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心算教程:培养特殊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珠心算教学的重点已不仅仅是计算,而是根据不同的学生,确立不同的目标,采取适合的方法,以残障补缺,适应生活,融入社会为目标,致力于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以残障补缺,培养特殊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教学实验的创新发展文章吧。
加强推动残障儿童珠心算科研工作的力度,这是体现珠心算开发脑潜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向各界宣传的一个窗口;更是关注弱视群体,倡导和谐社会的一个缩影。
现代脑科学的实验观测到“珠心算加工采用视觉空间表征,而普通心算则更多采用语言区域”。这为语言区受损而无法形成数概念和掌握简单的计算的智障儿童开辟了一个通道,而董李凤美辅读学校十多年来的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
学校开展的“生活珠心算”课题研究,以“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技能为目的,以生活珠心算教学为载体,帮助学生形成社会交往过程中最基本的数学应用能力”的目标指引下,确定了9大领域的课程内容,形成了校本数学课程纲要,编写了“数前概念”、“数的认识”、“珠心算”、“图形”、“时间”等教材及学生活动手册。教学实验显示:珠心算教学有助于中重度智障儿童培养数概念;有助于提升儿童日常生活及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协调儿童手眼配合能力提升大脑激活水平;有助于儿童发展语言能力;能够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辅读学校学生残障程度越来越重,残障类别越来越复杂,2011年的统计数据中重度智障学生已占全校人数93.4%,其中言语语言障碍学生占36.63%、自闭症学生占32.70%、脑瘫学生占18.32%。面对个体差异巨大的特殊儿童,如何最大限度挖掘他们的潜能,生活珠心算课题组进行了深化研究,提出了珠心算对不同残障的学生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智力障碍儿童不仅可以借助算盘较好地掌握数概念,并且通过珠算口诀的记忆和操练,可以快速而准确地进行数的加减运算;自闭症儿童学习珠心算是利用了其在视觉空间记忆方面的优势能力,而弥补其在语言能力上的不足;言语与语言障碍儿童的珠心算学习直接利用算珠表象,采用视觉空间表征,借助算盘将其思维过程形象化,在补偿缺陷的同时也培养了数学的思维方法;脑瘫儿童可以通过算盘的操作达到康复训练,促进其精细动作能力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