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革命失败之后又受到了什么打击
编者按: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先生和杨衢云一起创办了“兴中会”。孙中山革命失败之后发生了一连串是全国,可谓峰回路转。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正儿八经说民国——峰回路转》。
原标题:正儿八经说民国——峰回路转
1896年10月11日,孙先生可谓是苦逼到家了,第一次遭到了清政府的无情绑架,就等着过两天把他漂洋过海的送回大清帝国的怀抱。这种事情发生后,他本来已经没有活路了。他身边既没有007,也没有神奇四侠,此时他的就是一个穷屌丝,除了清政府基本上没人在乎他的死活。可孙先生绝对不是一般人,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会放弃,所以他决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一张纸条送给了一名在中国大使馆扫地的清洁工。而这张纸条是给他当时在香港学医时的老师“康德黎”,康德黎此时就在伦敦,并且孙先生在伦敦的一切东西,都是康德黎为他安排的。此时的这个清洁工能否把这张纸条送到他的手上,成为了孙先生能否活下去的关键。可幸的是纸条还是真的送到了那里。康德黎看到纸条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这件事儿,已经不能找伦敦警察了。这里的警察早就可能被清政府的人买通了。所以,他转而把目光投向了媒体。西方的媒体跟我们的,还是太不一样,他们什么都敢报道。但是你不要说“媒体自由就是好事儿”,相反媒体有时为了得到更多的观众,会去刻意的迎合大众口味。而且会口味越来越重,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更爱看。这就和我现在的网络一样,出现大量“又黄又暴力”的标题。这样才能吸引读者。当时的伦敦媒体也是这样,《伦敦环球报》以醒目的标题,全篇报道了孙先生的光荣事迹,并为清政府的这次绑架活动感动愤慨和不解,忽悠政府应该在伦敦发生的这件事情负责。文中难免过于的夸大其词,说孙文是中国的革命领袖,是中国的华盛顿,是中国最牛逼的那个人。也只有这么写,才能吸引更多的眼球。《伦敦环球报》的效果达到了,此篇文章在整个英国引起了轰动。也引起了英国外交部的注意。英国政府马上和清政府取得联系,算是把孙先生给保了下来。被释放之后的孙先生马上成为了一个大英雄,他本来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草根,只是闹出了一个广州起义而已。但是一个草根怎么能被清政府这么追杀呢?于是大家纷纷联想,纷纷假设,伦敦的市民全部开启了“福尔摩斯模式”。对孙先生的过去开始添砖加瓦,就在这全民炒作之中,孙先生真的就成为当时的革命领袖。顿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了盛名。此后在中国革命的阵营中再也没有能和孙先生名誉相媲美的人了。在此期间,孙先生还在伦敦写了一本自传体类的书,卖的极好,可谓是名利双收。这笔钱也足够他在伦敦待上了九个月。
看到这里,也可能有人又要说了,小白这是在说孙先生作为革命领袖是一件偶然事件。也就是说孙先生之所以能够成功,完全是因为踩了狗屎,因祸得福。但是事实上,这次绑架事件也确实成就了他的威望。但是孙先生的这种历史地位,哪里是因为一两个偶然事件所决定,都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实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话,真正的历史老人是世界上最为公平的审判者,那些真相都会慢慢的浮出水面,假的东西终究都会沉下去。孙先生之所以能够成为革命领袖的真正原因是他的“三民主义”。
中国自古以来的造反运动中,都要有自己的口号和纲领,比如最早的陈胜吴广喊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再到最后的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耕者有其田”。每一种口号的提出,都是造反者为了自己拉选票,让那些自己认为的可靠势力,投奔到自己的这边来。虽然到最后大多都不能实现,但是却能在前期煽动大多人的热情和希望。但是这些东西也有很大问题,我国两千多年的农民运动造反中,提的口号和纲领,归纳起来就是两句话,“跟着我干能当官和跟着我干能分地”。基本上没有人能出改变思想为出发点,而提出造反口号的。而孙先生就是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