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并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方法(2)

映芳 1172分享

  面对真相

  与同龄人一起自由玩耍,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那么,儿童如何从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活动中获益呢?最重要的一点可能是,玩耍 能让我们获得较强的社交技能。佩莱格里尼说:“你可以从老师那里学会如何约束自己的 行为,但你无法因此变成社交强人,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你的社交能力才会变 得越来越强。通过与同龄人互动,孩子们逐渐会知道哪些东西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哪些 是无法接受的。”他们会懂得,和同伴公平交往并进行角色轮换——不能总要求扮演仙女、皇后等正面角色,才能与同伴长期保持良好的关系,否则很快就会失去玩伴。

  佩莱格里尼解释说,“孩子们想继续玩下去,所以愿意退让一步”来满足别人的要求。孩子们对这 些活动很感兴趣,遇到挫折时,他们不会像遇到数学难题那样轻易放弃—这有助于培 养他们坚持不懈的品质和谈判技能。 保持良好的氛围还需要一定的交流技巧——这也许是最重要的社交技能了。从这一点来说,与同伴玩耍就显得极为重要。研究显示,儿童与同龄人玩耍时使用的语言, 比与成年人玩耍时更复杂。佩莱格里尼认为,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如果孩子们必须要提及眼前不存在的事物,那么他们就得用一些复杂的语言,以伙伴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想要说明的问题”。当儿童将一个虚构的圆锥形物体递给同伴,并问:“香草还是巧克 力?”同伴将很难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他必须提供场景线索:“你想要香草冰淇淋还是巧 克力冰淇淋?”成年人却不同,他们能自动填补缺少的信息——对于孩子而言,事情就变简单了。

  如果玩耍能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不能尽情玩耍就会阻碍社交能力的提高——这得 到了相关研究的证实。美国密歇根州伊普西兰蒂的高瞻教育研究基金会曾针对贫困儿童 和成绩较差的儿童进行了一项研究。1997年,基金会的科学家在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 相比那些始终有老师教导、孩子不能自由玩耍的幼儿园,以自由玩耍为主导内容的幼儿园培养出来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更好地的应社会。数据显示,到2、3岁时,曾就 读于教导型幼儿园的孩子中,超过1/3的人都犯过重罪,而曾在玩耍型幼儿园学习的王 子,只有不到1/10的人犯过重罪。此外,玩耍型幼儿园的孩子成年后,只有不到7%白 人有过被停职的经历,而教导型幼儿园的孔子长大后,1/4以上的人都被停过职。

  动物研究认为,如果剥夺孩子自由与耍的权利,他们长大后社交能力可能较差。 1999年,《行为大脑研究》(Behaviour Brain Research)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 大鼠最爱玩耍的发育阶段(出生后4一5周)将它们隔离,此后再与其他大鼠相遇时,毛 们的活跃程度明显不如未曾隔离过的大鼠,2002年,《发育心理生物学》(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雄性大鼠幼年时曾被隔离,当遭到强势雄性 大鼠的不断攻击时,它们不会像正常大鼠到样躲避。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究竟是它们 被剥夺了玩耍的权利,还是与社会隔离?

  另一项研究显示,玩耍能够促进与情绪反应和社会学习有关的高级脑区的发 育。2003年,科学家发表报告称,玩耍打闹能够促使这些脑区释放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一种促进神经生成的蛋白质。在3天半的时间内,研 究人员让对照组的13只大鼠与同伴自由玩耍;与此同时,他们将另外14只大鼠隔 离起来。研究人员观察两组大鼠的大脑发现,在对照组大鼠的大脑皮层、海马区、 杏仁核和脑桥(pons)中,神经营养因子的浓度明显高于隔离组大鼠。参与此项 研究的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雅克·潘克赛普(Jaak Panksepp) 表示:“我认为,玩耍是让高级脑区对社交活动作出正确反应的主要机制。”

热门标签

42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