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心情的书写与记录(三)-读书(4)

春燕 1172分享

  那么问题来了,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花钱可以让我们更幸福,换句话说,幸福的总价值更高呢?

  按照书中给出的建议,至少有四个方法。

  方法1:如果有一大笔钱,不要大手大脚一次性花费到位,要分阶段慢慢花费。

  在我们适应一件物品带给我们的幸福和愉悦之后,再去买另外一件,就可以享受到新的幸福和愉悦。

  也就是说,沿着渐进的道路前进才会感受到更大的幸福,让钱发产生更大的“幸福购买力”。

  所以,马上要发年终奖了,我们要做好我们的消费预算,分阶段购买,克制带来长久的幸福。

  方法2:学会为消费封顶。

  尽量不要购买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东西。

  一次的超范围,会带来极度的愉悦,但这种愉悦也不会持续很久,又把你的整体消费观给拉高了,下次只有更高的消费才会给你带来愉悦和幸福,你就很容易陷入这种恶性循环中。

  不如学着在自己可控的消费空间内,让自己体会到幸福。

  方法3:把消费从那些给我们持续不断体验的东西身上,转到短时间的转瞬即逝的体验上去。

  这里要先说个原理。

  因为“快感适应”的存在,要想延缓这种适应,就必须中断适应过程。

  实验表明,对愉悦体验的中断会增加愉悦感;对负面体验的中断会使得厌恶感加重。

  也就是说,中断厌恶感的体验过程是有害的,而中断愉悦感的体验过程是有益的。

  所以,如果你考虑把钱花在短暂体验(如跳伞,旅游等)或者持续体验(如买新沙发等)上,而且你预期二者给你的幸福总量相同,那就选择短暂体验。

  因为沙发对你幸福的长远效应可能比你预期的要小得多,而旅游或自由落体跳伞运动给你带来的长期愉悦和记忆则可能比你料想的要长久得多。

  写到这里,姐的年终奖使用清单上必须增加上“春节旅游”这一项目,哈哈。

  方法4:学会在生活中注入偶然性和不可预测因素。

  学会为自己制造一点“不可预测”,会让幸福悄然而至。

  比如重大节日的一点仪式感,比如顺手为自己买一束花,比如找到一首好听的歌。

  从艾瑞里能够从总结出这几个方法,就可以看出来他对妻子的确是真爱了,哈哈。

  想起老喻说的一句话,幸福取决于较多的小高潮。

  频次越高,我们越幸福。

  (3)如何解救被社交软件绑架的我们?

  年末工作烦躁的时候,姐都把自己之前设定的一个早上只能查看一次朋友圈、回复一次微信、看一次公号文的誓言抛之脑后,结果只要一拿起手机,至少半个小时就这么浪费过去了。

  本书的作者艾瑞里也有类似的惨痛教训,只不过他上瘾的是“查看和回复电子邮件”。

  在作者看来,我们缺乏自制力其实是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不能自我控制,有时会把需要立即做的事情一再拖延;

  二是会把有些应该放一放的事情,不厌其烦地费心处理,比如不停地查看社交软件。

  这两种行为其实都是“拖沓”的表现。拖拖拉拉或者当断不断,都算是为了眼前的满足而放弃长远的目标。

  就拿翻看朋友圈来说,我们其实就是为了眼前的掌握朋友动态的一时满足,而放弃了要提高效率、尽快达成日事日毕的长远目标,也是“拖沓”的一种表现。

  那么应该如何应对呢?

  官方说法是,尝试用即时、有力、正面的强化因素,与那些我们为了长远目标采取的、并非如此愉悦的步骤相匹配。

  说人话就是,之前介绍过的《影响力》这本书中介绍的“祖母的规矩”。

  所谓“祖母的规矩”,就是要求孩子在吃甜品之前先把他们的胡萝卜吃掉。

  那么对应到我们身上,就是强制我们每天先完成自己不喜欢然而必要的任务,再奖励自己去处理那些自己喜欢的任务或者事情。

  还是举作者自己的例子。

  他在烧成重伤之后,曾经引发并发症,医生要求他每天必须注射针剂。过程非常之痛苦,他就想了个办法。

  因为他酷爱看电影,就把每天的执行步骤调整为:在每次注射之前不看电影,等到打完针,能看多少就看多少。

  通过这样的调整,他把前面的注射与后来欣赏一部好电影的体验作为奖励联系起来,缓解了自己的“拖沓”。

  >>>下一页更多精彩“二姐心情的书写与记录(三)-读书”

444698