上世纪90年代培养出来的珠心算选手,一批批现已长大成人,有的还在读大学,读研究生,有一批则已走进社会,有的在北京,有的在上海,有的在广西,都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了。
蒙仙花曾无限感慨地回忆说:“16年的珠心算教学实践,艰苦而又欣慰。我虽然付出了许多,却收获了更多的信任与关爱、幸福和快乐。为此,我感激不尽。我感激领导的关心厚爱,他们的指导与信任,使我信心百倍;感激同事的大力支持,他们的鼓励与帮助,使我如鱼得水;感激家人的鼎力相助,他们的理解与宽容,使我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我更感激我的学生们,他们的纯真和上进,使我无怨无悔,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就是我最大的欣慰。今后我将把今天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一定更加努力,永远爱这金子般的讲台,把一切献给教育,献给学校,献给课堂,献给孩子们!我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人了解珠心算,让更多的孩子得益于珠心算。”
潘春艳在回顾过去辉煌的岁月时,也是无限感慨地说: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在当今知识不断进步、不断更新的年代,以及新一轮的课改时期,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进步,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看着蒙仙花和潘春艳教育出来的优秀学生,一批批已散播到祖国的四面八方,使人会很自然地发出:“青出于蓝胜于蓝”“雏凤优于老凤声”的感叹。但这是客观的发展规律,也是社会不断进步之福。祝愿这一对少数民族姐妹花,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开得更加绚丽多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